① 部队里怎么出黑板报
同学:
部队每到节假日或是重大活动都会有黑板报,按照我们连队的习惯就是连队里面有一块固定的黑板报,还有一块活动黑板报,以便于参加活动时摆在外面观赏。
一般部队出黑板报也有模版,也有书藉,而且素材还是相对比较丰富。都是一些党的活动或都描写部队官兵训练生活地一些小细节和凭优方面啊!等等
跟学校出黑板报不同的目的就是培训官兵的拥党敬业的习惯。
② 求部队黑板报插图,要有时代气息的,不要老的图片~最好人物图
黑板报图片
③ 关于部队板报,以网络赌博为主题,帮我想题目
网络赌博新兴的方式害人不浅。
④ 哪有部队板报范例啊
http://blog.sina.com.cn/u/1903679001 这里有部队板报图片示例,希望你喜欢!!
⑤ 新年部队黑板报内容,谢谢大家帮忙!!~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⑥ 部队新兵下连板报标题
80度的集体大转弯?
3月21日,武警北京总队十五支队新兵三中队五班长林志江搞了一次思想调查:本班10名新战士6名明确表示下连分配首先考虑去机关,2名想去机关但思想有顾虑的新兵违心表示“愿下基层”,明确表示到基层的只有2人。
当天,机关来挑选兵员,新兵丁锐同时被3个单位看中,警勤中队选他当公务员,通信股选他去参加通信兵集训,保密室选他去当保密员,一下子成了“香饽饽”,让梦寐以求到机关的几名战友羡慕不已。不料丁锐却婉言谢绝了,表示自己愿意到基层。
次日,林班长又进行了一次小调查,结果10名新战士有9名要求到基层,只有1名想去机关。新兵态度为何来了180度的集体大转弯?原来,丁锐“拒选”后,新兵大队就此进行了一场热烈的辩论,从而澄清了新兵观念上的迷雾。
基层真的苦吗?
“现在的部队,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学习有电脑,健身有器材……”江西高安籍新兵黄羿说,“部队条件比家里好得多,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分到哪里都一样。”新训大队军需助理员牟振平说:“支队‘四项基本设施’齐全配套,实行规范化管理,连队之间没有什么差别。训练强度最大的特勤中队,支队还单独增加伙食费补助呢。”
机关兵真的“舒服”吗?
新兵三中队班长赵林凡,去年清编时从机关一名公务员到八中队当了一名普通战士,却没有丝毫“被贬”的感觉,他说:“我的亲身体会是基层条件很好,机关兵工作同样辛苦,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优越’。”下连后,他踏踏实实干工作,深受中队信任,还当上了新兵连班长。据新训大队长迟春庆介绍:部队编制体制调整后,机关公勤兵实行了双向管理,以往机关兵的“特权”没有了,兵员实力都在警通中队或勤务汽车中队,同样要严格落实操课和一日生活制度。到机关上班时中队要开勤务派遣单,回队时机关负责人在回执单上签字。另外,公勤人员要不定期进行岗位轮换,每年老兵退伍后都要补充到基层上哨。现在,已经没有了机关兵的概念。
有无“近水楼台”?
据了解,这个支队在关心基层官兵生活成才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干部部门在保送入学、确定学员苗子等方面优先考虑一线基层官兵。组织部门在立功受奖方面首先考虑照顾基层,今年两会安全警卫工作总结时,6个立功名额全部给了基层一线官兵。作训部门在执勤、处突、训练、比武等方面首先考虑给基层官兵创造条件……
父母的“关心”对不对?
新战士张振焱的父母在家信中写道:“得知你要到基层,我们都很欣慰。爸妈以前对部队不了解,到处托关系想让你下连能到机关,找一个舒服的岗位。就像你在信中说的那样,如果纯粹为了贪图安逸,又何必把你送到部队呢!你到部队就是为了得到锻炼,尽快成长进步,现在知道是我们错了。基层才是你施展才华的舞台,实现梦想的天地……”
要求到基层是赶时髦?
大学生新兵、通信兵选拔考试的“状元”别强下连前却犹豫了。他的愿望是去机关,可见战友都积极要求去基层,担心战友们会瞧不起自己,于是也“主动要求”下中队。
入伍前是计算机专业在校大学生的李小明对此事却有不同看法:“部队好比一台电脑,每名官兵就是这台电脑里的一个元部件,有的是中央处理器,有的是贮存器,有的则是键盘,大家都在发挥不同的作用。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部队这部‘电脑’才能以最佳状态运行。”新战士晏鑫在讨论时说:“因为年龄和阅历等原因,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还不全面。新训三个月中,新训干部骨干对我们的优缺点都很清楚,我们适合干什么,他们都会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再说,部队的每个岗位都需要人,到哪里、干什么,听从组织安排吧,我相信组织。”
问卷调查显示:新兵大队300多名新兵中,下队分配选择“到基层”占70.6%,“到机关”占12%,“到最艰苦的地方”占7.4%,“到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占10%。可以看出,自觉到一线,主动下基层已成为新战士的共同选择。
⑦ 怎么手机制作电子板报
一、准备
1、 明确你的板报主题,写作板报文字内容。
比如:
我的主题是“地球日”,那么我会搜集地球日的相关知识与有关保护地球的资料。
把相关文字整理好(电子版)。
2、 板报的特点是图文并茂 。
文字上面已经介绍了,不必多说说;需要重点说一下的是图片,就本人的观点,板报图片一般分成两类:一类是主题素材,顾名思义即照应主题的图片;另一类是装饰素材,如花边、边框、碎花等。
去网络图片网络与主题有关的图片,并挑选出你所需要的几幅图片,不宜过多,A4纸张一般以2-3张为宜,A3纸张可适当多些。
去相关的电子板报素材网站下载边框、碎花边等装饰素材【文末提相关供网站的链接】。
3、对图片素材做简单处理,可以使用PS,当然要求不高的也可以使用傻瓜软件比如“可牛——影像”、“美图——秀秀”。
做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图片水印(一般网络下载图片素材会有logo水印);调整大小;裁取所需部分。。。
例如:
下图,图片由若干边线组成,需要切分,并且有水印需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