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电脑上有一个图标是一个炸弹的游戏,小时候玩过,现在想知道这是什么游戏
扫雷游戏
B. 网络逻辑炸弹的功能是什么
网络逻辑炸弹的功能,与电脑病毒破坏电脑系统十分类似。出击的一方,登入攻击目标的电脑系统,然后在目标的服务器(Server)或主机埋下“炸弹”后离开;或者利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将“炸弹”寄到敌方的电邮户口,令“炸弹”藏在敌方的电脑网络内。
到特定的攻击日,“网络逻辑炸弹”便会自动引爆,复制出大量无意义的数据和资料,令敌方通信系统内的电脑锁定一连串没有关联的软件和目标,最后电脑因负荷太大而瘫痪。若数个“网络逻辑炸弹”同时爆炸,其威力足可令一个国家的光纤通读网即时烧毁。现代军队十分依赖数据传送、互联网和电子设备,用“网络逻辑炸弹”摧毁军队的通信系统,可以令敌方溃不成军,不战而败。
“网络逻辑炸弹”亦可以扮演“神偷”的角色,进入敌方特定的系统和主机,偷窃资料并送回己方,或者是“清洗”指定的档案。这些“炸弹”最厉害之处是会以百变形式出现,随时变身成为文字,又或是照片、图像,令敌人防不胜防。
传统的战争,一般是指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所进行的兵力、兵器的厮杀与拼搏,有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而信息战是一种全时空的作战形式,它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凡是电子计算机网络涉足的地方,都是信息战的潜在战场;凡是通晓计算机及其网络的人,无论他从事何种职业,也不分男女老少,都能成为信息战的积极参与者。
战争就在网上。
网吧就是战场。
C. 求助:电脑IE炸弹
一、修改IE的标题栏
即在IE浏览器最上方的蓝色横条里做广告,而不是显示默认的“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这种修改非常常见,有人也特意针对它编制了反修改的程序。
●注册表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Main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Main在注册表中找到以上两处主键,将其下的“Window Title”主键删除,并关闭所有打开的IE浏览器窗口再重新打开就能看到效果。
二、修改IE的首页
这个改回来很方便,在IE的设置里就有。比较麻烦的是某些网页在浏览者的硬盘里写入程序,使重启计算机后首页设置又被改了回去,这时可使用“系统配置实用程序”来解决。开始—运行,键入msconfig点击“确定”,在弹出的窗口中切换到“启动”选项卡,禁用可疑程序启动项,一般电脑启动时就打开的那个网站地址就在里面,把他前面的勾去掉。
三、在Windows启动时显示一个窗口,点确定才能进去
这个设置其实与IE无关,而是Windows的登录提示窗口,不过最近有些网页对它动上了脑筋,在这个窗口里做广告。
注册表法:开始菜单——运行——输入regedit——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Winlogon在注册表中找到此主键,将其下的“LegalNoticeCaption”和“LegalNoticeText”主键删除即可。
四、IE主页地址栏被禁用的解决办法,很多设置按钮变灰
现在有些网站,不但改标题,改主页地址,还竟然修改注册表,让IE的许多设置选项禁用(变灰),下面是修改注册表开锁的的方法: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Policies\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Control Panel]
"HomePage"=dword:00000000
既将HomePage的键值改为“0”[“1”为禁用]。
实际上在[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PoliciesMicrosoft中,缺省只有主键“SystemCertificates”,而“Internet Explorer”是没有的,只有想控制某些功能时才加上的,恐怖分子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如IE还有别的设置被禁用,很多本来可以改的都变成“灰色”,不如直接将主键“Internet Explorer”一删了之。
五、电脑一启动没有打开IE就自动打开某个网站,还有很多跳窗。
这是有的网站在你的电脑中写入了程序,电脑一启动就自动运行,如果是WIN98,开始菜单——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信息——工具——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启动,这里显示的是电脑一启动就运行的程序,那个自动打开的恶心网站的网址就在里面,把他前面的勾去掉,重新启动电脑后就不会再出现。超级兔子魔法设置软件也可以更改自动运行的程序。
六、防范
1.因为修改注册表设置都是用的JavaScript脚本语言,所以只需禁用它即可。但这种脚本语言应用广泛,所以建议在IE的设置中将脚本设为“提示”。
2.使用Win2000的朋友,只需在“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中禁用Remote Registry Service服务,也无法通过浏览网页来修改你的注册表了。
3.使用Norton AntiVirus 2002 v8.0杀毒软件,这个版本新增Script Blocking功能,将通过IE修改注册表的代码定义为Trojan.Offensive并予以拦截。
D. 电脑弹窗炸弹怎么消灭
方法/步骤
用安全浏览器
平时浏览网页的时候,上了一些不正规的小网站,会被悄悄下载很多广告软件,这些软件就会经常跳出弹窗。不想看到这些弹窗,最好挑一款口碑好,又适合自已的浏览器。
关闭任务进程
发现某一款软件老是出弹幕,看看它叫什么,是否出现在任务栏。找到它,右键点击电脑空白处,打开任务进程管理器,“找到文件所在位置”再打开。直接把它删除。
用安全软件清理
发现有弹窗广告关不掉的时候,还可以用相关软件清扫一下电脑里面的垃圾。一般它们都可以自行发现问题所在,选择清理就好了。
不要在小站下软件
电脑需要装什么软件,尽量去可靠的大网站或者直接在相关的软件库中去下载,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下到不好的软件的可能性。
如何消灭烦人的电脑弹窗广告?
向在线工程师咨询
一些安全助手软件,可以提供免费的电脑安全咨询。如果通过扫描程序都不能杀灭弹幕,不防找到安全助手中的“在线工程师”,问一问,会有帮助。
如何消灭烦人的电脑弹窗广告?
安装程序回滚
可以考虑直接把新装的软件卸载之后再观察,假如卸载后没有再出现弹窗,就说明是软件的问题。可以换一款软件使用。
如何消灭烦人的电脑弹窗广告?
一键重装系统
通过上述的办法,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只能把电脑做好备份工作,一键重装整个系统。电脑使用时应该经常做好备份工作,避免遇到这类情况,造损失。
如何消灭烦人的电脑弹窗广告?
E. 炸弹启动了要怎么取消
江民炸弹破解小谈
枫桥夜泊
江民炸弹很霸道,不过了解其原因也就轻松易懂了!我来告诉你,很简单!!!!如果细细看了说明就会操作易玩,而且是一个超重量级的炸弹,其结果就是导致不能开机,任何系统都不能启动啊!就算你有超级保镖一类的东东都不能用了!也就是说基本上就只有买硬盘了,所以你用时也一定不要太霸了,以免引起别人的烦恼。
软件下载解压后共有4个文件,两个zip(压缩包).两个是应用程序,其中,rescue.exe你一定能看到,这个是修复文件,下面会有介绍,一会再说。还有一个是readme.exe。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直接去看一下。这个是没关系的。
关键在于别外两个解压包里,一个会解出名字为JMBS.这个最好不要点,如果你一点就会中江民。结果是你会无法再启动你的系统,也就是说你的硬盘被锁定了,不能再运行。你应该先去拿一张空白的1.44MB软盘,插入软驱,然后运行rescue.exe。显示OK之后。你就有了一张解江民炸弹的软盘,也可以说是江民的启动盘了。
如果你确定现你已经把上面的步骤一步不漏的全做完了,你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做你想做的事了,先试试看看是不是真的能解江民炸弹,呵呵。如果不能解也没关系,再到网吧或朋友家里再做一张启动盘,回来再试试能不能解,还有,你会发现那张启动盘上会是什么也没有,像空的一样,不用担心。就是这样的!呵呵
附:
关于kv300逻辑炸弹模拟程序的重要说明
一.kv300逻辑炸弹事件来龙去脉:
1997年6月24日王江民先生在其主页上发布了kv300l++版,内含逻辑炸弹。凡是在mk300v4制作的仿真盘(盗版盘)上执行kv300l++的用户硬盘数据均被破坏,同时硬盘被锁,软硬盘皆不能启动。从网上的求救信息可以看到,包括在校大学生的毕业论文被破坏,kv300的代理商的电脑遭到破坏,求救的人不计其数(网上的求救信息并不能作为证据,因为不能排除有人误判断及有假消息)。从常规上可做推断:kv300当时至少有几十万正版用户,盗版用户可能远远大于这一数字,可见此逻辑炸弹的影响之大。首先王江民不是执法者,无权对盗版用户进行打击,另外,被打击对象也不应该是用户,而应该是制作盗版的厂商。
1997年9月8日,公安部门认定kv300L++事件违反计算机安全保护条例之23条,对其做出罚款3000元的决定!
二.江民炸弹模拟程序
Kv300逻辑炸弹可以造成电脑软硬盘都不能启动的现象,当时在电脑届引起轰动。这是用常规原理不能解释的现象,当时各大网站及各bbs都做了详细的讨论,有人提到这是微软操作系统的缺陷所至,但本人并没有看到能够非常清楚的原理解释。于是本人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最少只需要修改分区表两个字节即可使微软的操作系统启动读硬盘时死锁。当时在不少bbs,网站发表文章详细论述了此现象的原理。 Kv300作者在这之后,刻意美化自己的行为,后来kv300获得巨大成功后记者对其的采访更证实了这一点,王江民说罚款3000元算什么,起到了比30万元广告更大的宣传作用,使kv300的正版用户的超过了100万(见“计算机世界”文章—王江民传奇)。
本人为了探讨和演示江民炸弹的原理,以及揭露kv300的行为,于1997年11月1日编写了江民炸弹模拟程序。
作为演示程序此程序和kv300的逻辑炸弹有很大的区别,以下为对比: kv300逻辑炸弹:
1.先破坏文件分配表,然后修改分区表造成硬盘被锁。2.不做任何备份 3.没有任何提示 4.在特定条件下激发(盗版盘)
5.王江民始终没有公开提供恢复程序;6.如果用一般常用的修复磁盘工具,如NORTON,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7.对其的恢复类似于cih破坏数据的恢复,因为需要重建分区表。
8.在win95环境下执行同样会造成文件分配表被破坏,数据损失。
江民炸弹模拟器:
1. 对数据没有任何破坏,只修改分区表,演示硬盘死锁现象。2. 修改之前对原分区表做备份.
3. 显示硬盘已被lock. 4. 用户在知情的情况下主动使用,对于使用软件的结果(执行后锁住电脑,可以解锁)非常清楚。
5. 配套解锁程序。6. 不存在此问题。7. 恢复非常简单,安全可靠。8. 在win95环境执行本程序毫无作用。
本人在编写此程序时,非常充分的考虑了安全性:
1.本软件发布时是一个jmbs.zip文件,解开后是3个文件 : jmbs.arj ,readme.exe ,rescue.com加锁程序不能立即执行,需要再次解压缩后才能执行,目的是让用户先执行说明文件和解锁盘制作程序。在readme中有操作的详细说明和本人的详细联系方法。
2.加锁程序执行时对分区表自动做了备份,备份在硬盘的空闲扇区(考虑到备份在软盘上,软盘有可能损坏或遗失).
3.加锁程序在执行时会显示本人的真实的e-mail及bp的号码,目的是为了防止万一别人用其作了坏事,受害人可以联系本人。事实上当时的情况下不存在将此程序作为特罗伊木马程序在网络上散布的可能性,因为当时的最新及主流操作系统是win95,在win95环境下,模拟器完全不起作用。用户要演示逻辑锁现象,必须重新启动系统到纯dos方式,所以误操作的可能性很小。曾有用户与本人联系,建议将其修改成可以在win95下运行,方便运行,考虑到安全问题,本人对此建议没有采纳.
4.由于此逻辑锁现象是微软操作系统的bug所至,一般需要修改操作系统的io.sys才能使系统启动,这样的操作非常复杂,需要多个步骤。本人经过仔细考虑,编写了一个特殊的引导程序作为解锁程序,由于引导程序是引导操作系统的,在操作系统加载前执行,不受操作系统bug影响。执行rescue程序即可生成解锁盘,用此盘启动,系统立刻解锁。
5.为了防止有人篡改本人的程序,造成不良后果,所以对文件作了压缩加密处理,用王全国编写的可执行压缩工具--zlite对文件进行了压缩,选择zlite是因为它没有提供相应的解压缩程序,防止jmbs.exe被人反汇编。
6.此程序编写完成后,为了保证其安全性,在自己的电脑,以及同学,朋友的各种电脑上做了反复测试,确保没有问题。
在经过对安全问题的仔细的考虑及测试后,本人将此程序上传到当时上海热线的一个栏目—电脑之家,经webmaster同意放在了软件下载区,并根据本人要求,用红色高亮度字体显示请一定要先仔细看readme再操作!当时网上正对kv300L++的事件大讨论,本人的程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欢迎,在本人的程序发布以后,并没有毁坏用户数据的情况发生。有不少用户和本人联系,探讨原理。并有不止一人将其用于保护计算机数据,曾有一为网友称其单位的电脑常被其他人偷偷使用,造成数据丢失或感染病毒,非常头痛,自从用了本人的程序,下班将电脑加锁,上班再解锁,从此电脑非常安全。
随着时间的流逝,kv300L++事件被人淡忘,本人编写的模拟程序也很少有人再提起。过了一年半的时间,1999年5月本人突然收到一些求救信,说执行了别人发的e-mail中的附件happy2000.exe (其实是本人的加锁程序被修改了名字),电脑不能启动,向本人求救,本人立刻向其发送了解锁程序。然而我觉得非常奇怪,本人的程序是不能在win95下执行的。经过仔细研究发现,win95的升级版本win98取消了win95的禁止写分区表的功能,同时即使bios的保护分区表功能打开也不起作用。对于微软的这一项不可理解的升级举动本人实在无法预料。当即本人在本人的网站上发表了郑重声明,谴责将本人的软件用于破坏目的,同时请受害人到本人网站下载解锁程序,并请互相转告。并同时在各大bbs发表。凡是向本人发求救信的人,本人均向其发送了解锁程序,并向其详细说明了情况。
最近一段时间,又出现了不少求救的信件,本人均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回答,并提供解锁程序。同时对所能看到的网站上的求救信息,给与解答。并在网易bbs上又写了一份详细的说明。
近日,公安部门(计算机安全监察处)找本人调查情况 ,据公安人员所说情况:最近有很多人电脑被锁,并向kv300作者王江民求援,王江民以不是kv300逻辑炸弹造成的为由,不予解锁。并向公安部门举报,并表示要控告本人。公安部门对此事很重视。
本人认为有必要对整个事情做一个澄清。因此经过仔细回忆,写了以上内容。
据本人所知,电脑被锁的有两种情况:
1. 有人将本人的模拟程序修改了名称,如happy2000.exe ,game.exe等等,放在e-mail中发送诱骗他人执行。
2. 首先发送远端控制黑客程序使别人感染,然后通过网络控制别人的电脑,发送并执行加锁程序。
对于第一种情况,属于欺骗行为,诱使别人执行加锁程序。对于第二种情况,属于黑客入侵行为,强迫别人执行加锁程序。
本人认为,本人的软件被破坏了完整性,并且用诱骗和强迫手段使别人的电脑被锁,这是一种违法行为,责任应有肇事者承担。
可以用这样的比喻:本人造了一把锁,锁上有钥匙,有人用此锁在未经别人许可的情况下锁住别人的家门,并取走了钥匙,致使别人不能打开家门,这个责任由谁来负?
请各位网友对此事发表看法。
请各位网友将此文广为转发,警告现在还在干坏事的人尽快收手,并请被锁之人到本人网站下载解锁程序,如有问题,和本人联系,我愿提供最大可能的援助!
F. 网络安全威胁中,逻辑炸弹是什么
逻辑炸弹引发时的症状与某些病毒的作用结果相似,并会对社会引发连带性的灾难。与病毒相比,它强调破坏作用本身,而实施破坏的程序不具有传染性。逻辑炸弹是一种程序,或任何部分的程序,这是冬眠,直到一个具体作品的程序逻辑被激。
计算机世界中的“逻辑炸弹”正是采用了这样的手法——当计算机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恰好某个条件得到满足,如系统时间达到某个值、服务程序收到某个特定的消息,就触发恶意程序的执行并产生异常甚至灾难性后果,例如使某个进程无法正常运行、删除重要的磁盘分区、毁坏数据库数据,使系统瘫痪等等。在触发该条件之前系统运行却并未出现任何异常。对系统管理员和计算机用户来说,这样的恶意程序如同埋藏在计算机中的一颗地雷,同样惊心动魄。
G. 电脑逻辑炸弹是什么
您既然可以在别人电脑上装系统,那么您的硬盘在物理上应该是能用的,那么您能不能在别人的电脑上用GHOST还原呢,现在市场上有很多GHOST的安装盘卖。另外您说在CMOS里找不到硬盘,那么主板放电后能看见吗?如果仍然看不见,我认为很有可能是您的硬盘的数据线有问题。逻辑炸弹和时间炸弹
逻辑炸弹和时间炸弹是以破坏数据和应用程序为目的的程序。一般是由组织内部有不满情绪的雇员植入,
逻辑炸弹和时间炸弹对于网络和系统有很大程度的破坏,Omega
工程公司的一个前网络管理员Timothy
Lloyd,1996年引发了一个埋藏在原雇主计算机系统中的软件逻辑炸弹,导致了1千万美元的损失,而他本人最近也被判处41个月的监禁
H. 求救!电脑中了网络炸弹病毒,该怎么办
看不清显示的是什么,不过你可以试试用安装盘重装系统啊,当然,你要确定你是中病毒,而不是因为硬件的不兼容导致的原因。
I. 什么是电子炸弹
随着因特网的不断深入人心,触网者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这些人每天都要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在因特网这个自由世界中尽情遨游,然而由于这个自由世界一无法度压束二无规则限制,导致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存在的缺陷去攻击一般的网民。目前最为普遍的一种攻击手段就是“电子邮件炸弹”,这也是我们这些个人用户在网络安全中最需要注意的地方。那什么是电子邮件炸弹,它有那些危害?知道了厉害之后,我们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去对付电子邮件炸弹,以免遭非法用户的“暗算”?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相信大家在看完本篇文章后,一定是很清楚了。
一、电子邮件炸弹的概念
一谈起“炸弹”,大家脑海中立马会出现一种战争的场面: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各种战斗武器一起对同一个地方进行大面积的狂轰滥炸,被攻击的地方处于一片汪洋的火海之中,可见这种炸弹式的攻击手段杀伤力是多么的大。而所谓的电子邮件炸弹,其工作过程与炸弹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用电子邮件来代替炸弹而已,具体指的是电子邮件的发送者,利用某些特殊的电子邮件软件,在很短时间内连续不断地将大容量的电子邮件邮寄给同一个收信人,而一般收信人的邮箱容量是有限的,在这些数以千计的大容量信件面前肯定是不堪重负,而最终“爆炸身亡”。
有些人往往会把电子邮件炸弹与邮件Spaming混淆,其实这两者实质不尽相同。Spaming指的是发件者在同一时间内将同一电子邮件寄出给千万个不同的用户(或寄到新闻组),主要是一些公司用来宣传其产品的广告方式,这种方式一般不会对收件人造成太大的伤害。
大家在知道了这个概念后,也许会表现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喔,电子邮件炸弹原来是这样子的,这种情形我早已听说过或者就在我身边发生过。想当初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国鬼子轰炸后,我们中国网民立即奋起还击,用电子邮件炸弹把美国白宫的信箱炸平了。平时自己也常听说周围又是某某因为身受炸弹的袭击而“光荣负伤”或者“饮弹身亡”了。在目前这个尚显无序的网络世界中,越来越多的网民或多或少地受到这种“信骚扰”。
二、电子邮件炸弹的危害
电子邮件炸弹可以说是目前网络安全中最为“流行”的一种恶作剧方法,而这些用来制作恶作剧的特殊程序也称为E-mail Bomber。当某人或某公司的所做所为引起了某位好事者的不满时,这位好事者就会通过这种手段来发动进攻,以泄私愤。这种攻击手段不仅会干扰用户的电子邮件系统的正常使用,甚至它还能影响到邮件系统所在的服务器系统的安全,造成整个网络系统全部瘫痪,所以电子邮件炸弹是一种杀伤力极其强大的网络武器。
电子邮件炸弹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可以大量消耗网络资源,常常导致网络塞车,使大量的用户不能正常地工作。通常,因特网服务商给一般的网络用户的信箱容量都是很有限的,最多是10MB左右的空间,而在这有限的空间中,你除了让它处理电子邮件之外,还得用它来存储一些下载下来的软件,或者是存储一些自己欢喜的网页内容。如果用户在短时间内收到上千上万封电子邮件,而每个电子邮件的容量也比较大,那么经过一轮邮件炸弹轰炸后的电子邮件的总容量很容易就把用户有限的阵地挤垮。如果是这样的话,用户的电子邮箱中将没有任何多余的空间接纳其他的邮件,那么其他人寄给用户的电子邮件将会被丢失或者被退回,这时用户的邮箱已经失去了作用;另外一方面,这些电子邮件炸弹所携带的大容量信息不断在网络上来回传输,很容易堵塞带宽并不富裕的传输信道;而且你的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需要不停地忙着处理你大量的电子邮件的来往交通,这样会加重服务器的工作强度,减缓了处理其他用户的电子邮件的速度,从而导致了整个过程的延迟。如果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承受不了这样的疲劳工作,网络随时也都会瘫痪,严重的可能会引发整个网络系统崩溃。
三、预防炸弹袭击的措施
当我们遭受“炸弹”袭击后,第一个举动可能就是对那些无聊之人表示极端的愤慨,同时也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这些“恶人”也尝尝“中弹”的滋味,于是有愤愤不平者可能会想到用电子邮件中的回复和转信的功能将整个炸弹“回放”给发件人。然而这些狡猾的“恶人”可能想到他们的举动会遭人唾骂、遭人报复,为避免“杀身之祸”,这些人早已将退路准备好,他们把电子邮件中的发信人和收信人的两个地址栏都改换成了被攻击者的电子邮件地址,如果你想报复他们的话,你的“回礼”行动不仅不能够成功,而且他们还会让你“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使你的邮箱“雪上加霜”,你所寄出的电子邮件就会永无止境地返回给自己。
既然没有办法报复这些“恶人”,我们还不如想办法预防这些破坏分子的攻击,让他们无机可趁。由于破坏分子的炸弹随时随地都能发射,这就要求我们采取的“反导弹”防御体系必须是随时随地都能拦截。为保证真正彻底地完成拦截任务,下面笔者推荐几种“作战方案”供大家参考:
1、立即向ISP求援
一旦你发现自己的信箱被轰炸了,但自己又没有好的办法来对付它,这时你应该做的就是拿起电话向你上网的ISP服务商求援,对他们一五一十地说出来,他们就会采取办法帮你清除E-mail Bomb。你在求援时,最好不要发电子邮件到他们那里,因为这可能需要等好长时间才能等到!在等待的这段时间中,你上网的速度或多或少地受到这些“炸弹”余波的冲击。
Windows系统默认的邮件系统是Outlook,也有些人使用Foxmail等国产软件。表面上看,这些软件的邮件管理方式有些不同,但实际上,都是把邮件存放在该软件安装默认的路径下,也就是说,所有的邮件是放在同一个目录里的。这样,时间一长,大量累积的邮件不仅给查找、管理邮件带来不便,而且有混乱和丢失邮件的危险。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所有的文件存放在同一目录,就只能靠文件名和用户名来区分。但是,很多邮件的标题相差无几甚至是相同的,尤其是有不少人就喜欢用一些热门的名字,如:彼得、珍妮等作昵称。当两位昵称相同的朋友发来的邮件混在一起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面对一堆邮件慢慢地翻屏寻找也是件很辛苦的事。即使你用了“查找”工具也可能会得到一大串类似的结果。
其二,软件管理邮件是按邮件的日期和时间来排序的。而目前情况下,会有很多原因造成你收到邮件的标注日期是错误的——比如,发件人可能使用了某种限制日期的工具软件,而不得不把日期固定在xxxx年;再比如,一些人会因为躲避病毒而修改自己的系统时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如果你收到这样的商业信息,但你以为是旧的东西而随手删掉,这样岂不是有丢失数据的危险?
其三,通常默认路径是C盘,这危险性就更大。因为C盘是受到病毒攻击频率最高的,而很多新接触电脑的用户是从来不改动系统的默认选项的(想改都不会改)。微软的Outlook系列和很多工具软件默认的文件存放路径都是C盘,新手们通常不会去改变它们,如果运气好、操作和使用会一切正常。但一旦出现病毒、黑客入侵或是误操作导致的系统崩溃,邮件就完蛋了,那时候可是欲哭无泪哦!
其四,这种存放邮件的方式给备份邮件造成了不便。因为该路径是一个很深的、名字复杂的目录树,用户很难使用资源管理器用正常的操作进入该目录,再复制邮件。比如:Windows 98环境下,Outlook的邮件保存目录是:C:WINDOWS Application DataIdentities{BF2DFAC0-0503-11D5-8386-DC9121479812}MicrosoftOutlook Express收件箱.dbx。别说备份,看着这串字符就已经眼花缭乱了。虽然你可以用软件附带的“导出”功能来作备份,但是导出功能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版本的不兼容性,当你使用其他邮件管理软件,或是你升级到原邮件管理软件的新版本,问题可能就来了——你再次导入的时候,收件箱里居然是全部空白或是有些邮件不见了——这个版本不认识你的导入格式!笔者在很多论坛和软件使用指南的电子杂志上看到类似的问题,不少人就因为用了导出导入功能又粗心没留后备,丢失了数年来的大量数据。
另存邮件的方法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默认的堆砌数据的管理邮件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基于工具软件本身的不可修改特性——用户不能对邮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分类,导致了一连串不良后果。所以,另起目录、另存邮件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要在C以外的分区建立一个目录存放邮件。然后,要在该目录下建立足够的子目录,笔者推荐用一目了然的名称作目录名,比如:在D盘建立如下一个EMAIL目录:
D:MAIL游戏
D:MAIL电脑技巧
D:MAIL股票行情
D:MAIL客户信息
……
类似的名称,最好放一个快捷方式到桌面上,方便以后的阅读。在这些子目录下,可以根据月份来建立更多的分支和编号目录,邮件的原始主题可以不变。这样,每天在你的默认路径“收件箱”里收到最新的邮件,你阅读后把你收到的邮件按类别和日期“另存”到这些分支下面,整个邮件管理就显得井井有条、清清楚楚,不用Windows的“查找”功能也可以根据时间和编号来查找。而且,所有的邮件是以通用的格式存放的,都编好了号,你要在另外的邮件管理软件中阅读和处理也方便得多,当你想删除些过期的邮件,或把整个邮件目录备份压缩转移的时候,也是轻而易举。
笔者使用这种方式管理邮件,由于所有的邮件都已经另存,所以每天收件箱里只有几封最新的邮件,邮件另存后再删除恢复空白,是很容易管理的。不会因为日期的原因误删来信,也不会因为邮件的用户名或主题近似而费力地在一大堆文件中翻屏寻找。你的邮件越多,使用这种方法就越有必要。当然,上面陈述的方式适用于单机的单一用户储存收到的邮件,如果是多人共用的机器或者是管理自己已发送的邮件,该办法需要适当地改变。
J. 中了网页炸弹怎么办
象你所说的中的并不是你说的什么网页炸弹,其实就是一种流氓软件罢了,去下个恶意软件清理助手,把IE浏览器修复一下就行了,以后还能用的到,那个东西是不会影响你的下载速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