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osl模型最低一层
扩展阅读
苹果设备用什么软件录屏 2025-09-14 16:02:44
寻线仪测网络连接 2025-09-14 15:53:01

计算机网络osl模型最低一层

发布时间: 2022-07-11 17:50:54

Ⅰ 通信网络中 L1层、L2层与L3层具体是什么意思

1、L1层指的是物理层,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层,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创建、维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机械的,电子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简单的说,物理层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

2、L2层指的是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介乎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其最基本的服务是将源自网络层来的数据可靠地传输到相邻节点的目标机网络层。

3、L3层指的是网络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三层,介于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它在数据链路层提供的两个相邻端点之间的数据帧的传送功能上,进一步管理网络中的数据通信,将数据设法从源端经过若干个中间节点传送到目的端,从而向运输层提供最基本的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

(1)计算机网络osl模型最低一层扩展阅读

数据的封装过程

在OSI参考模型中,当一台主机需要传送用户的数据(DATA)时,数据首先通过应用层的接口进入应用层。在应用层,用户的数据被加上应用层的报头(AH),形成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然后通过应用层与表示层的接口数据单元,递交到表示层。

表示层并不“关心”应用层的数据格式,而是把整个应用层递交的数据报看成是一个整体进行封装,即加上表示层的报头(PH),然后递交到会话层。

同样,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也都要分别给上层递交下来的数据加上自己的报头。它们是会话层报头(SH)、传输层报头(TH)、网络层报头(NH)和数据链路层报头(DH)。其中,数据链路层还要给网络层递交的数据加上数据链路层报尾(DT)形成最终的一帧数据。

Ⅱ 物理通信属于哪一层

物理层(Physical Layer)是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层,也是最基本的一层。简单的说,网络的物理层面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

物理层规定:为传输数据,需要物理链路与设备的创建、维持、拆除,并具有机械的、电子的、功能的、规范的特性。局域网与广域网皆属第1、2层。

物理层执行的主要功能和服务是: 物理层在物理传输介质上执行逐位或逐符号的数据传递。它提供一个标准化的接口连接到传输介质,包括的机械规格的电连接器和电缆,例如电缆的最大长度,的电气规范的传输线的信号电平和阻抗。

物理层负责电磁兼容包括电磁频谱信号强度、模拟带宽等的频率分配和规范。传输介质可以是通过光纤或无线通信链路(例如自由空间光通信或无线电)的电或光传输介质。

线路编码用于将数据转换为可调制到载波或红外光上的电波动模式。数据的流与管理位同步中同步串行通信或启动-停止的信令和流量控制在异步串行通信。

在多个网络参与者之间共享传输介质可以通过简单的电路交换或多路复用来处理。用于共享传输介质的更复杂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可以使用载波侦听和冲突检测,例如以太网的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

为了优化可靠性和效率,可以使用信号处理技术,例如均衡、训练序列和脉冲整形。可以应用包括前向纠错在内的纠错码和技术来进一步提高可靠性。

与物理层相关的其他主题包括:比特率;点对点、多点或点对多点线配置;物理网络拓扑,例如总线、环形、网状或星形网络;串行或并行通信;单工、半双工或全双工传输模式;和自动协商。

其他应用

1、 无线 LAN或Wi-Fi:PHY 部分由 RF、混合信号和模拟部分(通常称为收发器)和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和通信算法处理(包括信道代码)的数字基带部分组成。

这些 PHY 部分通常与片上系统(SOC) 实现中的媒体访问控制(MAC) 层集成。类似的无线应用包括3G/4G/LTE、WiMAX和UWB。

2、 通用串行总线(USB):PHY 芯片集成到主机或嵌入式系统中的大多数 USB 控制器中,并提供接口的数字部分和调制部分之间的桥梁。

3、 IrDA:红外数据协会(IrDA) 规范包括用于数据传输物理层的 IrPHY 规范。

4、 串行 ATA(SATA):串行 ATA 控制器使用 PHY。

Ⅲ osi模型中最底层和最高层分别是什么

最高层是应用层,最底层是物理层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提供为应用软件而设的接口,以设置与另一应用软件之间的通信。例如: HTTP,HTTPS,FTP,TELNET,SSH,SMTP,POP3等。

物理层(Physical Layer)在局部局域网上传送数据帧(data frame),它负责管理计算机通信设备和网络媒体之间的互通。包括了针脚、电压、线缆规范、集线器、中继器、网卡、主机适配器等。

(3)计算机网络osl模型最低一层扩展阅读

1、第1层 物理层

2、第2层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负责网络寻址、错误侦测和改错。

分为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logic link control,LLC)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子层。

3、第3层 网络层

网络层(Network Layer)决定数据的路径选择和转寄,将网络表头(NH)加至数据包,以形成分组。网络表头包含了网络数据。

4、第4层 传输层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把传输表头(TH)加至数据以形成数据包。传输表头包含了所使用的协议等发送信息。例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等。

5、第5层 会话层

会话层(Session Layer)负责在数据传输中设置和维护计算机网络中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连接。

6、第6层 表达层

表达层(Presentation Layer)把数据转换为能与接收者的系统格式兼容并适合传输的格式。

7、第7层 应用层

Ⅳ osi参考模型分为哪几层各层的功能是什么

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各层功能:物理连接、传送数据、及时传送、可靠传输数据、维护机制、解压缩数据、接口服务。

OSI,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是一个具有七层结构的体系模型。发送和接收信息所涉及的内容和相应的设备称为实体。OSI的每一层都包含多个实体,处于同一层的实体称为对等实体。

OSI参考模型较为理想化,过分模块化使处理变得更加沉重,每个模块不得不实现相似的处理逻辑。虽然OSI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OSI参考模型对通信中必要的功能做了很好的归纳,理解它有助于学习更深的计算机网络知识。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各自层与层之间关系相似。每一层都只与自己相邻的上下两层直接通信,下层通过服务访问点为上一层提供服务。当接受数据时,数据是自下而上传输;当发送数据时,数据则是自上向下传输的。

在这一点上TCP/IP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是一致的。只是TCP/IP参考模型相比OSI参考模型少了会话层协议数据单元(SPDU)和表示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

Ⅳ 集线器工作在osi哪一层

集线器工作在osi第一层机物理层,传输的单位是比特。所有接口在同一广播域、和同一冲突域中,所以集线器只能利用到实际带宽的30%至40%。

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层。物理层规定: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创建、维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机械的,电子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简单的说,物理层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局域网与广域网皆属第1、2层。

物理层是OSI的第一层,它虽然处于最底层,却是整个开放系统的基础。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如果您想要用尽量少的词来记住这个第一层,那就是“信号和介质”。



(5)计算机网络osl模型最低一层扩展阅读:

信号在线路中传播会进行衰减,集线器的作用就是对信号进行再生放大,从而扩大了网络的传输距离。从功能就可以看出,集线器是工作在物理层的。

而且从下图中可以看出,使用集线器的网络是总线型网络,那么当一台计算机发送消息时,所有的计算机都会收到消息。而且有一个问题就是有可能多台主机同时发送消息,那么这些信号在总线上相遇就会发生冲突,所以就需要使用"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CSMA/CD)"。

使用集线器的网络叫做共享式网络,该网络的所有主机都属于同一个冲突域,即一台计算机发送消息,其它的计算机都能够收到。而且同一时刻只能够有一台计算机发送消息(为了防止冲突)。

Ⅵ 计算机网络中,OSI参考模型从低到高第三层是

计算机网络中,OSI参考模型从低到高第3层是: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端的运输层送来的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运输层。

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 ;除了选择路由之外,网络层还负责建立和维护连接,控制网络上的拥塞以及在必要的时候生成计费信息。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收数据则相反。分层有利于个不同制造厂家的设备互连,也有利于大家学习、理解数据通讯网络。

(6)计算机网络osl模型最低一层扩展阅读

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功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非常复杂的。根据分而治之的原则,ISO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划分原则是:

1、网路中各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

2、不同节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3、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4、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5、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6、根据功能需要进行分层,每层应当实现定义明确的功能;;

7、向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Ⅶ 网络题:物理层定义了什么四个方面的内容

物理层(或称物理层,Physical Layer)是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层。物理层规定: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创建、维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机械的,电子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简单的说,物理层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局域网与广域网皆属第1、2层。

物理层是OSI的第一层,它虽然处于最底层,却是整个开放系统的基础。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联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如果您想要用尽量少的词来记住这个第一层,那就是“信号和介质”。

OSI采纳了各种现成的协议,其中有RS-232、RS-449、X.21、V.35、ISDN、以及FDDI、IEEE802.3、IEEE802.4、和IEEE802.5的物理层协议。


Ⅷ 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层叫什么

OSI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architecture)划分为以下七层:

物理层:将数据转换为可通过物理介质传送的电子信号当于邮局中的搬运工人。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负责网络寻址、错误侦测和改错。当表头和表尾被加至数据包时,会形成帧。数据链表头(DLH)是包含了物理地址和错误侦测及改错的方法。

数据链表尾(DLT)是一串指示数据包末端的字符串。例如以太网、无线局域网(Wi-Fi)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等。

(8)计算机网络osl模型最低一层扩展阅读:

数据链路层:决定访问网络介质的方式。

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相当于邮局中的装拆箱工人。

网络层:使用权数据路由经过大型网络 相当于邮局中的排序工人。

传输层:提供终端到终端的可靠连接 相当于公司中跑邮局的送信职员。

会话层:允许用户使用简单易记的名称建立连接 相当于公司中收寄信、写信封与拆信封的秘书。

表示层:协商数据交换格式 相当公司中简报老板、替老板写信的助理。

应用层:用户的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Ⅸ 在ISO/OSI参考模型中,最低层和最高层分别为 .

C。

应用层提供为应用软件而设的接口,以设置与另一应用软件之间的通信。例如: HTTP,HTTPS,FTP,TELNET,SSH,SMTP,POP3等。

物理层在局部局域网上传送数据帧,负责管理计算机通信设备和网络媒体之间的互通。包括了针脚、电压、线缆规范、集线器、中继器、网卡、主机适配器等。

OSI参考模型分为七层,从低到高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9)计算机网络osl模型最低一层扩展阅读:

OSI参考模型也采用了分层结构技术,把一个网络系统分成若干层,每一层都去实现不同的功能,每一层的功能都以协议形式正规描述,协议定义了某层同远方一个对等层通信所使用的一套规则和约定。每一层向相邻上层提供一套确定的服务,并且使用与之相邻的下层所提供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