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中分层和协议的集合
扩展阅读
无线网络p 2025-07-01 20:51:30

计算机网络中分层和协议的集合

发布时间: 2022-08-28 09:30:00

A.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层次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可以定义为是网络协议的层次划分与各层协议的集合,同一层中的协议根据该层所要实现的功能来确定。各对等层之间的协议功能由相应的底层提供服务完成。
层次化的网络体系的优点在于每层实现相对独立的功能,层与层之间通过接口来提供服务,每一层都对上层屏蔽如何实现协议的具体细节,使网络体系结构作到与具体物理实现无关。层次结构允许连接到网络的主机和终端型号、性能可以不一,但只要遵守相同的协议即可以实现互操作。高层用户可以从具有相同功能的协议层开始进行互连,使网络成为开放式系统。这里开放”指按照相同协议任意两系统之间可以进行通信。因此层次结构便于系统的实现和便于系统的维护。
对于不同系统实体间互连互操作这样一个复杂的工程设计问题,如果不采用分层次分解处理,则会产生由于任何错误或性能修改而影响整体设计的弊端。
相邻协议层之间的接口包括两相邻协议层之间所有调用和服务的集合,服务是第i层向相邻高层提供服务,调用是相邻高层通过原语或过程调用相邻低层的服务。
对等层之间进行通信时,数据传送方式并不是由第i层发方直接发送到第i层收方。而是每一层都把数据和控制信息组成的报文分组传输到它的相邻低层,直到物理传输介质。接收时,则是每一层从它的相邻低层接收相应的分组数据,在去掉与本层有关的控制信息后,将有效数据传送给其相邻上层。

B. 网络体系结构是什么的集合

1、网络体系结构(networkarchitecture):是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层次,以及各层中的协议和层次之间接口的集合。

2、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和分布系统中互相通信的对等实体间交换信息时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集合。
3、语法(syntax):包括数据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4、语义(semantics):包括用于协议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5、定时(timing):包括速度匹配和排序。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并且性质各不相同。所以,在ARPANET设计时,就提出了“分层”的思想,即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分为若干较小的易于处理的局部问题。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定义计算机设备和其他设备如何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允许用户共享信息和资源的通信系统。存在专用网络体系结构,如IBM的系统网络系统结构(SNA)和DEC的数字网络体系结构(DNA),也存在开放体系结构,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的开放式系统互联(OSI)模型。网络体系结构在层中定义(参见“分层体系结构”)。如果这个标准是开放的,它就向厂商们提供了设计与其他厂商产品具有协作能力的软件和硬件的途径。然而,OSI模型还保持在模型阶段,它并不是一个已经被完全接受的国际标准。考虑到大量的现存事实上的标准,许多厂商只能简单地决定提供支持许多在工业界使用的不同协议,而不是仅仅接受一个标准。

C.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分层

为了减少网络设计的复杂性,绝大多数网络采用分层设计方法。所谓分层设计方法,就是按照信息的流动过程将网络的整体功能分解为一个个的功能层,不同机器上的同等功能层之间采用相同的协议,同一机器上的相邻功能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信息传递。为了便于理解接口和协议的概念,我们首先以邮政通信系统为例进行说明。人们平常写信时,都有个约定,这就是信件的格式和内容。首先,我们写信时必须采用双方都懂的语言文字和文体,开头是对方称谓,最后是落款等。这样,对方收到信后,才可以看懂信中的内容,知道是谁写的,什么时候写的等。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一些特殊约定,如书信的编号、间谍的密写等。信写好之后,必须将信封装并交由邮局寄发,这样寄信人和邮局之间也要有约定,这就是规定信封写法并贴邮票。在中国寄信必须先写收信人地址、姓名,然后才写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邮局收到信后,首先进行信件的分拣和分类,然后交付有关运输部门进行运输,如航空信交民航,平信交铁路或公路运输部门等。这时,邮局和运输部门也有约定,如到站地点、时间、包裹形式等等。信件运送到目的地后进行相反的过程,最终将信件送到收信人手中,收信人依照约定的格式才能读懂信件。如图所示,在整个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了三个子系统、即用户子系统,邮政子系统和运输子系统。各种约定都是为了达到将信件从一个源点送到某一个目的点这个目标而设计的,这就是说,它们是因信息的流动而产生的。可以将这些约定分为同等机构间的约定,如用户之间的约定、邮政局之间的约定和运输部门之间的约定,以及不同机构间的约定,如用户与邮政局之间的约定、邮政局与运输部门之间的约定。虽然两个用户、两个邮政局、两个运输部门分处甲、乙两地,但它们都分别对应同等机构,同属一个子系统;而同处一地的不同机构则不在一个子系统内,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很显然,这两种约定是不同的,前者为部门内部的约定,而后者是不同部门之间的约定。 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两台计算机中两个进程之间进行通信的过程与邮政通信的过程十分相似。用户进程对应于用户,计算机中进行通信的进程(也可以是专门的通信处理机〕对应于邮局,通信设施对应于运输部门。为了减少计算机网络设计的复杂性,人们往往按功能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功能层。网络中同等层之间的通信规则就是该层使用的协议,如有关第N层的通信规则的集合,就是第N层的协议。而同一计算机的不同功能层之间的通信规则称为接口( i n t e r f a c e),在第N层和第(N+ 1)层之间的接口称为N /(N+ 1)层接口。总的来说,协议是不同机器同等层之间的通信约定,而接口是同一机器相邻层之间的通信约定。不同的网络,分层数量、各层的名称和功能以及协议都各不相同。然而,在所有的网络中,每一层的目的都是向它的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协议层次化不同于程序设计中模块化的概念。在程序设计中,各模块可以相互独立,任意拼装或者并行,而层次则一定有上下之分,它是依数据流的流动而产生的。组成不同计算机同等层的实体称为对等进程( peer process)。对等进程不一定非是相同的程序,但其功能必须完全一致,且采用相同的协议。分层设计方法将整个网络通信功能划分为垂直的层次集合后,在通信过程中下层将向上层隐蔽下层的实现细节。但层次的划分应首先确定层次的集合及每层应完成的任务。划分时应按逻辑组合功能,并具有足够的层次,以使每层小到易于处理。同时层次也不能太多,以免产生难以负担的处理开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网络中分层模型以及各层功能的精确定义。对网络体系结构的描述必须包括足够的信息,使实现者可以为每一功能层进行硬件设计或编写程序,并使之符合相关协议。但我们要注意的是,网络协议实现的细节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的内容,因为它们隐含在机器内部,对外部说来是不可见的。现在我们来考查一个具体的例子:在图1 - 11所示的5层网络中如何向其最上层提供通信。在第5层运行的某应用进程产生了消息M,并把它交给第4层进行发送。第4层在消息M前加上一个信息头(h e a d e r),信息头主要包括控制信息(如序号)以便目标机器上的第4层在低层不能保持消息顺序时,把乱序的消息按原序装配好。在有些层中,信息头还包括长度、时间和其他控制字段。在很多网络中,第4层对接收的消息长度没有限制,但在第3层通常存在一个限度。因此,第3层必须将接收的入境消息分成较小的单元如报文分组( p a c k e t),并在每个报文分组前加上一个报头。在本实例中,消息M被分成两部分:M 1和M 2。第3层确定使用哪一条输出线路,并将报文传给第2层。第2层不仅给每段消息加上头部信息,而且还要加上尾部信息,构成新的数据单元,通常称为帧( f r a m e),然后将其传给第1层进行物理传输。在接收方,报文每向上递交一层,该层的报头就被剥掉,决不可能出现带有N层以下报头的报文交给接收方第N层实体的情况。要理解图1 - 11示意图,关键要理解虚拟通信与物理通信之间的关系,以及协议与接口之间的区别。比如,第4层的对等进程,在概念上认为它们的通信是水平方向地应用第四层协议。每一方都好像有一个叫做“发送到另一方去”的过程和一个叫做“从另一方接收”的过程,尽管实际上这些过程是跨过3 / 4层接口与下层通信而不是直接同另一方通信。抽象出对等进程这一概念,对网络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有了这种抽象技术,网络设计者就可以把设计完整的网络这种难以处理的大问题,划分成设计几个较小的且易于处理的问题,即分别设计各层。

D. 在计算机网络中,分层和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的___________

计算机网络各层次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

E. 计算机专业的人请进 ,小弟考事业单位终生大事请帮帮忙

1.局域网 2. 自治
3. 1 2 144Kb/s 4.以太网
5. 局域网 广域网 城域网 6.语法 语义 时序
7. 体系结构 8. 无连接
9.面向连接 10. RJ-45
11.IP数据报 IP数据报 相互独立

朋友帮你找了整个章节
计算机网络基础
一,判断题(该题若正确,则在括号内画,若错误,则在括号内画.)
1. 因特网的拓扑结构是全互联的星形拓扑. ( )
2. 计算机网络是能够通信的计算机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
3. 连接成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 ( )
4. 计算机网络通信中传输的信号是数字信号. ( )
5. OSI开放系统模型是强制性标准. ( )
6. 数据链路层的信息单位是IP分组报文. ( )
7. NetBEUI是通信效率很高的广播型协议,在广域网数据传输中使用较多.( )
8. 基于开源软件的Linux是多用户,多任务的网络操作系统.( )
9. 在TCP/IP协议中,UDP是提供可靠传输的面向连接的协议.( )
10.TCP/IP协议是因特网的事实标准协议,层次结构与OSI协议完全兼容.( )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答案填入括号内.)
1. 屏蔽双绞线电缆的电子屏蔽的好处是( ).
A.减少信号衰减 B.减少电磁辐射干扰
C.减少物理损坏 D.减少电缆的阻抗
2. 协议是( )间的规则和标准.
A.上下层 B.不同系统
C.实体 D.不同系统同层对实体
3. 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高,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传输介质是( ).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纤 D.微波
4. 在下面给出的协议中,TCP/IP的应用层协议是( ).
A.TCP和FTP B.DNS和SMTP
C.RARP和DNS D.IP和UDP
5. 集线器和路由器分别运行于OSI模型的( ).
A. 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B. 网络层和传输层
C. 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
D. 物理层和网络层
6. 调制解调技术主要用于( )通信方式中.
A.模拟信道传输数字数据 B.模拟信道传输模拟数据
C.数字信道传输数字数据 D.数字信道传输模拟数据
7. 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是( ).
A.数据通信系统 B.信息通信系统
C.信号传输系统 D.电信号传输系统
8. 网络层不能解决的问题是( ).
A. 流量控制 B. 路径选择
C. 为传输层提供服务 D. 报文的差错控制
9. 下列操作系统中,不是网络操作系统的是( ).
A.Netware B. Windows 2000 Server
C. DOS D. Linux
10. 以计算机为主体的数据通信系统,信源发出的信号都是( ).
A.模拟信号 B.音频信号
C.广播信号 D.数字信号
11. 一台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98 ,已经联入了因特网,则以下说法中唯一正确的是( ).
A. 该计算机一定安装了调制解调器.
B. 该计算机一定安装了网络接口卡.
C. 该计算机一定安装了一部电话.
D. 该计算机一定安装了TCP/IP协议.
12. 目前实际存在与应用的广域网基本是采用( ).
A. 总线拓扑 B. 环行拓扑
C. 网状拓扑 D. 星型拓扑
13.综合业务数据网的特点是( ).
数字通信网
B. 提供一个标准的用户接口
C. 实现语音,数字与图像的一体化传输
D. 模拟通信
14. 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计算精度高 B. 内存容量大
C. 运算速度快 D. 资源共享
15. 通信子网为网络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提供了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路由选择是( ).
A. 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
B. 建立并选择一条逻辑链路
C. 网络节点收到一个分组后,确定转发分组的路径
D. 选择通信媒体
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
1. 星形拓扑结构适用于 .
2. 计算机网络是一些 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3. 我们常说的"一线通"就是窄带ISDN,它有 个D通道, 个B通道,总带宽是 .
4. 最常见的局域网是 .
5. 计算机网络按作用范围(距离)可分为 , , .
6. 在计算机网络中,协议就是为实现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各种规则,协议的三要素为 , 和 .
7. 计算机网络中,分层和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的 .
8. IP 协议是网际层协议,它是 的协议,可能会使数据丢失.
9. 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建立连接,当数据交换结束后,终止这个连接,这种服务称为 的网络服务.
10. 在使用双绞线组建以太网时,需要购买 接口的以太网卡.
11. IP协议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因特网传输 ,各个 之间是 传输的.
12. 网络接口卡是工作在计算及系统和网络之间的 和 链路.
13. ISP就是 ,对用户来说,它是掌握因特网 的电信公司.
14. ADSL称为 ,它使用频分复用技术,在现有的电话线路上实现高速传输.
15.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订的国际标准OSI称为 .
四,问答题
1. OSI分为哪几层 各层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2.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3. 简述TCP/IP模型的特点.
4. 简述TCP/IP模型的结构和各层的功能.
5.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协议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协议有那几种
第8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答案
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二,选择题
1. C 2. D 3. C 4. B 5. D
6. A 7. A 8. D 9. C 10. D
11. D 12. C 13. C 14. D 15. B
三,填空题
1.局域网 2. 自治
3. 1 2 144Kb/s 4.以太网
5. 局域网 广域网 城域网 6.语法 语义 时序
7. 体系结构 8. 无连接
9.面向连接 10. RJ-45
11.IP数据报 IP数据报 相互独立 12. 物理 逻辑
13.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接口 14. 非对称用户数字线路
15.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
四, 简答题
1.OSI分为哪几层 各层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答:OSI参考模型划分为7个层次,从下至上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及应用层.
物理层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负责处理数据传输.
数据链路层在通信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采用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方法,使得有差错的物理线路成为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网络层通过路由选择,为数据包选择从源端到目的端的最优路径,并实现拥塞控制.
传输层为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以及处理数据传输错误等问题.
会话层为应用建立和维持会话,并能使会话获得同步,实现对话管理,数据流同步和重新同步.
表示层为上层用户提供数据或信息的语法,格式转换,实现数据的压缩,恢复,加密和解密.
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它是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向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2.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答:计算机网络是指:一些互联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可以从二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自治是指计算机网络中任何一台计算机离开网络都能够独立运行,网络中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没有主从关系;第二,网络中的计算机是通过某种传输介质连接起来的,网络中两台或者两台以上的计算机能够交换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3.述TCP/IP模型的特点.
答:首先,TCP/IP协议标准具有开放性,其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及操作系统,使得异种网络可以通信;第二,TCP/IP模型里,统一分配网络地址,使得整个网络中的设备都具有唯一IP地址,便于实现通信;第三,实现了高层协议的标准化,能为用户提供多种可靠服务.

4.简述TCP/IP模型的结构和各层的功能.
答:TCP/IP参考模型共有四层:应用层,传输层,互联网层和网络接口层.网络接口层指出主机必须使某种协议与网络连接,以便能在网络上传输分组.网际层 定义了标准的分组格式和协议,即IP协议.该层的功能是使主机可以把分组发往任何网络并使分组独立地传向目标.传输层是使源端和目标主机上的对等实体可以进行会话.在这一层定义了两个端到端的协议.一个是传输控制协议TCP,它是一个面向连结的协议,允许从一台机器发出的字节流无差错地发往另一台机器.另一个协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它是一个不可靠的,无连结的协议,用于不需要TCP排序和流量控制能力而是自己完成这些功能的应用程序.应用层是TCP/IP网络系统与用户网络应用程序的接口,它包含所有的高层的协议.
5. 么是计算机网络协议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协议有那几种
答:计算机网络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同层次间通信的规则的集合.网络协议由三要素组成,即语法,语义和时序.语法规则定义了交换信息的格式;语义规则定义了发送者发送和中控制信息以及接收者完成的操作;时序规则定义了事件的实现顺序.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协议有TCP/IP,NetBEUI

F. 关于《计算机网络管理》相关考题

我是学网络安全的,对于一些比较熟悉,希望能帮你
1.B, 2.A, 3.C, 4.A 5.A 6.B 7.B 8.不会.9.D 10.C
填空题回去后给你写,现在在教室

G. 网络协议分别是哪七层协议

你问的应该是OSI网络协议,一共七层。
最下面一层是物理层,关心的是接口,信号,和介质,只是说明标准,如EIA-232接口,以太网,fddi令牌环网
第二层是数据链路层:一类是局域网中数据连路层协议:MAC子层协议,有LLC子层协议.另一类是广域网的协议如:HDLC,PPP,SLIP.
第三层是网络层:主要是IP协议.
第四层是传输层:主要是面向连接的TCP传输控制协议.另一个是不面向连接的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第五层是会话层:主要是解决一个会话的开始进行和结束.(真的想不起有什么协议)
第六层是表示层:主要是编码如ASⅡ
第七层是应用层,就是应用程序里面的拉,文件传输协议FTP、电子邮件传输协议SMTP、域名系统服务DNS、网络新闻传输协议NNTP和HTTP协议等。 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用于从WWW服务...

H. 计算机网络分为几个阶段,代表产物是什么

1、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3、体系结构标准化网络;

4、Internet时代。

计算机网络从产生到发展,总体来说可以分成4个阶段。

第1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初为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萌芽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为了增加系统的计算能力和资源共享,把小型计算机连成实验性的网络。第一个远程分组交换网叫ARPANET,是由美国国防部于1969年建成的。

第一次实现了由通信网络和资源网络复合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标志计算机网络的真正产生ARPANET是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

第2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是局域网络(LAN)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主要特征为:局域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开始进入产业部门。局域网技术是从远程分组交换通信网络和I/O总线结构计算机系统派生出来的。

1976年,美国Xerox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推出以太网(Ethernet),它成功地采用了夏威夷大学ALOHA无线电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使之发展成为第一个总线竞争式局域网络。1974年,英国剑桥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开发了着名的剑桥环局域网(Cambridge Ring)。

这些网络的成功实现,一方面标志着局域网络的产生,另一方面,它们形成的以太网及环网对以后局域网络的发展起到导航的作用。

第3阶段:整个20世纪80年代是计算机局域网络的发展时期。其主要特征是:局域网络完全从硬件上实现了ISO的开放系统互连通信模式协议的能力。计算机局域网及其互连产品的集成,使得局域网与局域互连、局域网与各类主机互连,以及局域网与广域网互连的技术越来越成熟。

综合业务数据通信网络(ISDN)和智能化网络(IN)的发展,标志着局域网络的飞速发展。1980年2月,IEEE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下属的802局域网络标准委员会宣告成立,并相继提出IEEE801.5~802.6等局域网络标准草案,其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认可。

作为局域网络的国际标准,它标志着局域网协议及其标准化的确定,为局域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4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现在是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的阶段,其主要特征是:计算机网络化,协同计算能力发展以及全球互连网络(Internet)的盛行。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完全与网络融为一体,体现了“网络就是计算机”的口号。

目前,计算机网络已经真正进入社会各行各业,为社会各行各业所采用。另外,虚拟网络FDDI及ATM技术的应用,使网络技术蓬勃发展并迅速走向市场,走进平民百姓的生活。

(8)计算机网络中分层和协议的集合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要想让两台计算机进行通信,必须使它们采用相同的信息交换规则。我们把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信息的格式以及如何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一套规则称为网络协议或通信协议。

为了减少网络协议设计的复杂性,网络设计者并不是设计一个单一、巨大的协议来为所有形式的通信规定完整的细节,而是采用把通信问题划分为许多个小问题,然后为每个小问题设计一个单独的协议的方法。

这样做使得每个协议的设计、分析、编码和测试都比较容易。分层模型(是一种用于开发网络协议的设计方法。本质上,分层模型描述了把通信问题分为几个小问题(称为层次)的方法,每个小问题对应于一层。

在计算机网络中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就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这些规则明确规定了所交换的数据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

这里所说的同步不是狭义的(即同频或同频同相)而是广义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应当发生什么事件(如发送一个应答信息),因而同步含有时序的意思。这些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网络协议也可简称为协议。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① 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② 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③ 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协议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使用便于人来阅读和理解的文字描述,另一种是使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代码。

对于非常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协议,其结构应该是层次式的。分层可以带来许多好处。

①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并不需要知道它的下一层是如何实现的,而仅仅需要知道该层通过层间的接口(即界面)所提供的服务。由于每一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因而可将一个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容易处理的更小一些的问题。这样,整个问题的复杂程度就下降了。

② 灵活性好。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例如由于技术的变化),只要层间接口关系保持不变,则在这层以上或以下各层均不受影响。此外,对某一层提供的服务还可进行修改。当某层提供的服务不再需要时,甚至可以将这层取消。

③ 结构上可分割开。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④ 易于实现和维护。这种结构使得实现和调试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变得易于处理,因为整个的系统已被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⑤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因为每一层的功能及其所提供的服务都已有了精确的说明。

分层时应注意使每一层的功能非常明确。若层数太少,就会使每一层的协议太复杂。但层数太多又会在描述和综合各层功能的系统工程任务时遇到较多的困难。

我们把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换种说法,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构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功能究竟是用何种硬件或软件完成的,则是一个遵循这种体系结构的实现的问题。

体系结构的英文名词architecture的原意是建筑学或建筑的设计和风格。但是它和一个具体的建筑物的概念很不相同。我们也不能把一个具体的计算机网络说成是一个抽象的网络体系结构。总之,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则是具体的,是真正在运行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计算机网络



I. 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叫做计算机网络什么

我们将以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