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工程布线过程

计算机网络工程布线过程

发布时间: 2023-07-12 03:29:36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综合布线方案设计及子网划分(考试作业)

子网划分我不能回答你了,
综合布线。学生宿舍的综合布线目前来说两种方案采纳的比较多,第一种是lan方式接入,另外一种是EPON或者可以说GPON,EPON是目前电信与联通采用的方式,GPON是移动目前固网采用的方式。首先说LAN这种方式接入吧,可以在宿舍楼的门卫处新设机柜,外网光缆通过管道连接到该机柜,成端与ODF子框上,再通过跳纤光纤首发器再通过五类跳线,连接到主交换机(不采用核心交换机,主要是价格比较贵学校里面网络要求不是很高)一般的华为的3系列的,比如LS-S3328TP-EI-24S-AC,再通过五类跳线连接到接入层交换机,也可以叫二层交换机。当然这个也就是普通的二层交换了,交换机的型号Quidway S2326TP-SI即可。再跳接到模块式配线架,再通过五类跳线连接到学生寝室,每个寝室有三个点位,可以给三个单口模块,一个86型面板,一个86型底盒。中间肯定是桥架连接,可以新设垂直桥架与水平桥架,进户线可以穿PVC管,三个点位直径20的管子即可。EPON接入就更简单了,在一楼保卫处新设机房,内设光分路器,在通过光缆连接到ONU,后面的都是五类线连接了,妈呀手都打算了。

⑵ 计算机网络布线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首先,要根据工程的结构制定网络的拓扑结构,确定使用的网络介质。(现在一般都使用双绞线搭建树型拓扑结构的网络);
其次,有几个注意事项。
1、使用超五类的双绞线时,单根距离长度一般不要超过100米;
2、如果使用多个交换机时,级联不得超过五级;
3、网线尽量不与强电的电线一起;
最后,要考虑施工难度,必要时可采用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混合的模式。

⑶ 计算机网络案例分析,求高手解答!

计算机网络工程典型案例分析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已在国内实施了一段时间,但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规范的设计文档格式。行业内各公司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制定了标准的设计内容和规范文档,以满足工程施工要求。本章例举了几个典型的工程设计示例,以便读者了解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内容及文档格式。
一、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案例
1.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需求分析
(1)网络概述.
从学院实际情况出发,校园网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完成。第
一阶段实现校园网基本连接,第二阶段校园网将覆盖校园所有建筑,第三阶段完成校园网应用系统的开发。学院校园网建设的一期工程覆盖了教学、办公、学生宿舍区、教工宿舍区,接入信息点约为2600个,投资400万。为了实现网络高带宽传输,骨干网将采用千兆以太网为主干,百兆光纤到楼,学生宿舍10M带宽到桌面,教工宿舍100M带宽到桌面。
(2)校园建筑物布局说明
学院校园网覆盖了41栋楼房,其中学生宿舍12栋,教工
宿舍20栋,办公楼、实验大楼、计算中心、电教楼、图书馆、招待所、青工楼各一栋,教学楼两栋。网络管理中心已定在电教楼三楼。
(3)信息种类和数量
该院的校园网现有电话网络系统已覆盖整个校园,因此本次综合布线工程不考虑语音,只考计算机信息点。校园网各建筑物信息点分布情况,如表6-1所示,总共计算机信息点为2622个。该信息点的分布设计已经考虑了今后的网络发展的需要,信息点的数量已经预留了一定的数量。
(4)现有网络情况
计算中心二楼、三楼机房及电机系办公室已组建自已的局
域网络,连接计算机达320台。电教楼一楼的计算机实验室也已组建了小的局域网络,连接计算机达92台。图书馆一、二、三楼已组建了局域网络用于采编,连接计算机达10台。
5.网管中心位置
该学院已指定网管中心设立在电教楼三楼,位于学院的中
心点。
6.通讯间及线缆设计
考虑到该学院的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均为5层以下的建筑物,因此可以将设备间和通讯间合并,只需在第2层或第3层设置一个通讯间即可。通讯间内安装适量的配线架,便于以后的管理和维护。配线架数量根据建筑物信息点数量而定。
考虑以后网络的发展,选择的线缆的规格不能太低。目前六类线缆成本过高,比较合适的线缆是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能够满足以后155Mbps的ATM网络应用。

⑷ 网络方案设计过程主要分哪几个步骤

步骤如下:

1,需求调研

2,需求分析

3,概要设计

4,详细设计

设计方案内容包括:网络拓扑、IP地址规划、网络设备选型等等。

(4)计算机网络工程布线过程扩展阅读:

网络工程设计原则

网络信息工程建设目标关系到现在和今后的几年内用户方网络信息化水平和网上应用系统的成败。在工程设计前对主要设计原则进行选择和平衡,并排定其在方案设计中的优先级,对网络工程设计和实施将具有指导意义。

1,实用、好用与够用性原则

计算机与外设、服务器和网络通信等设备在技术性能逐步提升的同时,其价格却在逐年或逐季下降,不可能也没必要实现所谓“一步到位”。所以,网络方案设计中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和设备,充分体现“够用”、“好用”、“实用”建网原则,切不可用“今天”的钱,买“明、后天”才可用得上的设备。
2,开放性原则

网络系统应采用开放的标准和技术,资源系统建设要采用国家标准,有些还要遵循国际标准(如:财务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其目的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有利于网络工程系统的后期扩充;第二,有利于与外部网络互连互通,切不可“闭门造车”形成信息化孤岛。

3,可靠性原则

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也无论网络规模大小,网络系统的可靠性是一个工程的生命线。比如,一个网络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和应用系统,偶尔出现的死锁,对于政府、教育、企业、税务、证券、金融、铁路、民航等行业产生的将是灾难性的事故。因此,应确保网络系统很高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和尽可能低的平均无故障率。

4, 安全性原则

网络的安全主要是指网络系统防病毒、防黑客等破坏系统、数据可用性、一致性、高效性、可信赖性及可靠性等安全问题。为了网络系统安全,在方案设计时,应考虑用户方在网络安全方面可投入的资金,建议用户方选用网络防火墙、网络防杀毒系统等网络安全设施;网络信息中心对外的服务器要与对内的服务器隔离。

5, 先进性原则

网络系统应采用国际先进、主流、成熟的技术。比如,局域网可采用千兆以太网和全交换以太网技术。视网络规模的大小(比如网络中连接机器的台数在250台以上时),选用多层交换技术,支持多层干道传输、生成树等协议。

6,易用性原则

网络系统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应易于安装、管理和维护。各种主要网络设备,比如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服务器、大功率长延时UPS等设备均要支持流行的网管系统,以方便用户管理、配置网络系统。

7,可扩展性原则

网络总体设计不仅要考虑到近期目标,也要为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留有扩展的余地,因此要选用主流产品和技术。若有可能,最好选用同一品牌的产品,或兼容性好的产品。在一个系统中切不可选用技术和性能不兼容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