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配置无线网实验报告
扩展阅读
移动网络宽带有什么优惠 2025-05-25 14:25:47
移动光猫设置手机网络 2025-05-25 14:19:59

计算机网络配置无线网实验报告

发布时间: 2025-05-25 09:33:08

⑴ 计算机实验报告总结怎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几种常用的网络命令,通过使用这些命令能检测常见网络故障。

2、理解各命令的含义,并能解释其显示内容的意义。

二、实验内容

1、运行windows常用的网络命令,ipconfig、ping、stat、nbtstat、arp、route、tracert。

2、利用子网掩码、实现子网的划分。

3、了解vrp的各种视图及各视图下的常用命令。

三、实验原理、方法、手段

该实验通过执行一些常用的网络命令,来了解网络的状况,并对一些网络协议能更好地理解。

实验中用到的网络命令:

1、pconfig命令

该命令显示ip协议的具体配置信息,命令可以显示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等,还可以查看主机名、dns服务器、节点类型等相关信息。

2、ping命令

该命令用于测试网络连接状况以及信息发送和接收状况。该命令用于检验网络连接情况,它可以显示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细信息。

3、nbtstat命令

该命令用于查看本地计算机或远程计算机上的bios的统计数据,显示协议统计情况以及当前tcp/ip的连接所使用bios情况,运用bios,可以查看本地计算机或远程计算机上的bios名字列表。

4、arp命令

使用arp命令,你能够查看本地计算机或另一台计算机的arp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也可以用人工方式输入静态的网卡物理地址/ip地址对,有助于减少网络上的信息量。


四、实验步骤

1、执行ipconfig,获取计算机网络参数。

2、执行ping,测试到其它计算机的连通。

3、执行stat,查看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细信息。

4、执行nbtstat,查看使用nbt的协议统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nbt的tcp/ip连接。

5、执行arp,查看当前记录的ip地址与mac地址映。

6、执行route,查看计算机路由信息。

⑵ 网络常用命令实验报告

网络常用命令实验报告

一、ping命令 功能:用于测试与目标主机的连通性。通过发送ICMP Echo请求报文并等待回应,可以判断目标主机是否可达以及大致的往返时间。 使用方法:在命令行中输入ping [目标主机地址],例如ping http://txt.cc.shu.e.cn。 结果解读:若收到回应报文,则显示往返时间及丢包率等信息,表明与目标主机连通;若无回应,则可能表示网络不通或目标主机不可达。

二、netstat命令 功能: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接口统计等信息,用于网络故障排查和性能分析。 使用方法:在命令行中输入netstat,可加上不同参数以获取不同信息,如netstat a显示所有连接和监听端口。 结果解读:可查看当前系统的网络连接状态,包括协议类型、本地地址和端口、远程地址和端口等,以及TCP连接的状态。

三、IPConfig命令 功能:显示和修改TCP/IP配置信息,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常用选项: ipconfig:显示每个已配置接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ipconfig /all:显示更详细的配置信息,包括DNS和WINS服务器地址、MAC地址等。 ipconfig /release:释放当前接口的IP地址。 ipconfig /renew:重新从DHCP服务器获取IP地址。 结果解读:可了解计算机的当前网络配置情况,对于DHCP环境下的计算机,可确认是否成功获取IP地址及其租约信息。

四、ARP命令 功能:显示和修改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表,用于网络层地址解析。 使用方法:在命令行中输入arp,可加上参数以查看或修改ARP缓存,如arp a显示所有接口的ARP缓存。 结果解读:可查看当前ARP缓存中的条目,包括IP地址、物理地址、类型等信息。对于排查ARP欺骗等网络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实验报告总结了ping、netstat、IPConfig和ARP四个网络常用命令的功能、使用方法和结果解读,对于理解和运用这些命令进行网络故障排查和性能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⑶ 计算机网络ping命令实验报告

在本次实验中,目标是深入理解并熟练运用ping命令及其常用参数。实验工具是一台连接到网络的Windows操作系统PC机。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通过ping命令对www.163.com等站点进行测试。首先,基础的ping命令发送4个ICMP回送请求,每包32字节,通常会收到4个回应。接下来,我们尝试了不同参数的组合,如:



  • 使用ping -n 8 www.163.com发送8个数据包,评估连续性。

  • ping -t www.163.com通过持续运行,观察是否需要中断才能停止。

  • 通过ping -l 5600 -n 2 www.163.com测试大包数据传输。

  • 设置ICMP请求的TTL值为3的ping -i 3 www.163.com,观察TTL对路由的影响。

  • 利用ping -n 1 -r 7 www.163.com追踪最多7个路由节点。


实验结果分析显示,TTL值反映了IP分组的最大路由数量,往返时延的长短直接关系到网络连通性和稳定性。TTL过小可能导致超时,即使网络本身是通的。这些数据为我们评估网络性能提供了重要依据。


总的来说,ping命令作为网络诊断的常用工具,它的应用对于确保网络连通性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建议在日常网络维护中,定期使用ping命令进行网络状况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⑷ 计算机网络ipconfig命令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ipconfig命令实验报告


本文实验的主要目标是深入理解并掌握ipconfig命令及其常用参数的运用技巧。


实验所需设备仅是一台连接网络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个人计算机。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实际操作了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 使用基础的ipconfig命令,观察并解析它显示的TCP/IP适配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信息。

  • 通过执行ipconfig/all,获得了接口网络的详细配置数据,包括所有相关参数。

  • 对于ipconfig/release,我们了解到这是用于归还所有适配器的IP地址租约,仅在采用动态IP地址分配的DHCP服务器环境中有效。

  • ipconfig/renew则用于重新请求DHCP分配新的IP地址,同样适用于DHCP环境。

  • 通过ipconfig/flushdns,可以清除本地DNS缓存,有助于刷新DNS解析信息。

  • 最后,执行ipconfig/allcompartments/all,进一步揭示了所有接口的详细网络配置。


实验结果显示,ipconfig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它不仅用于查看网络配置,还能进行地址设置的管理和更新。对于那些需要频繁管理网络设置的用户来说,熟练掌握这个命令及其参数至关重要。

⑸ 求一份 计算机网络 以太网组网实验 的实验报告!

ff

⑹ 求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实验报告

目前,中国的3G通讯网络即将进入商用化应用阶段,对技术标准的取舍选择也成为移动运营商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WCDMA和TD-SCDMA在技术上各有千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会出现哪种标准“一统江湖”的局面。至于谁能在3G时代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关键是看哪种技术标准更符合市场需求和竞争的需要。

混合组网原则

在进行TD-SODMA建网时,考虑到现有的WODMA预规划,建议采用如下混合组网原则:在3G网络建设初期,TD-SCDMA网络无法进行独立组网形成全国性连续覆盖网络的前提下,建议使用WCDMA/TD-SCDMA双模终端,这样既可以充分借用WODMA网络,避免覆盖盲区,同时又能保证用户可以很好的享受高端业务的服务;依靠WODMA网络规划资源,结合其实际布网情况,利用TD-SCDMA网络做重点局部(密集城区、城区的室外和重点楼层的室内)地区覆盖,实现热点地区的业务需求;由于WCDMA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覆盖半径差别很大,不能保持良好的网络拓扑结构,影响网络性能。TD-SODMA以补充实现高速数据业务的连续覆盖为规划目标,在大城市的商业区室外保证高速数据业务的连续覆盖;在大城市的办公楼、酒店等商业价值高的楼盘,室内实现高速数据业务的覆盖;网络规划要充分利用资源,在满足网络性能和网络结构的情况下,尽可能结合两种制式的优势,各尽所长,降低建设费用和加快建设速度;TD-SODMA覆盖边缘选择应尽可能选在话务量较低的区域,边界处WCDMA信号要覆盖很好,同时TD--SODMA覆盖边缘的信号避免出现深衰落;混合组网异系统的切换区域应设置在话务量较低的区域,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实现系统间切换,这样可以避免服务质量和系统性能的明显下降。

混合组网互干扰分析

在1920MHz频点附近,TD-SCDMA系统工作于上下行,WCDMA系统工作于上行。WODMA下行频段和1 920MHz频点有190MHz的频率间隔(3GPP TS25.141规范要求UTR,A/FDD能够支持1 90MHz的收发间隔),TD-SCDMA对WODMA下行的干扰和WCDMA下行对TD-SCDMA的干扰主要是杂散辐射,但由于有190MHz频率保护带,其干扰问题不是本文的研究内容。因此在1920MHz频点处,考虑TD-SCDMA系统和WCDMA系统共存时,干扰分为四大类(见图1):
1.TD-SCDMA上行干扰WCDMA上行(TD-SCl)MA比—WODMA BS)
2.TD-SCDMA下行干扰WODMA上行(TD-SODMA BS—WCDMA BS)
3.WODMA上行干扰TD-SODMA上行(WODMA比一TD-SODMA BS)
4.WODMA上行干扰TD--SODMA下行(WCDMA UE—TD-SCDMA UE)
通过仿真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附加的频率保护间隔可部分消除TD-SCDMA BS与WODMA BS间的干扰。可以通过提高WODMA UE AOLB要求或3.3 MHz的频串保护间隔抑制WODMA UE对TD-SODMA BS的干扰。良好的工程规划可降低两系统共存的射频参数要求,但不能有效消除两系统间的干扰。两系统BS间距的增大导致WODMAUE对TD-SODMA BS干扰的增大,B3间距的减小导致TD-SODMA BS对FDD BS干扰的增大。两系统B日间距位于(0,R/2)区间范围内能够较好的协调WODMA UE干扰TD-SCDMA BS及TD-SODMA B3干扰WODMA B日的AOIB要求。
在工程上,通过空间隔离、频带隔离和工程技术等方法,可一定程度地解决TD-SODMA和WODMA系统混合组网时互干扰的问题。

混合组网的探讨

1.组网方式
方式一:考虑到TD--SCDMA话务吸收能力,混合组网时考虑在WCDMA网络下,以TD-SODMA网络覆盖高速率业务的热点地区网络,即图2中的蓝色区域。
方式二:空间上的分区组网:不同地区,利用WODMA和TD-SODMA系统分别组网,其中TD-SODMA负责解决热点地区的覆盖,即图3中的蓝色区域。宏蜂窝分区覆盖;宏蜂窝和微蜂窝结合分区覆盖——主要将TD-SODMA网络应用到室内覆盖中去。

2.组网策略可行性分析
在5GPP的协议标准中,TD-SODMA与WODMA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UTBAN部分,即无线接入网络部分,在核心网中无大的差别。因此,对应TD-SODMA的RNO与WODMA的BNO在高层协议处理过程上大部分是相同的,只有个别协议过程有区别。从技术层面上说,进行TD--SODMA和WODMA的混合组网是可行的。

3.移动性管理策略分析
网络选择和接入策略:用户可以有多种网络选择方式,分别是优选WODMA网络、优选TD-SODMA网络和无优先级。建议对混合组网方式一,用户采用优选WODMA网络的方式对混合组网方式二,用户采用无优选方式。
采用优选网络的方式,可以使用户在覆盖区域内始终驻留在原制式网络中,减轻不必要的切换给网络带来的额外负荷;当系统判定由于容量、覆盖或干扰等原因,原网络制式无法接入的情况下需要发起定向重试,通过系统间切换或小区重选等方式,将移动终端接入到另一种制式网络中,保持业务的正常接入。
在网络运营的初期,网络容量充裕的情况下,完全可行;至于中后期,用户增长迅速,容量受限的情况下,运营商可以充分利用TD-SODMA的优势,采取增加载频、多用户检测、智能天线、小区分裂等技术增加相应的容量。即使在容量一时无法增加时,也可利用接入定向重试、系统间负荷均衡或基于测量的系统间切换等技术将WCDMA系统可承担的业务切换到TD-SODMA系统,以保证系统的服务质量和平稳运行。
小区重选策略:对于混合组网方式一,基于WCDMA的用户应该尽可能的驻留在WCDMA网络中,在WCDMA网络负荷正常的情况下,只要网络质量能满足最低业务速率接入的需要,即可以驻留。出于同样的考虑,在TD--$CDMA网络中WCDMA小区重选门限应该高于TD-SCDMA小区的重选门限,使驻留在TD-SCDMA网络中的用户减少异系统间切换。
负荷分担策略:当WCDMA网络负荷偏高时,网络应该有能力对小区选择门限进行调整,适当调高WODMA小区的选择门限,使部分WCDMA用户选择到TD-SGDMA站点中以减轻WCDMA站点的负荷。该过程根据网络负荷自动执行并且可逆。同时在网络规划当中,要考虑RNc的负荷分担。
切换策略:当一个用户在WCDMA系统中进行了呼叫并移动到TD-SCDMA系统的边缘,此时其无线质量变差,
对于混合组网方式一,如果用户驻留的WCDMA小区有同覆盖的TD-SCDMA小区,则不需要打开测量,通过盲切换实现WCDMA到TD-SCDMA的切换。而对于混合组网方式二,则通过打开压缩模式和系统间测量实现WCDMA到TD-SCDMA的切换。
在进行系统间切换时还需要考虑切换业务特点:两种制式提供的Cs域业务服务质量基本相同,由于cs域掉话用户感受明显,所以cs域业务对切换成功率要求较高;而PS域业务掉话用户感受不明显,且P3域业务掉话后会自动重新进行连接。因此在切换策略各有侧重点,cs域业务以尽可能保证切换成功率为主,Ps域业务以尽可能保证用户的带宽为主,即用户从共同覆盖区向其中一种制式覆盖区移动时,cS域切换发生较早,Ps域切换发生较晚。

4.网络规划策略分析
频点规划策略:由于TD-SCDMA频率资源丰富,而WCDMA通常采用同频组网,因此,对于频点的规划要考虑:相邻TD—SCDMA小区之间采用异频组网;相邻TD-SCDMA和WCDMA小区之间增大频带隔离度。
码资源规划:TD-SCDMA与WCDMA混合组网的网络规划过程中不存在扰码规划的问题。
呼吸效应解决策略:对于混合组网方式一,WCDMA产生的呼吸效应应该由WCDMA系统自身来解决。对于混合组网方式二,在仅有WCDMA覆盖下的地区,产生的小区呼吸效应应由WCDMA自身规划时解决。由于TB--SCDMA系统呼吸效应不明显,因此在与TD-SCDMA网络相邻的WCDMA小区发生呼吸效应时,可考虑由TD-SCDMA系统分担一部分WCDMA小区边缘用户的接入要求,提高系统的整体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