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技术抓包题
扩展阅读
双卡手机网络差怎么办 2025-07-01 16:59:27
联通改4g网络设置 2025-07-01 16:57:55

计算机网络技术抓包题

发布时间: 2022-04-18 14:39:47

‘壹’ 计算机网络技术试题

1、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
2、数字信号,模拟信号,调制
3、采样,量化,编码
4、域名解析协议(DNS),ARP协议
5、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发,随机重发
6、广播地址,网络地址,回波测试地址
7、体系结构、TCP/IP协议
我保证答案的正确性!

‘贰’ 计算机网络技术试题 高分求解答~~~~~~~~~~~~!!!!!!!!!!!!!!!

1.D
2.ACD
4.不属于。分别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想与,得到的网络地址不同。前者网络地址为192.123.128.0
后者网络地址为192.123.112.0

‘叁’ 计算机网络技术题!

3个网段,主机数都是16到32以内的,所以可以都以255.255.255.224为子网掩码,一共可以划分出8个网段,任意去三个就可以了,如
192.168.1.0/27 , 192.168.1.32/27 , 192.168.1.64/27

‘肆’ 求解两道计算机网络技术题,可追加悬赏,谢谢!

我有点紧张啊,答错了怕要挨网友的骂,另外哥们儿,你在读大学吗?这是老师留的作业吗?

第一题:(1)、允许配置的最小IP是192.168.4.2(注意,不能是192.168.4.1,别跟路由器R2下面那个接口的IP重了,那个IP待会儿要设成网关的,网关和主机IP不能重复);

最大IP是192.168.4.254(主机号不能全0全1这点应该知道吧,第二问也给提示了);
子网掩码明显是255.255.255.0,要接入的网络是192.168.4.0/24嘛,后面这个24就是24位网络前缀,也就是子网掩码中前24位全是1;
默认网关就是192.168.4.1。

(2)、分析:原来H2所在网络是192.168.5.0/24,说明后8位是主机号,要分成两个一样大的子网,要求子网规模尽可能大,所谓“子网规模尽可能大”,意思就是子网号所占位数尽可能少,剩下更多位数给主机号,所以按理说从主机号中拿出前1位来做子网号就可以了,一个0一个1正好俩子网,但人家又说不允许全0全1的子网号,所以拿1位不够,要拿前2位出来,那就四种子网号,00,01,10,11,而00和11不能用,所以两个子网号分别是01和10。
子网掩码是255.255.255.192(前三个255对应24位网络前缀,后面的192对应2位子网号)

那么子网A的子网地址就是192.168.5.64/26,它的广播地址(也就是主机号全1)是192.168.5.127;
子网B的子网地址就是192.168.5.128/26,它的广播地址是192.168.5.191;
它俩允许接入的主机数目都是2^6-2=62(减的这个2是主机号全0和全1的那俩)

第二题:数据报总长980B,首部说固定长度,那就按20B来算,所以数据报的组成是960B的数据+20B的首部。
(1)、显然要分成两个数据分片,第一个数据字段长度是640B(最大长度660B-20B的首部),它的片偏移是0,MF=1(MF=1代表后面还有分片,MF=0代表后面没有分片了),第二个数据字段长度是320B(总共960B减去第一个分片的640B),它的片偏移是80(片偏移以8B为单位,这点一定要牢记,640B/8B=80),MF=0。
(2)、不会报错,ICMP对第一个分片后续的所有分片都不发送差错报告报文,ICMP发送的差错报告只有这五种类型:1、终点不可达;2、源点抑制,也就是拥塞;3、时间超过,也就是TTL减到0了;4、参数问题,比如DF=1并且分组长度还超过了MTU;5、改变路由,也就是找到更短路径了;ICMP记住一句话:只要出这五类错就丢弃并返回报告报文。

‘伍’ 计算机网络:wireshark抓包简单分析

Then either the UDP packet was fragmented or the capture was limited to a
certain length, not including all data. In these cases also Wireshark can't
verify the checksum, hence can't say it's either good or bad.

也就是wireshark也无法判断对错。

‘陆’ 2014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题型

我今年3月份刚考了三级网络技术,这是改革后的第二次计算机等级考试。所谓改革其本质也就是把老四级的内容搬到新三级里面来,所以现在学的三级网络技术其实全部是老四级网络工程师的内容(一模一样的)。
考试题型主要是三大模块:单选题40道(40分),综合体(40分,一道ip规划,一道路由器配置或交换机配置,两道抓包分析题(超纲)每道各10分),应用题(20分,主要是了IP地址规划(聚合、分网))
因为刚改革不久,所以他的题库是没变的。建议你多做模拟题,见的题多了考试越能考高分。
只要你认真付出了,过级不是啥问题。
希望对你有用,还有不懂得欢迎追问。

‘柒’ 计算机网络技术题(急)

1(1)在传输方式上,虚电路服务在源、目的主机通信之前,应先建立一条虚电路,然后才能进行通信,通信结束应将虚电路拆除。而数据报服务,网络层从运输层接收报文,将其装上报头(源、目的地址等信息)后,作为一个独立的信息单位传送,不需建立和释放连接,目标结点收到数据后也不需发送确认,因而是一种开销较小的通信方式。但发方不能确切地知道对方是否准备好接收,是否正在忙碌,因而数据报服务的可靠性不是很高。
(2)关于全网地址:虚电路服务仅在源主机发出呼叫分组中需要填上源和目的主机的全网地址,在数据传输阶段,都只需填上虚电路号。而数据报服务,由于每个数据报都单独传送,因此,在每个数据报中都必须具有源和目的主机的全网地址,以便网络结点根据所带地址向目的主机转发,这对频繁的人—机交互通信每次都附上源、目的主机的全网地址不仅累赘,也降低了信道利用率。
(3)关于路由选择:虚电路服务沿途各结点只在呼叫请求分组在网中传输时,进行路径选择,以后便不需要了。可是在数据报服务时,每个数据每经过一个网络结点都要进行一次路由选择。当有一个很长的报文需要传输时,必须先把它分成若干个具有定长的分组,若采用数据报服务,势必增加网络开销。
(4)关于分组顺序:对虚电路服务,由于从源主机发出的所有分组都是通过事先建立好的一条虚电路进行传输,所以能保证分组按发送顺序到达目的主机。但是,当把一份长报文分成若干个短的数据报时,由于它们被独立传送,可能各自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主机,因而数据报服务不能保证这些数据报按序列到达目的主机。
(5)可靠性与适应性:虚电路服务在通信之前双方已进行过连接,而且每发完一定数量的分组后,对方也都给予确认,故虚电路服务比数据报服务的可靠性高。但是,当传输途中的某个结点或链路发生故障时,数据报服务可以绕开这些故障地区,而另选其他路径,把数据传至目的地,而虚电路服务则必须重新建立虚电路才能进行通信。因此,数据报服务的适应性比虚电路服务强。
(6)关于平衡网络流量: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中继结点可为数据报选择一条流量较小的路由,而避开流量较高的路由,因此数据报服务既平衡网络中的信息流量,又可使数据报得以更迅速地传输。而在虚电路服务中,一旦虚电路建立后,中继结点是不能根据流量情况来改变分组的传送路径的。
综上所述,虚电路服务适用于交互作用,不仅及时、传输较为可靠,而且网络开销小。数据报服务5-06 设有一通信子网。若使用虚电路,则每一分组必须有3字节的分组首部,而每个网络结点必须为虚电路保留8字节的存储空间来识别虚电路。但若使用数据报,则每个分组要有15字节的分组首部,而结点就不需要保留路由表的存储空间。设每段链路每传1兆字节需0.01元,购买结点存储器的费用为每字节0.01元,而存储器的寿命为2年工作时间(每周工作40小时
2HUB 交换机 ROUTER VLSM
3静态和动态
4广播
5达到50%就是传输时间和传播延时tp相等
设帧长是L,要传一个来回,则
2L/4KB/S=20ms
L=40bit
�0�25题我不懂我要学习了先下了 有时间在看 我也很菜

‘捌’ 计算机网络,,抓包分析题目,,求具体分析过程。。不知道怎么看那个表

第一行到08 00之前分别是源MAC和目的MAC,而08 00这两个字节是MAC针的类型(2B),后边就是IP数据报了:

45 00 01 d0
31 2c 40 00
40 06 ba 2d
是IP数据报头的前三行

接下来:
c0 a8 d2 72 (192.168.210.114)是源IP地址
1b 18 9f 9b(27.24.159.155)是目的IP地址
该数据针的目的MAC是从头开始的6个字节: 00 17 df ba 54 00

‘玖’ 关于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的一个问题,在一个sniffer抓包中怎么能看出dhcp enabled是填

如果DHCP enabled是yes的话DHCP客户端主动发起DHCP Discover包,用来寻找DHCP服务器

‘拾’ 计算机网络技术题目3

1.Telnet(Remote Login)、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2.两个对等实体
3.(1.客户端发出连接请求 服务器端确认可以连接并等待连接 客户端向服务器端连接2.传输数据3.客户端发出断开连接请求 服务器端确认连接断开)
OSI参考模型:
第7层 应用层:直接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应用程序可以变化,但要包括电子消息传输
第6层 表示层:格式化数据,以便为应用程序提供通用接口。这可以包括加密服务
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
第4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
第3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
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
第1层物理层: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电子信号传输和硬件接口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受方则相反。
上三层总称应用层,用来控制软件方面。
下四层总称数据流层,用来管理硬件。

NetBEUI协议特点:一种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广播型协议,安装后不需要进行设置,特别适合于在“网络邻居”传送数据。在同一个局域网区段内,NetBEUI是Windows系列所支持的通信协议中速度最快的一种。
NETBEUI缺乏路由和网络层寻址功能,既是其最大的优点,也是其最大的缺点。因为它不需要附加的网络地址和网络层头尾,所以很快并很有效且适用于只有单个网络或整个环境都桥接起来的小工作组环境。

IPX/SPX协议特点: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安装方便,同时还具有路由功能,可以实现多网段间的通信。其中,IPX协议负责数据包的传送;SPX负责数据包传输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