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谢希仁第五版计算机网络
扩展阅读
网络1和网络2打印机共享 2025-05-14 16:11:04
3d渲染手机软件 2025-05-14 15:55:13
征婚网站哪个公司靠谱 2025-05-14 15:54:25

谢希仁第五版计算机网络

发布时间: 2022-05-22 13:12:09

A. 求解CSMA/CD的一道题!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 第3章25题!!

t=0时,A,B开始传输数据; t=225比特时间,A和B同时检测到发生碰撞; t=225+48=273比特时间,完成了干扰信号的传输; 开始各自进行退避算法: A: 因为rA=0,则A在干扰信号传输完之后立即开始侦听 t=273+225(传播时延)=498比特时间,A检测到信道开始空闲 t=498+96(帧间最小间隔)=594比特时间,A开始重传数据 -----第一问A的重传时间 t=594+225 (传播时延)=819比特时间,A重传完毕 ----第二问A重传的数据帧到达B的时间 B: 因为rB=1,则B在干扰信号传输完之后1倍的争用期,即512比特时间才开始侦听 t=273+512=785比特时间,B开始侦听 若侦听空闲,则 t=785+96(帧间最小间隔)=881比特时间,B开始重传数据 若侦听费空闲,则继续退避算法 又因为t=819比特时间的时候,A才重传数据完毕,所以B在785比特时间侦听的时候,肯定会侦听信道非空闲,即B在预定的881比特时间之前侦听到信道忙, 所以,第四问的答案:B在预定的881比特时间是停止发送数据的。 即第三问A重传的数据不会和B重传的数据再次发生碰撞。

B. 计算机网络 谢希仁第五版 考点有哪些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物理层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第四章 网络层 第五章 传输层 第六章 应用层

C. 求解CSMA/CD的一道题!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 第3章25题!!高手救我啊!!!

在书的第83页有图3-18。在此题中总线被占用时间为Tau+Tj(48)+Tau

D.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中,1.6.1节中速率和带宽的区别

相信你看过书了,只是书上的你没看明白。所以书上的解释和比喻我不重复。
带宽本来是通信上的性能指标,单位是HZ。但在计算机网络中,可以理解为速率。
在计算机网络中:
速率是数据传输率,指网卡将数据发送到传输介质中去时的速度,单位是bps。
而带宽是指在指定的传输介质中,最高可以传送数据的速度,单位也是bps。
这样是否能够清楚,这二种速率的微小区别,其实你一般理解,不区分也没有多在关系。
希望能帮到你!

E. 《计算机网络 第5版》谢希仁着,我学得有点吃力啊,虽然大家都觉得很难。

计算机网络 第5版增补内容较多,阐述也较为细致,大致原理等并不难懂,只是细节太多了

多看几次,多思考思考;实在不行就去做你擅长的工作去,没必要学啥必须做啥!

F. x自学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第5版)需要那些预备知识,先修课程

多少还要有点,不过不用很多,还有关于计算机概论的一些知识,本人也正学呢,之前学过组成原理和数据库

G. 我最近买了一本书,计算机网络(谢希仁 第五版)可是大概看了看吧,看不懂的很多这需要有什么基础,我想

……如果没有基础,一上来就看《计算机网络》,肯定会蒙圈。
你应当先看些基础的计算机入门类教材,现将基本概念搞清楚、吃透,接下来再看这本书。
在看书过程中有哪些知识点不清楚的,或者不知道与哪些基础知识相关的,你也可以贴出来问。

网络嫌我字数不够

H. 计算机网络(特南鲍姆着、第五版),与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的内容有何不同

首先,外国教材《计算机网络》阅读起来可能没有谢版那么流畅和舒服,前者是由外国作者着,更加符合外国人的阅读习惯,而且,译文读起来有些地方可能略显生硬和难懂。总之,谢版阅读起来比前者更符合中国人的阅读风格。(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如果你有能力直接阅读英文原版最好,这样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表达地意思,当然也可以中英对照)
其次,外国教材更加注重讲解怎么来?为什么要有?等问题,不局限于考试的考点,知识更加丰富与分散。而谢版更像是前者的精华版。
最后,就课后习题来看,外国教材更加丰富,难度也更大,开放性更高。而谢版更加注重基础的培养与考核。
总之,如果你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你可以直接阅读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计算机网络》;否则,最好先从谢版《计算机网络》入手,再学习机械工业版的教材。

I.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四版与第五版哪个

我最近也关心了这个问题,我也有困惑,也想问问。
可是,我只能说各有各的不同,四和五光从目录来说确实有相当大的差别,但是仔细看了后你会基本内容发现差别不大,只是计算机网络现在发展太快,教材也要跟上潮流。比如,可能到了2010年我们就要用新的IP协议,IPv6。现有的IPv4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IPv4只是32位的地址表示,数量及其有限,而IPv6采用的是128位,可以说有用不完的地址可以分配,科学家们设想给每一个家用电器都设置IP,从而使得主人可以在外地就可以对其进行操作,使生活更加方便。

而,第五版最后一章,好像是什么下一代计算机网络就讲了些这个问题。所以说五版更有发展性。但四版中你又可以了解以前或者更多的知识,如果可以你就两者兼顾,还是以新的为主吧。

另一方面,Microsoft现在已经放慢对XP的更新维护,到使用了IPv6协议后XP就要被真正淘汰的,而现在的VISTA确可以胜任!
呵呵

J. 求助!!关于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四版和第五版的区别

数据链路层部分,第五版删去了第四版过时的内容,加入了新内容,但2009,2010年的大纲计算机网络部分的数据链路层依旧是老的内容,不知道2011年的大纲是否有变化,其实2010年编写大纲的时候,谢希仁的第五版书已经有了,但2010年的大纲网络部分还是老内容,不能说大纲计算机网络部分是按照谢希仁的书编的,但也应该与时俱进啊,大纲计算机网络部分确实太老了,过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