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習一點知識,讓工作與生活更精彩
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小學網路安全故事
擴展閱讀
如何用平板電腦玩方舟 2025-05-20 07:58:56

小學網路安全故事

發布時間: 2022-08-15 05:26:06

『壹』 講我身邊的網路安全故事700字作文

一天,楓正在打電腦。忽然彈出了一個窗口:你最恨的人是誰?請寫上他(她)的名字吧,他(她)將在7天之內死去......
楓覺得很有趣,便寫上曾經打他的小報告的同學:肯。寫好了之後,點了「確定」,這時,音箱里傳來了一陣可怕的笑聲:填寫成功!肯將在7天內死去,哈哈哈哈哈......
第二天,楓去學校,肯沒死。第三天,肯也沒死。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楓生病了,沒上學。可是,在第七天,他上學的時候突然發現:肯沒來上學!!!
接連幾天去了,肯還是沒來,楓開始覺得後怕起來。他的心中總有一些疑慮:肯會不會找他來報仇呢?肯到底去了那裡呢?
一天,他在聽歌的時候,關了顯示屏,突然聽見一個人在尖叫,「啊!」的一聲,楓被嚇了一跳。他懷疑肯死後找上門來了。接連幾天,他總感覺有人在他耳邊說:「救救我,救救我!」
楓感到不妙,便打開電腦,重新上了那個網站,但那個網站已經不會在彈出窗口來了。
楓已經1個月沒看到肯了,他深深相信肯死了。他為肯的死感到自卑。
這天晚上,夜靜得可怕。楓在半夜突然醒過來。他看見了一個白衣鬼漂浮在床頭上,飄啊,飄啊......
楓感到無法再生活下去了,已經沒有活的希望了。肯要找他復仇了!
於是,他自盡了。
其實,是這么一回事:那個窗口只不過是鬧者玩的,肯其實是出國留學了,因為他爸爸媽媽在國外。第六天的時候,老師把肯要出國的消息講給同學聽,剛好楓生病沒來。「啊!」的一聲其實是卡巴斯基的中毒聲,恰好是他那天才裝的,楓原來總是用瑞星。白衣鬼其實是床頭上的白衣服。
唉,一個生命就這樣活生生的逝去了。真是「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啊!!!

『貳』 10歲少女打車千里見網友,如何加強孩子的網路安全意識

網路的流行和許多孩子早熟,導致了許多網戀現象的出現。但是網戀並不是說就能給孩子帶來戀愛的滿足,許多小朋友因為不明事實,選擇和自己的網友進行見面。但是在網路上認識的網友,我們也不知道他的真實情況,從而導致了孩子受騙甚至被拐賣的現象頻頻出現。那麼我們該如何教育孩子,使他們加強在網路上玩耍時的安全意識呢?

不要一直否定

許多家長看到孩子在網路上進行交流的時候,就一味的否定,認為他們在網路上交的朋友都是不好的,都會給他們帶來壞的影響。其實並不是這樣,有時候在網路上也能找到自己的真心朋友。因此家長在自己的孩子告訴自己,他在網路上交朋友之後,我們不應該急於對他們說什麼斷絕朋友關系,又或者是讓孩子不要再這樣繼續做。而是應該耐心的詢問相關的情況,讓孩子對我們說為什麼和這個人交朋友,然後看看這個朋友給孩子帶來了怎麼樣的影響,從而再決定怎麼做。

『叄』 關於網路安全小故事 最好帶點幽默的

《萬聖節的禮物》 我是一名網路安全老兵 這是我的故事(完整版)
toutiao.secjia.com/smarter-security-2-0-story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攻守雙方的爭奪,如戰場一般真實可見。值此八一建軍節之際,向所有奮戰在網路安全一線的兄弟們,致敬!

『肆』 網路危害青少年例子

案例一:2003年4月17日,三個12-14歲的學生因上網沒錢,將一個看大門的老人打死,搶走67.36元錢。作案後,回到網吧繼續上網。
案例二:2003年7月14日,某市的一個15歲的青年因上網成癮,整天迷戀於網路游戲,平時少言寡語,精神呆滯,長時間逃學。其母見兒子如此沉迷,多次勸阻無效,同其父商量好後,將兒子鎖在家中。五日後,這個青年因網癮大發,開始焦躁不安,同其母爭吵幾句後,便將其母殺死,造成血案。
案例三:2005年3月,某縣兩個高中學生經常上網聊天。男生甲以少女的身份約男生乙半夜在某處約會,乙生信以為真,半夜翻過學校院牆,不幸將左腿摔折。後來,乙生知悉此事,為報復將甲生打成輕傷,二人家長也為此事訴諸公堂。
黑網吧的名字就不知道了

『伍』 急求校園網路安全短劇本。。。

多少字?主題偏向是網路安全應用還是如何注意網路安全?劇本我沒接觸過。如果你要是應付老師的作業,那就寫些學生生活為何要提高網路安全意識與意義。如果要是話劇演出那就要考慮很多了,首先要加入你所學網路知識創造一個小故事來提高網路意識。自己動手最好

『陸』 關於網路安全的故事或事例

1、聊天陷阱

2006年2月24日晚上,上海「網蟲」錢某終於見到了網上聊天認識的女網友「仇某」。然而,兩人散步至一處花店附近時,突然冒出4名手持剪刀的青年男子。毫無准備的錢某不僅遭到一陣毆打,身上僅有的1部手機和300元人民幣也被搶走。

3天以後,案情大白,犯罪嫌疑人裘某正是那位自稱「仇某」的女網友。原來,兩人在網上搭識以後,錢某經常出言不遜,裘某萌發報復念頭,找到以前的男友搶劫錢某財物。

2、低價陷阱

2018年1月,徐某無意中進入一個買賣二手車的網址,發現其中一輛本田CRV車只要13000元。徐某心動不已,隨即聯系網站客服,按照對方要求填寫信息並通過網銀轉賬500元訂金。2天後,對方告知押車員已將車子運送至天台縣,要求徐某支付餘款12500元。

徐某打款後興沖沖等著去提車,結果對方又找各種理由要求他再付16870元,徐某這才恍然大悟自己是被騙了。

3、「支付寶」發郵件稱需升級

小美在淘寶開了一家汽車用品店。一個「買家」來店裡拍了一套汽車坐墊後發了一張截圖,顯示「本次支付失敗」,並提示「由於賣家賬號異常,已發郵件給賣家」。小美打開郵箱,果然有一封主題為「來自支付寶的安全提醒」的未讀郵件。

小美沒有多想就點擊郵件里的鏈接,按提示一步步進行了「升級」,期間幾次輸入支付寶賬號和密碼。隔天,小美發現賬戶里的8000多元余額被人以支付紅包的形式盜空。



4、代「刷信譽」先交「服務費」

阿珍在淘寶網上開了一家賣襪子的小店。去年5月,她在網上看到可以幫忙「刷信譽」的廣告,便心動了。加QQ後,對方要求先付錢才能幫其代刷,阿珍就向對方賬戶匯了1500元「服務費」。沒過多久對方又稱,需要阿珍再付3000元「保證金」。

這下阿珍起了疑心,要求對方先刷一部分信譽再談,對方卻堅持要阿珍再匯款。阿珍越想越覺得可疑,要求對方退回1500元,對方卻怎麼都不理她了。阿珍這才明白,自己是被騙了。

5、「大客戶」下單後要「回扣」

去年7月,小羅的汽車用品淘寶店來了一個「大客戶」。這買家自稱是公司的采購,想要長期合作,但希望小羅給「回扣」。一番溝通後,買家很快用另一個旺旺號拍下1萬多元的寶貝並付款,隨後要求小羅將說好的近2000元「回扣」轉給他。

小羅轉了回扣後,對方卻申請了退款,因為「回扣」是通過支付寶直接轉賬的,無法申請退款,小羅因此損失近2000元。

『柒』 小學生網路安全教育心得體會

寫作思路:把觀看網路安全教育視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寫下來。

網路安全法,體現我黨在樹立網路安全監督管理期間充分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是黨的群眾路線在互聯網安全中的具體體現。

互聯網雖然是虛擬的,但使用互聯網的人都在現實中。鑒於網路安全的形式日益嚴峻,對付網路安全要有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讓社會上的每一個分子都成為參與者, 都能積極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現在社會已經進入了互聯網的時代,人人都離不開互聯網,互聯網已經成為生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安全更是網路發展的基礎和基石,是發展互聯網產業的前提,兩者之間相輔相成。

誠然,互聯網發展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同時也帶來了互聯網相關產業發展。但也存不少問題,例如網路系統、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保護不到位,"hacker" 惡意破壞、更改、泄露,給人民生活帶來不必要麻煩等問題。嚴重泄露國家機密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不必要損。

因此,國家及政府相關部應積極對新形勢的網路安全,加強網路監管、執法的力量,實時監控、及時圍剿破壞網路安全的違法分子,樹立網路安全「重於泰山」的安全思想意識,對威脅網路安全者,給予嚴懲不貸,「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維護網路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築網路安全防線。

維護網路安全,人人有責。我們在使用互聯網的時候,不僅要守法,還要護法,要向周圍的人群宣傳網路安全法。和平年代網路信息安全關乎國家與人民的利益,如何為網路築起一道「安全門」。需要人民群眾上下一心主動投身到網路安全事業中去,全心全意為國家網路安全拉起一道「防火牆」。

『捌』 網路安全的一段話

1、加強防範意識,嚴守個人信息。

2、修網德,勤網思,明網安,善網行。

3、事事安全牢記人心,人人幸福灑滿校園。

4、爭做網路「達」人,修身兼「安」天下。

5、樹立網安意識,莫念無名之利。

6、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輔相成的。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發展要同步推進。

7、共築網路安全,守護綠色家園。

8、網路服務各行各業,安全保障改革發展。

9、共建網路安全,共享網路文明。

10、打造健康網路環境,保障網民上網無憂。

11、保護網路安全,守護精神家園。

12、文明上網引領時尚,強化安全成就夢想。

13、共建網路安全,同享工大文明;守護信息家園,追逐工大夢想。

14、和諧校園,共創藍天,安全之責,盡在你我。

15、同創海經和諧秩序,共建海經安全校園。

16、網路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

17、編織安全網路,共築幸福生活。

『玖』 關於校園安全最短的一個小故事

看看食品乾燥劑,是孩子們致盲的罪魁禍首。

劉安華,今年14歲,太原市第六十三中學校初三學生。他原是一個活潑陽光的男孩,當遭遇了食品乾燥劑爆炸事件導致右眼失明後,他的人生軌跡完全改寫。

2011年至今,劉安華的父親劉爾慶一直在網路和現實中奔走呼號,希望能引起廠家的重視,進而改進食品乾燥劑的安全成分。但生產銷售美好時光海苔品牌的總公司——廣東喜之郎責任有限公司一直認為自己沒有責任,只是願意在人道主義的基礎上給予救助。

「盡管一隻只失明的眼睛一再引網友關注,卻無法喚醒生產企業的良知,無法喚醒政府監管部門的責任心。」劉爾慶如此痛陳。於是,一個越來越大的乾燥劑致盲家長團隊,與劉爾慶共同吶喊維權。其中,河南周口市扶溝縣受害男孩馬子朔的母親勇敢地站出來,將廣東喜之郎集團有限公司和南京喜之郎海苔食品有限公司推上了法庭。

蹊蹺的爆炸

之前,男孩劉安華是一個幸運兒。他口齒伶俐,面目俊秀,家庭條件優越,是住宅區附近出名的小帥哥。

2011年2月22日17時許,太原市六十三中的課堂上,劉安華正在上課。忽然,「砰」的一聲,放在課桌右側的保溫杯發出巨響。「然後,我就什麼也看不見了,只覺得兩隻眼睛和整個面部火辣辣地疼……」劉安華敘述。

當時,語文老師正在檢查學生帶書情況,聽到爆炸聲後,發現劉安華額頭出血,滿臉石灰粉。老師馬上向學校報告情況,學生孫慧君和另外一個同學則先將劉安華送進校醫室。了解到是食品乾燥劑爆炸後,校醫根據現場美好時光海苔乾燥劑包裝袋上的提示「倘若誤食,入口入眼,請先以清水沖洗」,指示同學們領著劉安華到衛生間沖洗眼睛。

「誰能想到,那天正好停水,同學們和我用衛生間存放的水洗了眼睛。」劉安華又痛又怕,當獲知老師已通知父親「快來學校」,他忍痛和老師一起等待。

因老師沒有說清楚究竟因何要去學校,老師二次致電後劉爾慶才趕往學校。當看到孩子的慘狀,他火速將孩子送到了山西省眼科醫院。醫院病歷記載:乾燥劑膨脹爆炸致雙眼視力下降,事發2小時後入院,診斷為「雙眼眼表鹼燒傷」。

杯子怎麼會爆炸呢?警方和學校保衛科都進行了調查。原來,下課後幾位同學結伴購買了美好時光海苔作為小吃消遣,上課後,劉安華隨手將食品乾燥劑放進了保溫杯里,隨後乾燥劑發生爆炸。

經過咨詢相關人員,劉爾慶才知道,「海苔食品乾燥劑成分主要是氧化鈣,氧化鈣就是生石灰,一種鹼性化學物質,它遇水發熱,周圍的空氣就會膨脹,在一定的空間里,可能引發爆炸,而且,其對角膜的破壞性很強,輕者治癒後造成角膜白斑、視力下降,重者造成角膜穿孔而失明。」

可他怎麼也不敢想像,在孩子的小吃里會有可以爆炸的東西。「事後,我幾乎問過周圍所有的人,他們都表示不可思議,食品乾燥劑怎麼可能爆炸?腦子里就沒有這個概念。更何況是一個孩子?」劉爾慶痛心自己正值成長期的兒子從此失去了引以為傲的明亮的眼睛,「手術後,右眼僅有光感,沒有視力,左眼視力0.3。」

無奈的訴訟

這一變故的打擊,遠遠超出了少年劉安華的心理承受力。

他的脾氣變得暴躁無比,經常摔電腦,砸電腦顯示屏,「並將家中的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用拳頭砸壞。」最讓劉爾慶痛徹心腑的是,一向溫和善良的孩子,發起脾氣來,竟然還動手打人。

「那是一段不願意觸及的回憶,就像做了一個噩夢。孩子失控起來,我也跟著難過。一次,看著孩子嗚咽,我的心一陣絞痛暈倒在地,在醫院搶救了一夜才醒來。我們全家老少,都陷入了絕望的深淵之中。」提及過往,劉安華母親情緒激動。

兒子痛苦不堪的狀態,讓劉爾慶悲憤難忍,他決定給孩子維權。2011年12月7日,在山西醫科大學司法鑒定中心,他為孩子的傷情做了司法鑒定。20天後,鑒定書出來了,劉安華的損傷為「五級傷殘」。緊接著,他又在太原市晉源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太原市六十三中承擔劉安華的傷害賠償責任。

經過晉源區人民法院調查,法院認為「學校沒有及時送醫院治療,原告損害的後果應當由學校承擔,而劉安華的事故對於老師而言不可預見,不存在疏於管理的問題。」2012年7月20日,法院判決太原市六十三中支付劉安華各種費用25萬余元。

7個月後,劉安華再次踏進了校園,「自卑,失落,消極。」他自述再返校園後的心理變化。

劉爾慶為了孩子到處求醫,「孩子要成長,需要多次進行眼睛分離手術,否則容易對整個面部造成牽扯,導致面部畸形塌陷,還需要進行眼角膜移植手術……」

與此同時,他開始投訴廠家,追究廠家責任。事實證明,這將是一條漫長而艱難的「長征」路。「美好時光海苔是廣東喜之郎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企業生產的,該公司有三個生產廠家,我們沒有找見外包裝紙,無法確定是哪一個廠家生產。我只好將情況反映到國家質監總局,國家質監總局答復這是流通企業,歸工商總局管,工商總局說食品安全歸食品葯品安全局……結果,直到現在,我也沒搞清楚究竟歸哪管。」

事實證明,網路幫了劉爾慶不少忙。他藉助網路,聯繫上了5個像兒子劉安華一樣因海苔乾燥劑而失明的孩子家長,他們之間相互鼓勵,相互咨詢,相互扶助。

2013年4月17日上午,河南周口市扶溝縣馬子朔母親李女士給劉爾慶打來電話,「你家安華下次手術什麼時候做?我這里法院遲遲沒有動靜,今年1月份就說要開庭,我不知道還要等多久。」

馬子朔,6歲,海苔乾燥劑的受害者,母親李女士是公務員。

沉重的代價

「我做夢也沒有想到,只是給我的寶貝買了一袋美好時光海苔,就給我寶貝造成了這么大的傷害!」李女士向記者哭訴。

2012年7月4日下午,她將海苔拆開後,交到孩子手裡。孩子拿著乾燥劑袋子玩耍,李女士還來不及阻止,一瞬間,慘劇已經發生。孩子的臉上都是白色粉末,馬子朔發出了撕心裂肺的哭聲。她第一時間將孩子送到了醫院。經過搶救,孩子的左眼保住了,右眼卻失明了。

「我在醫院自責得失聲痛哭。負責眼角膜手術的主任說,這個石灰對眼睛傷害非常大,不是專科的眼科醫生是沒法急救的。」即便得到了這樣的安慰,李女士也無法原諒自己,更無法原諒廠家的不負責任。她認為完全可以在包裝袋上標注「食品乾燥劑可能引發爆炸,可以導致眼睛失明,拆開請丟棄」的字樣,這樣,「最起碼,我是一個知識分子,可以避免我家孩子的悲劇。」

她根據完整的包裝袋找到了生產地管轄區江蘇省質監局,「他們說符合產品質量法,不違規,這需要南京喜之郎海苔食品有限公司解決。南京喜之郎海苔食品有限公司又將責任推到了溧水縣一生產廠家。溧水廠家對我說:『我們有QS認證,在這件事上沒有責任。出於人道主義的考慮,你需要什麼,我們可以救助你。』」這句話徹底激怒了李女士,她回應:「我不需要救助,我只需要你們道歉,需要你們承擔該承擔的責任。」

長時間的申述讓李女士身心俱疲。2012年年底,李女士將喜之郎南京分公司訴至周口市扶溝縣人民法院,要求其承擔相應責任。

「孩子太小,生長也快,他需要不停地到北京做分離手術,而且是全麻。孩子要經受多大的痛苦還是其次,手術做不好,甚至可能毀容。北京的眼科專家說,他們收治過許多被食品乾燥劑致盲的病例,這個病情想復明還是個國際難題。我家孩子的一生,就這樣被毀了!」

「原本計劃2013年1月18日開庭,但廠家提出我沒有報警,也沒有充分證據證明就是美好時光海苔造成的傷害,並且提出了法院受理管轄異議。直到今天,法院也沒有開庭也沒有另行通知。」李女士說自己能做的只有等待一個說法,她要用自己不懈的行動,「讓此類食品乾燥劑絕跡,避免其他孩子遭受和我家寶貝一樣的災難。」

因為維權艱難,劉爾慶聯系的很多受害家長都逐漸退出。偶爾,他們也會打來電話問一下維權進展,勸上一句:「算了吧,生活還要繼續。」

一次協調處理中,美好時光海苔山西總代理給劉爾慶的答復,與李女士聽到的答復如出一轍。「出於人道主義,可以救助。」另外,他們強調「包裝袋上有警示提示,只給你三萬元解決。」

「產品包裝有提示並不等於可以免責。《合同法》第五十三條已有明確規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二)因事故或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太原師范學院政法系教授張普定詮釋法律條款。

4月17日,記者聯繫到了美好時光海苔山西總代理石鋼銅,對方稱:「盡管我負責處理過這事,可我現在不管這事,這個事別問我,也不是我賣的,也不屬於我管的。」當記者再次追問時,他大聲喝道:「別給我打了,就這。」說完,掛斷了電話。

而廣東喜之郎集團有限公司對於此事的態度比較慎重,接線人員稱等調查清楚整個過程後,將給本報致電解釋。乾燥劑致傷眼睛,美好時光海苔責任幾何,本報將繼續關注。

『拾』 關於網路危害的作文

青春是花一樣的季節,多姿多彩;青春是多夢的風鈴,瀟灑活躍。生活在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裡,任何人對任何上有色彩的事物都抱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一探究竟的心理往往都可以在人們的身上看到。畢如網路。
網路,網路是什麼?又是如何接近我們的呢?
網路,一開始,如果我們不去觸摸它,不去認識它,那它也就不會在我們的身上存活。因為網路就像一個絕代美女,一旦她微笑著婷婷裊裊的向我們走來。我們就不可能忽視得了她的存在。她每靠近我們一步,那使人無法抗拒的美就會使我們的心跳加速一倍。而當她終於走近了,我們卻看不清她的面目。恍惚之間只看得到一張麵皮。那就是網路。
網路它確實是很神奇的。它像網路全書,包羅萬象;它像萬花筒,變化多端;它像雨後的彩虹,展現出虛幻的美麗;它像軟軟的靠墊,讓人想緊擁在懷中。它可以是任何東西,也可以任何東西都不是——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2005年3月日,重慶沙坪壩區回龍壩鎮,14歲的羅華,王東,熊海連續48小時在網路游戲《傳奇》營造的虛擬暴力社會中度過。當三人迷迷糊糊的沿著鐵路線往熊海家走時,又累又餓,就在鐵軌邊睡著了,突然間羅華感覺到火車沖了過來,他本能地滾下了鐵軌,而另外兩個同學卻被軋過了。事發前,但人在網吧通宵玩網路游戲,其中熊海連續沉湎網吧游戲長達三個通宵。羅華說:「如果不是網吧玩昏了頭,我的同學一定會被驚醒,他們就絕不會死」。
想想,就像羅華他講的一樣,如果不是電腦玩昏了頭,這樣的悲劇能造成嗎?
誤導青少年的思想和行為,主要是含有淫穢,色情,暴力,兇殺等內容信息方面。因為青少年有著極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對未知事物充滿興趣,由於身心發育尚未成熟,缺乏辨別能力,自製力易受誘惑,並有意識的進行模仿,同時也是引發青少年犯罪原因。
互聯網帶給人們的是虛擬的世界,但虛擬的互聯網卻可以帶給青少年實實在在的犯罪行為。
導致青少年缺乏社會責任感,在網路的世界裡從可以信口開河,卻不必承擔法律責任和道德譴責,這種默許會在無形中助長這些孩子們撒謊的勇氣和膽量,則這種觀念容易在現實生活中形成。
不良信息的輸入還會常常讓學生感到疲勞導致成績下降,興趣愛好減少,與同學朋友疏遠,反感父母說起互聯網等等不良影響。
網路也許是迄今出現的善與惡最完美的結合,因為它所代表的文化特質可以使每個人心中的善或惡發揮到極至。所以我們應該正確看待網路,爭取把我們的善發揮出來,拒絕惡魔的到來。
青少年也應該在家庭和學校的監督下了解自己因網路所失去的東西,經常寫上網的生活日記,利用有效管理時間的方式找更有意義的事做。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當然也包括網路。只要我們正確的利用網路,正確的學習網路,那對於青少年的成長只有益每有弊。
如果你愛一個人,那麼就讓他上網——因為那裡是天堂;
如果你恨一個人,那麼就讓他上網——因為那裡是地獄。
青春是花一樣的季節,多姿多彩;青春是多夢的風鈴,瀟灑活躍,在這個花樣的季節里,我們應正確看待網路,構現出靚麗的青春,美麗的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