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北京物業網路安全管理
擴展閱讀
場館計算機網路 2025-07-01 07:57:22

北京物業網路安全管理

發布時間: 2023-03-16 13:50:44

『壹』 北京市公共服務網路與信息系統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加強本市公共服務網路與信息系統(以下簡稱網路與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市網路與信息系統的建設和運行維護單位(以下簡稱運營單位)應當做好網路與信息系統安全工作,保障網路與信息系統安全可靠運營。
本規定所稱公共服務網路與信息系統,是指由本市行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為社會提供的政務、交通、醫療衛生、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信、廣播電視以及其他公共服務的網路與信息系統。第三條市和區、縣信息化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網路與信息系統安全工作負責綜合協調和監督管理。
公安、國家安全和質量技術監督等政府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依法對網路與信息系統安全相關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第四條運營單位應當加強對本單位網路與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做好下列工作:
(一)明確網路與信息系統安全工作的主管負責人和主管機構,並配備具有相應能力的工作人員;
(二)建立健全網路與信息系統安全管理責任制,制定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並定期檢查落實情況;
(三)保障網路與信息系統安全的資金投入;
(四)定期進行網路與信息系統安全教育和培訓。第五條市信息化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政府有關部門統一規劃和組織建設本市網路與信息系統的安全測評、電子認證、災難備份和應急處理等安全基礎設施。第六條本市對網路與信息系統實行安全等級保護。
網路與信息系統安全等級分為五級:
(一)第一級為自主保護級,由運營單位進行自主保護;
(二)第二級為指導保護級,由運營單位在有關主管部門的指導下進行保護;
(三)第三級為監督保護級,由運營單位在備案監督部門的監督下進行保護;
(四)第四級為強制保護級,由運營單位在備案監督部門的強制下進行保護;
(五)第五級為專控保護級,由運營單位在備案監督部門的專控下進行保護。第七條運營單位應當按照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管理規范和技術標准確定本單位網路與信息系統的安全等級,並根據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進行建設。
網路與信息系統安全等級確定為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的,運營單位應當將安全等級確定情況報送備案。其中,涉及電子政務的網路與信息系統運營單位,應當報市信息化主管部門備案;其他的運營單位應當報市公安部門備案。
市信息化主管部門、市公安部門應當在30日內對備案單位的網路與信息系統安全等級確定情況進行評估,並提出審查意見。第八條運營單位選用網路與信息系統相關安全產品或者選擇安全測評、電子認證等服務時,應當符合國家和本市有關網路與信息系統安全管理的技術規范。
使用財政資金投資建設的網路與信息系統選用安全產品和服務時,應當依法實行政府采購。第九條運營單位應當依據網路與信息系統安全管理要求,對信息系統和信息數據進行備份。第十條運營單位應當制定網路與信息系統安全事件應急預案,並定期進行演練。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制定相關行業的網路與信息系統安全事件應急預案,組織、協調有關單位做好應急預案的落實工作。第十一條發生網路與信息系統安全事件後,運營單位應當迅速採取措施降低損害程度,防止事件擴大,保存相關記錄,並按規定要求及時向同級信息化主管部門報告。第十二條本市組建信息安全應急救援服務體系,為發生信息安全事件的單位提供救援服務。信息安全應急救援服務組織應當公布救援電話,在接到救援請求時,及時提供救援服務。第十三條運營單位違反本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或者區、縣信息化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視情節輕重處3萬元以下罰款:
(一)違反本規定第四條規定,未按要求建立並落實安全管理制度的;
(二)違反本規定第九條規定,未按要求對信息系統和信息數據進行備份的;
(三)違反本規定第十條第一款規定,未按要求制定網路與信息系統安全事件應急預案的;
(四)違反本規定第十一條規定,對網路與信息系統安全事件情況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的。
行政機關違反前款規定的,市或者區、縣信息化主管部門可以對責任單位給予通報批評;造成重大損失的,由上級主管部門或者監察機關依法追究責任單位主要負責人和有關責任人員的行政責任。

『貳』 物業安全管理責任制度

物業服務公司應當遵守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並以本規定為依據,嚴格進行安全管理,貫徹預防為主、管學結合的方針,本著「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明確其安全生產職責,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的管理網路,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法律依據:
《物業管理條例》
第三十五條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應的服務。物業服務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三十六條物業服務企業承接物業時,應當與業主委員會辦理物業驗收手續業主委員會應當向物業服務企業移交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資料。
第五十六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住宅物業的建設單位未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未經批准,擅自採用協議方式選聘物業管服務企業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叄』 小區物業網路化管理

(一)網路化管理,將社區中人的需求與系列基礎設施的功能統一起來
通過網路化管理,實現對集成的智能.化設備、系統、網路飛資料庫等進行全面的管理和監控。例如一旦出現事故報警,不僅控制中心、保安部門可以立即進行處理,同時相關部門、高層管理人員以及住戶均可同時了解到事故的處理過程,以便於及時採取相應的配合措施。
(二)小區物業管理的網路化,促進社區管理規范、高效運營
在住宅小區的物業管理中,大量日常工作是圍繞居住保障進行的。它包括上水、下水、煤氣、交通、通訊線路的暢通,供電的穩定,冬季的用暖供給,土建結構的安全保障,外牆裝飾的破損補救,以及對突發事故的急修、搶修等。這一系列對物業各類硬體的日常維護、修繕、更新、改造等,相當復雜繁重。網路化管理,將其納入程序化管理,則能夠極大地降低勞動強度,使社區的服務管理規范有序,同時為企業持續發展和追求長期利潤最大化奠定基礎。

一個優秀的物業管理公司,其下屬的管理處可能有幾十個、上百個,甚至分布在不同的城市,她怎樣對分散的下屬物業管理處進行統一管理?怎樣保證每個管理處都有一流的服務水準?怎樣在上規模的同時有效降低成本?面對網路化潮流,物業管理公司如何管理信息化社區?

網路化物業管理是解決以上問題的有效途徑,也是物業管理行業的大勢所趨。

首先,信息時代物業管理只有實現網路化才具有競爭優勢 日前,深圳一家甲級物業管理公司到內地接一個樓盤,發現在深圳准備好的投標書與當地市場情況有很大差距,在當地重新准備投標書時,手頭又沒有公司一貫經營理念的資料,於時又是傳真,又是郵寄,又是電話請示,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試想,如果這家公司實現了網路化管理,只需要一部手提電腦,一條電話線,所有的信息傳遞將變得非常簡單且迅速有效。

目前,深圳物業管理公司紛紛進軍內地市場,內地物業管理觀念與深圳有很大差距,及時掌握內地市場信息,將深圳先進物業管理理念貫穿到當地物業管理的每一個步驟中去,網路化的物業管理無疑能使物業管理公司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其次,物業管理專業化趨勢帶動物業管理網路化

根據國外物業管理發展歷程,物業管理行業將走向專業化道路,即物業管理公司僅僅是一個管理機構,其他如清潔、綠化、設備維護等均由專業化公司去實施,中國物業管理也正向這一趨勢發展。對各項設施、服務項目的監管,對供應商的服務質量、信譽度的監控變得非常重要,精乾的管理機構不可能依靠人工去進行監控,必須通過與供應商合作的開放式的網路化管理實現各項信息的准確錄入和監控。

第三,物業管理公司的內部管理要求實現網路化管理

1、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物業管理公司的內部管理也越來越需要實現網路化,主要表現在: 1、物業管理公司要實現對分散的下屬物業管理處進行統一高效的管理,必須首先實現管理的網路化和標准化,保證公司信息的上傳下達快速准確,不會失真;

2、總部領導需要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了解下屬單位實時的營運情況;

3、統一規范化的工作流程可以保證每個管理處都有一流的服務水準;

4、網路化管理可以削減中間管理層,簡化文件傳遞等中間環節,實現管理「扁平化」、無紙化,大大降低管理成本;

5、網路化管理可以實現集中采購、統一庫存、集中培訓等,從而有效降低經營成本;

6、統一的信息平台可以縮短領導與員工距離,實現公司內部的互動式管理,營造寬松的企業文化;同時也可以實現物業公司與住戶間的「零距離溝通」,為物業公司實行個性化服務提供了可能。

第四、先進的IT技術為物業管理實現網路化提供了保障

B/S模式物業管理軟體的出現將從根本上改變物業管理的模式。B/S是BROWSER/SERVER的簡寫,即瀏覽器/伺服器模式,它是在WEB平台上構建的物業管理系統;目前由深圳市名坤電腦網路有限公司推出的《名坤物業管理系統》即是採用B/S模式的新一代物業管理軟體,它與傳統的C/S模式的物業管理系統相比具有無法替代的優勢:

1、它可以與Internet實現無縫連接,從而真正徹底突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使用它就和在家上網一樣輕松愉快,而免除了學習許多令人生畏的電腦知識;

2、用戶端無需安裝任何軟體,系統集中安裝在伺服器上,用戶端只要有瀏覽器就能運行(因瀏覽器是Windows 98的一部分,所以實際上是不需安裝任何軟體),系統維護和升級只需在伺服器上進行,且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極大地降低維護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而C/S模式的物業管理軟體,每台用戶端都必須安裝程序,一旦需要更新或升級系統,必須在每台用戶端上進行,如果用戶分散在全國各地,不僅維護成本非常高昂,而且有時很難實現。

3、真正實現了統一的、集中的管理,管理者看到的信息永遠是最新的,實時的信息為領導的決策提供了依據,使企業的管理真正能發揮出效益。

4、使用者不需經過專門培訓,只要會上網,就會使用。

5、實現了與信息化社區的完美結合,它既可作為信息化社區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又可作為物業管理公司辦公軟體來單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