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通信原理pdf
擴展閱讀
netsh查看網路信號 2025-07-01 12:02:25
魅族分享網路給電腦 2025-07-01 11:47:35

計算機網路通信原理pdf

發布時間: 2022-08-28 23:00:24

計算機網路試題

OSI 七層模型分別為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
作用分別為:
應用層為用戶的應用程序提供接入網路的介面。
表示層將用戶數據進行相應的編碼或格式轉換。
會話層區分通信中的不同上層程序,為每個進程建立單獨的鏈接,並維護和管理通信的過程。
傳輸層為數據的可靠傳輸提供一種安全可靠的方式。
網路層完成數據在網路中的實際傳輸,確定地址和最佳路徑
數據鏈路層使用硬體地址來定位遠程主機,傳輸數據並進行必要的流量控制和差錯校驗。
物理層傳輸比特流。將鏈路層的數據用高低不同的電平值表示發送到物理線路上。物理層規定了設備的介面形狀、針腳個數、針腳不同電平值的含義。

最初的計算機網路每家廠商迪標准都不同,這就造成了不同廠商的計算機在互連時難以互通的情況。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個的由同一家廠商計算機構成的孤島網路,而不同廠商的網路難以互聯。這樣限制了計算機和網路的發展。因而ISO組織制定了開放式系統互聯模型(OSI),旨在使所有遵循該標準的廠商生產的設備具有通用性。從而使不同廠商的設備互聯稱為顯示。

OSI採用分層設計的方式,將一個復雜的網路問題劃分成了多個小的問題。使網路的維護更利於實現、使網路技術更利於更新。但由於OSI的標准實在是太嚴格了,目前還沒有完全按照OSI標准設計的網路。但是,OSI給設計網路和網路排錯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模型和思路------- 一個完整的應該具備哪些功能?該功能在哪個層次?通過這樣的思考方式很容易定位網路的故障。也很容易的來衡量出一個現實的網路是否完善。

OSI模型中的通信過程。

主機A向主機B發送數據,該數據的產生肯定是一個應用層的程序產生的,如IE瀏覽器或者Email的客戶端等等。這些程序在應用層需要有不同的介面,IE是瀏覽網頁的使用HTTP協議,那麼HTTP應用層為瀏覽網頁的軟體留下的網路介面。Email客戶端使用smtp和pop3 協議來收發電子郵件,所以smtp和pop3就是應用層為電子郵件的軟體留下的介面。我們假設A向B發送了一封電子郵件,因此主機A會使用smtp協議來處理該數據,即在數據前加上SMTP的標記,以便使對端在收到後知道使用什麼軟體來處理該數據。

應用層將數據處理完成後會交給下面的表示層,表示層會進行必要的格式轉換,使用一種通信雙方都能識別的編碼來處理該數據。同時將處理數據的方法添加在數據中,以便對端知道怎樣處理數據。

表示層處理完成後,將數據交給下一層會話層,會話層會在A主機和B主機之間建立一條只用於傳輸該數據的會話通道,並監視它的連接狀態,直到數據同步完成,斷開該會話。注意:A和B之間可以同時有多條會話通道出現,但每一條都和其他的不能混淆。會話層的作用就是有辦法來區別不同的會話通道。

會話通道建立後,為了保證數據傳輸中的可靠性,就需要在數據傳輸的構成當中對數據進行不要的處理,如分段,編號,差錯校驗,確認、重傳等等。這些方法的實現必須依賴通信雙方的控制,傳輸層的作用就是在通信雙方之間利用上面的會話通道傳輸控制信息,完成數據的可靠傳輸。

網路層是實際傳輸數據的層次,在網路層中必須要將傳輸層中處理完成的數據再次封裝,添加上自己的地址信息和對端接受者的地址信息,並且要在網路中找到一條由自己到接收者最好的路徑。然後按照最佳路徑發送到網路中。

數據鏈路層將網路層的數據再次進行封裝,該層會添加能唯一標識每台設備的地址信息(MAC地址),是這個數據在相鄰的兩個設備之間一段一段的傳輸。最終到達目的地。

物理層將數據鏈路層的數據轉換成電流傳輸的物理線路。

通過物理線路傳遞的B主機後,B主機會將電信號轉換成數據鏈路層的數據,數據鏈路層再去掉本層的硬體地址信息和其他的對端添加的內容上交給網路層,網路層同樣去掉對端網路層添加的內容後上交給自己的上層。最終數據到達B主機的應用層應用層看到數據使用smtp協議封裝,就知道應用電子郵件的軟體來處理。

兩個OSI參考模型之間的通行看似是水平的,但實際上數據的流動過程是有最高層垂直的向下交給相鄰的下層的過程。只有最下面的物理層進行了實際的通行。而其他層次只是一種相同層次使用相同協議的虛通信。

學習OSI應掌握,分層、協議、實體、服務、介面、虛通信等多個概念。

Ⅱ 關於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

計算機網路技術應該軟硬體都會涉及到,你可以先看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資料庫系統、通信原理、通信系統、計算機網路、TCP/IP原理與技術、計算機網路安全、計算機網路組網原理、網路編程技術、計算機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Internet技術及應用、軟體工程與方法學、計算機系統結構等方面的書。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Ⅲ 網路信息工程的主要學些什麼

網路信息工程主要學什麼?網路信息工程專業主要講授計算機科學基礎理論、計算機軟硬體系統及應用知識、網路工程的專業知識及應用知識。

旨在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具有本專業領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一定的實踐技能,並具有良好的外語應用能力的高級研究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包括,電路與電子學、數字邏輯電路、數據結構、編譯原理、操作系統、資料庫系統、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微機系統與介面技術、通信原理、通信系統、計算機網路、現代交換原理、TCP/IP原理與技術、計算機網路安全、計算機網路組網原理、網路編程技術、計算機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Internet技術及應用、軟體工程與方法學、數字信號處理、網格計算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等。

一、崗位職責:

1、負責機房內的網路聯接及網路間的系統配置。

2、負責系統網路的拓撲圖的建立和完善,並做好系統路由的解析和資料的整理。

3、負責機房線路的布置和協議的規范工作。

4、負責計算機間的網路聯接及網路共享,並負責網路間安全性的設置。

5、負責對網路障礙的分析,及時處理和解決網路中出現的問題。

6、利用網路測試分析儀,定期對現有的網路進行優化工作。

7、負責網路平台框架的布局和設置。如java軟體工程師和java網路工程師。

8、負責網路平台信息的採集和錄入支持。如:信息技術工程師。

9、負責網路平台的推廣方向和推廣模式,如:網路推廣大師。

10、負責網路平台的運作方向以及平台維護管理等工作,如:網路運營工程師。

11、負責網路平台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方向。如:網站商務工程師,電子商務工程師。

12、負責網路產品的定位和封裝。如:項目工程師。

二、發展前景

以5G設施基礎支撐、互聯網+技術賦能的應用場景得到強化,互聯網醫療、遠程辦公、線上教育等行業的發展空間被快速打開。

這就是網路工程師的新的發展機遇。廣大的物聯網領域、大數據領域和雲計算領域,正是產業互聯網賦能傳統行業的關鍵。

網路工程師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把控網路的全局。前期這些技術能夠明顯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和發展空間。

有了扎實的基礎,後期發展潛力無窮。專注於某個領域發展,加上持續的經驗積累,就會越來越吃香。這就是四五十歲的網工很常見,四五十歲的軟體工程師卻不常見的原因。

Ⅳ 關於網路通信原理的困惑,求網路達人賜教,萬分感謝!!!

首先說明一下,OSI七層模型是一種思想、思路,是各廠商開發軟體時遵循的通用標准。它詮釋了數據通信的過程。它是個抽象的概念。

回答1:既不是操作系統的TCP/IP協議也不是是網路設備。因為這兩個只是完成7層中的某個功能。tcp(a和b兩台電腦的虛通道建立)工作在傳輸層,ip(路由轉發)工作在網路層。而網路設備。比如路由器(三層交換機也有這個功能,只是和路由器的側重點不一樣)只把數據解析到第三層,在第三層封裝後的數據叫做包。而二層交換機只把數據解析到第二層,在第二層封裝後的數據包叫做幀。

回答2:物理層也就是第一層,處理的數據是比特流。而「本地連接」是工作在應用層也就是第7層。一塊乙太網網卡包括OSI(開方系統互聯)模型的兩個層。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物理層定義了數據傳送與接收所需要的電與光信號、線路狀態、時鍾基準、數據編碼和電路等,並向數據鏈路層設備提供標准介面。數據鏈路層則提供定址機構、數據幀的構建、數據差錯檢查、傳送控制、向網路層提供標準的數據介面等功能。

回答3:其實數據鏈路層是把網路層的數據加上頭和尾形成幀再交付給物理層。這就是封裝。

之所以要加上頭和尾是因為物理層只管電信號,必須要有一個特殊的電信號告訴物理層這是一個幀的開始和結尾。

一般頭和尾的電信號是連續的10101010這樣的形式,當物理層接收到信號後,知道這是一個幀來了,經過模數轉換後交付給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剝離頭和尾把數據交付給上面的網路層,這就是解封裝的過程。

其實網路的七層結構基本上都是封裝和解封裝的過程,上層數據下來的時候就給他加特定的頭,相當於裝了個信封,就這樣一層層的裝下來。下層的數據送到上層就一層層的剝離頭(信封),直到最後沒有信封得到最終的數據為止。

數據封裝的原理:

數據封裝是指將協議數據單元(PDU)封裝在一組協議頭和尾中的過程。在OSI7層參考模型中,每層主要負責與其它機器上的對等層進行通信。該過程是在「協議數據單元」(PDU)中實現的,其中每層的PDU一般由本層的協議頭、協議尾和數據封裝構成。

每層可以添加協議頭和尾到其對應的PDU中。協議頭包括層到層之間的通信相關信息。協議頭、協議尾和數據是三個相對的概念,這主要取決於進行信息單元分析的各個層。例如,傳輸頭(TH)包含只有傳輸層可以看到的信息,而位於傳輸層以下的其它所有層將傳輸頭作為各層的數據部分進行傳送。在網路層,一個信息單元由層3協議頭(NH)和數據構成;而數據鏈路層中,由網路層(層3協議頭和數據)傳送下去的所有信息均被視為數據。換句話說,特定OSI層中信息單元的數據部分可能包含由上層傳送下來的協議頭、協議尾和數據。

例如,如果計算機A要將應用程序中的某數據發送至計算機B應用層。計算機A的應用層聯系任何計算機B的應用層所必需的控制信息,都是通過預先在數據上添加協議頭。結果信息單元,其包含協議頭、數據、可能包含協議尾,被發送至表示層,表示層再添加為計算機B的表示層所理解的控制信息的協議頭。信息單元的大小隨著每一層協議頭和協議尾的添加而增加,這些協議頭和協議尾包含了計算機B的對應層要使用的控制信息。在物理層,整個信息單元通過網路介質傳輸。

計算機B中的物理層接收信息單元並將其傳送至數據鏈路層;然後B中的數據鏈路層讀取包含在計算機A的數據鏈路層預先添加在協議頭中的控制信息;其次去除協議頭和協議尾,剩餘部分被傳送至網路層。每一層執行相同的動作:從對應層讀取協議頭和協議尾,並去除,再將剩餘信息發送至高一層。應用層執行完後,數據就被傳送至計算機B中的應用程序接收端,最後收到的正是從計算機A應用程所發送的數據。

網路分層和數據封裝過程看上去比較繁雜,但又是相當重要的體系結構,它使得網路通信實現模塊化並易於管理。

解封裝正好是封裝的反向操作,把封裝的數據包還原成數據.

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困惑,建議你看一下網路工程師教程。

Ⅳ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

計算機網路是一個復雜的具有綜合性技術的系統,為了允許不同系統實體互連和互操作,不同系統的實體在通信時都必須遵從相互均能接受的規則,這些規則的集合稱為協議(Protocol)。

1、系統指計算機、終端和各種設備。

2、實體指各種應用程序,文件傳輸軟體,資料庫管理系統,電子郵件系統等。

3、互連指不同計算機能夠通過通信子網互相連接起來進行數據通信。

4、互操作指不同的用戶能夠在通過通信子網連接的計算機上,使用相同的命令或操作,使用其它計算機中的資源與信息,就如同使用本地資源與信息一樣。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可以從網路體系結構、網路組織、網路配置三個方面來描述,網路組織是從網路的物理結構和網路的實現兩方面來描述計算機網路,網路配置是從網路應用方面來描述計算機網路的布局,硬體、軟體和通信線路來描述計算機網路,網路體系結構是從功能上來描述計算機網路結構。

(5)計算機網路通信原理pdf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由多個互連的結點組成,結點之間要不斷地交換數據和控制信息,要做到有條不紊地交換數據,每個結點就必須遵守一整套合理而嚴謹的結構化管理體系·計算機網路就是按照高度結構化設計方法採用功能分層原理來實現的,即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的內容。

通常所說的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即在世界范圍內統一協議,制定軟體標准和硬體標准,並將計算機網路及其部件所應完成的功能精確定義,從而使不同的計算機能夠在相同功能中進行信息對接。

一、計算機系統和終端

計算機系統和終端提供網路服務界面。地域集中的多個獨立終端可通過一個終端控制器連入網路。

二、通信處理機

通信處理機也叫通信控制器或前端處理機,是計算機網路中完成通信控制的專用計算機,通常由小型機、微機或帶有CPU的專用設備充當。在廣域網中,採用專門的計算機充當通信處理機:在區域網中,由於通信控制功能比較簡單,所以沒有專門的通信處理機,而是在計算機中插入一個網路適配器(網卡)來控制通信。

三、通信線路和通信設備

通信線路是連接各計算機系統終端的物理通路。通信設備的採用與線路類型有很大關系:如果是模擬線路,在線中兩端使用Modem(數據機);如果是有線介質,在計算機和介質之間就必須使用相應的介質連接部件。

四、操作系統

計算機連入網路後,還需要安裝操作系統軟體才能實現資源共享和管理網路資源。如:Windows 98、Windows 2000、Windows xp等。

五、網路協議

網路協議是規定在網路中進行相互通信時需遵守的規則,只有遵守這些規則才能實現網路通信。常見的協議有:TCP/IP協議、IPX/SPX協議、NetBEUI協議等。

Ⅵ 有誰有這些課的課件的《數字圖像處理》、《計算機網路》、《嵌入式》、《通信原理》、《數字信號處理》

我有,不過都不在這里,在以前上學用的電腦里了

Ⅶ 求計算機 本科專業全部計算機 教程

計算機軟體教程電腦軟體學習視頻教程大全網路網盤免費資源在線學習

鏈接: https://pan..com/s/1b-DPTSd3Dy5_PnO5vYCkqw

提取碼: 7gbp

計算機軟體教程電腦軟體學習視頻教程大全 自媒體學習視頻學習技術教學資料 易語言學習視頻教程 犀牛Rhino學習視頻教程 物聯網開發學習視頻教程

五筆打字學習視頻教程 精雕學習視頻教程 記憶法學習視頻教程 計算機編程匯編語言C語言R語言易語言學習視頻教程 匯編語言學習視頻教程 單片機學習視頻教程

單反攝影學習視頻教程 達芬奇學習視頻教程 畢業答辯論文模板大全 Web安全工程師學習視頻教程

Ⅷ 計算機網路工程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工程有哪些?計算機網路工程類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電子商務等三大本科專業為依託,具體還分為:離散數學,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資料庫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微機與介面技術,計算機網路,高級程序與設計語言,計算機圖形學,多媒體技術,通信原理,人工智慧,編譯技術,演算法設計與分析,軟體工程等專業課程(8)計算機網路通信原理pdf擴展閱讀
1、主幹課程
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與統計、離散數學、電路與電子學、數字邏輯電路、數據結構、編譯原理、操作系統、資料庫系統、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微機系統與介面技術、通信原理、通信系統、計算機網路、現代交換原理、TCP/IP原理與技術、計算機網路安全、計算機網路組網原理、網路編程技術、計算機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Internet技術及應用、軟體工程與方法學、數字信號處理、網格計算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等。
2、實踐教學
集中實踐教學環節:軍事訓練、生產實習、網路綜合實驗、軟體課程設計、硬體課程設計、VISUAL C++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3、就業方向

Ⅸ 什麼是計算機專業

什麼是計算機專業
「計算機專業是指計算機硬體與軟體相結合、面向系統、更偏向應用的寬口徑專業。
通過基礎教學與專業訓練,培養基礎知識扎實、知識面寬、工程實踐能力強,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育、開發和應用的高級人才。
計算機專業只是一個統稱,其實計算機是專業可以分為很多個專業,比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路工程、大數據採集與管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