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七年級上學期信息技術復習提綱
1、信息的幾種定義;P3
2、信息的表現形式;P4
3、通信的含義及示意圖;P5
4、信息處理活動包括哪些環節?P6
5、信息技術的英文簡寫是什麼?
第二課 計算機——信息處理工具
1、電子計算機發展過程分為哪四代? P13
2、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及示意圖;P14
3、常見的輸入和輸出設備有哪些?P13-14
4、存儲器分為哪兩種?P14
5、控制器和運算器的功能;P15
6、匯流排分為哪三種?P15
7、計算機的三大基本功能;P15
8、計算機的三大特徵;P17
9、計算機的系統組成;P17圖
10、計算機的分類;P18
11、二進制的計算;P24
第三課 計算機操作系統
1、 操作系統的含義;P25
2、 windows 界面的組成元素,及窗口的組成;P25-26
3、 滑鼠的基本操作有哪些?P27
4、 打開記事本的方法「P27
5、 操作系統的資源管理包括哪兩大管理?28
6、 windows資源管理包括哪些內容?P28-30
7、 文件夾的有關操作;P31
第四課 計算機互聯網路
1、 計算機網路的含義;P34
2、 計算機風絡系統的組成;P35
3、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P39
4、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P37
5、 協議的含義;P39
6、 IP地址的組成;P39
第五課 訪問網際網路
1 、常見的瀏覽器有哪些?P41
2、 鏈接接的含義;P42
3、 常見的網站有哪些?P42
4、 如何在網上下載圖片、網頁及收藏網站?P47
5、 電子郵件的組成;P45
6、 論壇的含義;P45
第六課 多媒體與多媒體技術
1、 媒體的兩種含義;P50
2、 多媒體的含義;P50
3、 多媒體技術含義;P50
4、 多媒體技術的主要特徵;P51
5、 多媒體技術發展趨勢;P52
第七課 圖形圖像
1、 圖形和圖像的含義;P55
2、 圖形圖像的處理包括哪些內容?P55
3、 什麼是圖像的數字化過程?以及圖像的數字化過程主要包含哪三大步驟?P55
4、 圖像壓縮技術一般分為哪兩種?P57
5、 常見的圖形和圖像處理軟體有哪些?P58
第八課 聲音
1、 音頻數字化的含義;P61
2、 音頻數字化包括哪兩個過程;P61
3、 數字音頻文件的幾種格式;P61
第九課 動態圖像
1、 視頻的含義;P65
2、 視頻分為哪兩種?P65
3、 視頻文件格式有哪些?P65
4、 動畫分為哪兩種?;P69
第十課 圖文處理
1、 打開WORD程序的兩種方法;
2、 如何用「剪切、粘貼、撤銷、恢復、刪除、查找、替換」等工具編輯修改文字。
3、 如何插入藝術字、剪貼畫、自選圖形、?P72-73
4、 如何插入表格?P73
5、 WORD中的頁面設置、列印預覽、列印應在什麼菜單下操作?P73
第十一課 製作多媒體演示文稿
1、 打開POWERPOINT的兩種方法;
2、 如何新建一張新的空白演示文稿?75
3、 文本框分為哪兩種?P75
4、 如何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圖片、音頻、視頻?P75-76
5、 如何在演示文稿中建立超鏈接?超鏈接的對象包括哪些?P76
6、 如何進行幻燈片的切換?P77
應該是,加分吧
㈡ 網路安全手抄報七年級一等獎
網路安全知識之網路的本質
網路安全知識之網路的本質:計算機網路並不是隨著計算機的出現而出現的`,而是隨著社會對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與及時傳遞的迫切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它是現代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密切結合的產物。如果說的准確一些,計算機網路就是利用通信設備和通訊線路把不在一起的計算機等設備相互聯起來,用相應的軟體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的系統。
早期的網路還只是指一個單位的幾台計算機用一根電纜在一起,實現局部的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今天的網路,把世界上的上百個國家大大小小幾千萬台的計算機連為一體,形成碩大無朋像蜘蛛網一樣的「怪物」,在全世界范圍內實現全方位的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這就是網際網路(Internet),也稱為國際互聯網。對於一個單位來說,只要你把這個單位網路的對外連線往網際網路一搭,你的網路性質就從根本上改變了,其外延與內涵產生了根本的變化。我們今天講的網路,就是指網際網路,「上網」上的也是網際網路。
網路安全知識之網路有何好處
網路安全知識之網路有何好處:這種好處其實也是體現在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與及時傳遞這兩個方面。就拿資源共享來說吧,一個辦公室或者幾個辦公室只安裝一台列印機而不耽誤工作;一個公司或者圖書館只購買一份昂貴的軟體,公司里所有人都可以隨意使用;火車站或者航空公司售票處,把票務信息匯總後放在網上,任何人都可以隨時在網上查閱,知道某一次列車或者航班還有多少張票。諸如此類,既節約資金,又減少重復勞動,都是好處。在網路中進行信息交換和信息及時傳遞,好處則更大。因為有了計算機網路,《人民日報》就能在北京制完版後幾分鍾內,便將版樣傳送到中國各地,甚至國外的印製點,這樣,你在早晨6點多鍾便從報上知道了報紙印製前半小時發生的新聞;也是因為有了網路,花都的農民在家中便可以把鮮花推銷到世界各國。韶關的孩子坐在家中就可以上廣州師范附中的網校,接受全國特級教師的課外輔導。可以這么說,正是因為可以通過網路進行遠距離的信息交換和及時傳遞,從這個意義上講,網路改變了時空,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近了,地球也變小了,信息變多了。
網路安全的基本內容
一、網路攻擊
1、對網路的攻擊大致可以分為兩類:服務供給和非服務攻擊。從攻擊的手段可以分為8類:系統入侵類攻擊、緩沖區溢出類攻擊、欺騙類攻擊、拒絕服務類攻擊、防火牆攻擊、病毒類攻擊、木馬類攻擊與後門攻擊。
2、服務類攻擊(Application Dependent Attrack)是指對為網路提供某種服務的伺服器發起攻擊,造成該伺服器的「拒絕服務」,使網路工作不正常。拒絕服務類攻擊(Denial—of—Service Attrack)產生的`效果表現在消耗帶寬、消耗計算資源、使系統和應用崩潰等方面,導致某種服務的合法使用者不能訪問他有許可權訪問的服務。
3、非服務類攻擊(Application Independent Attrack)不針對某項具體的應用設備,而是針對網路層等低級協議進行的攻擊。此種攻擊往往利用協議和操作系統實現協議時的漏洞來達到攻擊的目的,是一種更為隱蔽而且危險的攻擊手段。
二、信息安全
1、網路中的信息安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信息儲存安全和信息傳輸安全。
2、信息儲存安全是指如何保證靜態存儲在聯網計算機中的信息不會被非授權的網路用戶非法使用。
3、信息傳輸安全是指如何保證信息在網路傳輸過程中不被泄露和不被攻擊。
信息傳輸安全的主要威脅有:截獲信息、篡改信息與偽造信息。
保證網路系統中的信息安全的主要技術是數據加密與解密。
㈢ 如何正確使用計算機網路
一、活動主題的提出計算機技術,起源於上個世紀中葉,到上個世紀末有了快速發展。而今,網路技術已經應用於各個領域,對人類社會產生著越來越深刻的影響。近幾年,我國網路技術迅猛發展,已成為人們學習知識、獲取信息、交流思想、開發潛能、休閑娛樂、網上購物等重要平台。據統計,目前我國上網人數已經達到了9000萬,其中80%以上是青少年。而在校學生上網人數,又是其中的大多數。學校網路,在給青少年學生成長帶來深遠的積極影響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負面作用。因此,學生上網成了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其「利弊」 「得失」則是人們討論和爭議的焦點。為此,在青少年學生中,讓學生自己親歷實際、現身說法,共同討論得失,趨利抑弊,則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基於這樣的出發點,我決定在七年級學生中,開展《正確認識:計算機網路》的活動,是很有必要的。在活動時注重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去探索、去實踐、去體驗,以此激發他們珍惜校園網路學習,正確對待和使用信息技術,以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實踐能力,是我開展這次活動的初衷。二、活動背景現實生活中,一些不法之徒唯利是圖,有的利用網路傳播暴力、黃色信息,有的利用內容不健康的互聯網游戲吸引青少年,使得有些青少年學生沉迷於網路而不能自拔,甚至患上「網路成癮症」,不僅影響學業,而且也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同時也給他們的家庭帶來了極大的困擾。青少年學生正處在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辨別是非、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較弱,容易受到互聯網的不良影響。七年級學生相對於高年級的學生而言,對網路接觸的不是很多,他們對網路充滿了好奇,也很迷惘,有很多學生以為上網就是玩游戲或聊天,他們對網路也沒有一個較為正確的認識。因此,在七年級學生中,開展這樣的活動,我認為是及時的而且是必要的。我校有計算機室、多媒體室、遠程接收室,學生有廣闊的網路學習空間,針對學生上網聊天和游戲,我們很有必要加以誘導,使之利用好這些工具,為自己的學習服務,進而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美好情感,使之熱愛電腦,熟悉網路,正確使用,為自身發展服務。三、活動的具體目標1、知識目標: (1)了解、掌握一些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常識。(2)初步學會制訂計算網路的活動方案,撰寫調查報告和活動總結。2、能力目標:(1)學會正確認識和使用網路,遠離不良侵害,健康成長。(2)學會正確操作計算機網路,增強技能,培養信息技術的駕馭能力。(3)提高查找、收集和整理計算機網路資料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實踐活動,,逐步培養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2)培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3)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和使用信息技術,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四、活動准備1、知識技能准備。(1)了解、掌握有關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知識。(利用信息技術課進行相關培訓)(2)掌握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方法,會寫調查報告和活動總結。(制定方案專門培訓) 2、活動計劃的制定。(1)調查學生對計算機網路的問題,並做好收集和歸類。(2)按問題類別作為研究課題,將學生按興趣自由結成活動小組。(3)安排好各小組負責人,並以組長為核心組織安排本小組的活動方案。3、相關技術和科室准備。 如攝影、錄音等採用個別培訓,計算機教室、多媒體室、遠程接收室提前協調安排。五、活動步驟與過程(一)活動方法:1、利用課余信息技術課和課余時間進行,信息技術課上講解相關基礎知識,課余時間進行專項活動。2、通過小組合作查閱、搜集、探究,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對計算機網路問題進行全面了解和掌握,把握第一手材料,從而對網路有清晰認識。3、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搜集、整理、處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協作探究精神和學習交流能力,認識計算機網路的利弊得失,並進行相當的總結。(二)活動步驟第一階段:感知啟動。1、向學生介紹本次活動的宗旨和目的及實現目標。(1)專項發動和活動動員(要求七年級全體學生和班主任、計算機教師參與)(2)確立活動小組和小組實踐項目。(3)跟蹤指導和會統,調整不合適的內容。(4)確立活動目標和實施方案,存檔備查。2、有步驟有計劃地逐步了解上述內容,激發學生探究實踐的興趣。3、提出活動的具體要求。(1)聽從指揮,注意安全(2)自由協作,交流探究(3)愛護成果,保護環境第二階段:實地考察,搜集資料。1、帶領學生到定點網吧實地考察,結合理論知識,切身實踐。2、自由解組,合作實踐,由學校統一安排。3、重點研究網路的使用和利弊得失,親身實踐,感觸生活的真實。4、認真填寫活動記錄表,實事求是,及時記錄下自己活動的體會。5、保證安全,認真實施。第三階段:實踐活動1、積極參加活動,竭盡所能,自己的任務力求做到最好。2、虛心向老師或專業人士求教,真正參加到實踐活動中去,積極動腦思考。3、及時評價,並填寫在活動記錄中。4、寫實踐日記。第四階段:成果匯報1、展示活動成果:各小組按預定活動內容,出一期板報:活動成果展。(請專業教師和同學互相評一評,做得怎麼樣?)2、匯報交流:上交一份活動報告。(重點報告活動收獲——對計算機網路的認識和利弊得失的分析,必須有自己的真實觀點。)3、談一談:搞一次演講。(談活動中,你的見聞和想法,重點是網路認識和自己的感觸,要談出今後的做法。)第五階段:總結總結並得出結論:通過學生親歷實踐,對計算機網路」應該有一個正確認識,在學生熟悉並認識的基礎上,加以導引網路是使用和服務的工具,而不是我們的玩具,以此提高學生對網路的正確認識,增強學習動力和使用效率,更好的為自己、為社會服務。六、活動評價:通過本次活動,使學生增強了對網路的正確認識;通過調查問卷、走訪等形式真正體驗網路的利弊,並能權衡得失;通過辯論,使學生更進一步明確了對網路的態度;在活動的過程中,還讓學生學會了如何思考、發現問題,繼而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學生的自身素質也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和鍛煉。七、注意事項1、活動過程要有詳細記錄,並能將原始資料存檔;2、參與的學生和教師要有反饋信息記載;3、對計算機網路知識要有理論基礎和實踐過程;4、活動過程要善於總結和不斷修正。八、活動反思1、參與面過廣,不能很好的進行跟蹤調查;2、活動過程稍短,有些細節不能及時處理;3、有些材料不能來源於實踐;4、實踐場所較小,也限制了活動過程的開展。
㈣ 如何正確認識和運用計算機網路技術
一、活動主題的提出計算機技術,起源於上個世紀中葉,到上個世紀末有了快速發展.而今,網路技術已經應用於各個領域,對人類社會產生著越來越深刻的影響.近幾年,我國網路技術迅猛發展,已成為人們學習知識、獲取信息、交流思想、開發潛能、休閑娛樂、網上購物等重要平台.據統計,目前我國上網人數已經達到了9000萬,其中80%以上是青少年.而在校學生上網人數,又是其中的大多數.學校網路,在給青少年學生成長帶來深遠的積極影響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負面作用.因此,學生上網成了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其「利弊」 「得失」則是人們討論和爭議的焦點.為此,在青少年學生中,讓學生自己親歷實際、現身說法,共同討論得失,趨利抑弊,則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基於這樣的出發點,我決定在七年級學生中,開展《正確認識:計算機網路》的活動,是很有必要的.在活動時注重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去探索、去實踐、去體驗,以此激發他們珍惜校園網路學習,正確對待和使用信息技術,以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實踐能力,是我開展這次活動的初衷.二、活動背景現實生活中,一些不法之徒唯利是圖,有的利用網路傳播暴力、黃色信息,有的利用內容不健康的互聯網游戲吸引青少年,使得有些青少年學生沉迷於網路而不能自拔,甚至患上「網路成癮症」,不僅影響學業,而且也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同時也給他們的家庭帶來了極大的困擾.青少年學生正處在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辨別是非、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較弱,容易受到互聯網的不良影響.七年級學生相對於高年級的學生而言,對網路接觸的不是很多,他們對網路充滿了好奇,也很迷惘,有很多學生以為上網就是玩游戲或聊天,他們對網路也沒有一個較為正確的認識.因此,在七年級學生中,開展這樣的活動,我認為是及時的而且是必要的.我校有計算機室、多媒體室、遠程接收室,學生有廣闊的網路學習空間,針對學生上網聊天和游戲,我們很有必要加以誘導,使之利用好這些工具,為自己的學習服務,進而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美好情感,使之熱愛電腦,熟悉網路,正確使用,為自身發展服務.三、活動的具體目標1、知識目標: (1)了解、掌握一些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常識.(2)初步學會制訂計算網路的活動方案,撰寫調查報告和活動總結.2、能力目標:(1)學會正確認識和使用網路,遠離不良侵害,健康成長.(2)學會正確操作計算機網路,增強技能,培養信息技術的駕馭能力.(3)提高查找、收集和整理計算機網路資料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實踐活動,逐步培養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2)培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3)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和使用信息技術,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四、活動准備1、知識技能准備.(1)了解、掌握有關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知識.(利用信息技術課進行相關培訓)(2)掌握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方法,會寫調查報告和活動總結.(制定方案專門培訓) 2、活動計劃的制定.(1)調查學生對計算機網路的問題,並做好收集和歸類.(2)按問題類別作為研究課題,將學生按興趣自由結成活動小組.(3)安排好各小組負責人,並以組長為核心組織安排本小組的活動方案.3、相關技術和科室准備. 如攝影、錄音等採用個別培訓,計算機教室、多媒體室、遠程接收室提前協調安排.五、活動步驟與過程(一)活動方法:1、利用課余信息技術課和課余時間進行,信息技術課上講解相關基礎知識,課余時間進行專項活動.2、通過小組合作查閱、搜集、探究,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對計算機網路問題進行全面了解和掌握,把握第一手材料,從而對網路有清晰認識.3、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搜集、整理、處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協作探究精神和學習交流能力,認識計算機網路的利弊得失,並進行相當的總結.(二)活動步驟第一階段:感知啟動.1、向學生介紹本次活動的宗旨和目的及實現目標.(1)專項發動和活動動員(要求七年級全體學生和班主任、計算機教師參與)(2)確立活動小組和小組實踐項目.(3)跟蹤指導和會統,調整不合適的內容.(4)確立活動目標和實施方案,存檔備查.2、有步驟有計劃地逐步了解上述內容,激發學生探究實踐的興趣.3、提出活動的具體要求.(1)聽從指揮,注意安全(2)自由協作,交流探究(3)愛護成果,保護環境第二階段:實地考察,搜集資料.1、帶領學生到定點網吧實地考察,結合理論知識,切身實踐.2、自由解組,合作實踐,由學校統一安排.3、重點研究網路的使用和利弊得失,親身實踐,感觸生活的真實.4、認真填寫活動記錄表,實事求是,及時記錄下自己活動的體會.5、保證安全,認真實施.第三階段:實踐活動1、積極參加活動,竭盡所能,自己的任務力求做到最好.2、虛心向老師或專業人士求教,真正參加到實踐活動中去,積極動腦思考.3、及時評價,並填寫在活動記錄中.4、寫實踐日記.第四階段:成果匯報1、展示活動成果:各小組按預定活動內容,出一期板報:活動成果展.(請專業教師和同學互相評一評,做得怎麼樣?)2、匯報交流:上交一份活動報告.(重點報告活動收獲——對計算機網路的認識和利弊得失的分析,必須有自己的真實觀點.)3、談一談:搞一次演講.(談活動中,你的見聞和想法,重點是網路認識和自己的感觸,要談出今後的做法.)第五階段:總結總結並得出結論:通過學生親歷實踐,對計算機網路」應該有一個正確認識,在學生熟悉並認識的基礎上,加以導引網路是使用和服務的工具,而不是我們的玩具,以此提高學生對網路的正確認識,增強學習動力和使用效率,更好的為自己、為社會服務.六、活動評價:通過本次活動,使學生增強了對網路的正確認識;通過調查問卷、走訪等形式真正體驗網路的利弊,並能權衡得失;通過辯論,使學生更進一步明確了對網路的態度;在活動的過程中,還讓學生學會了如何思考、發現問題,繼而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學生的自身素質也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和鍛煉.七、注意事項1、活動過程要有詳細記錄,並能將原始資料存檔;2、參與的學生和教師要有反饋信息記載;3、對計算機網路知識要有理論基礎和實踐過程;4、活動過程要善於總結和不斷修正.八、活動反思1、參與面過廣,不能很好的進行跟蹤調查;2、活動過程稍短,有些細節不能及時處理;3、有些材料不能來源於實踐;4、實踐場所較小,也限制了活動過程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