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時鍾作用

計算機網路時鍾作用

發布時間: 2022-05-03 21:15:49

❶ 區域網時間同步有什麼用處

保持時鍾同步,是一個網路穩定、可靠運行的前提,比如SDH(同步數字體系)網路中必須要精確的做到時鍾同步,才有可能保證網間數據的准確傳輸,但是這些運行在網路底層的規范對一般用戶來說太遙遠了,對於區域網用戶來說,最常用的時間同步操作就是「自動與Internet時間伺服器同步」那麼我們在區域網中設置時間同步有什麼意義呢?又是如何實現的呢?內外網中時間伺服器的設置又有何區別?下面我們結合實際區域網中設置實例來詳細說明一下。

一、區域網內由於時間不同步造成的問題:作為網路管理員,既要保證網路設備的穩定運行,又要及時處理網路中隨時出現的故障,而如果無法實現時間同步,就會增加處理故障的難度,比如:(一)有時候需要設置CISCO交換機設備定時重啟,但每次執行該操作前都要先對時,這樣才能保證執行reload命令時的准確性,更要命的是重啟後以後,交換機的時間又變回默認的1994年了。(二)局域內有幾十台交換機,雖然大多可以實現遠程網管,但由於時間不一致,造成無法准備網路故障發生的確切時間。(三)最近單位實現指紋機考勤了,同事們也習慣於看電腦上的時間去按指紋,但微機上的時間老不準,結果往往贊成不是去早了就是去晚了,還有在進行文件傳輸時,不準確的時間信息也影響了檢索結果,甚至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❷ 網路時間伺服器是做什麼用的

Network Time Protocol(NTP)是用來使計算機時間同步化的一種協議,它可以使計算機對其伺服器或時鍾源(如石英鍾,GPS等等)做同步化,它可以提供高精準度的時間校正(LAN上與標准間差小於1毫秒,WAN上幾十毫秒),且可介由加密確認的方式來防止惡毒的協議攻擊。
NTP如何工作?
NTP提供准確時間,首先要有準確的時間來源,這一時間應該是國際標准時間UTC。北京中新創科技有限公司研製開發的網路時間伺服器DNTS-7是一種高科技智能的、可獨立工作的基於NTP/SNTP協議的時間伺服器,DNTS-7從GPS地球同步衛星上獲取標准時鍾信號信息,將這些信息在網路中傳輸,網路中需要時間信號的設備如計算機,控制器等設備就可以與標准時鍾信號同步。標準的時鍾信息通過TCP/IP網路傳輸,DNTS-7支持多種流行的時間發布協議,如NTP,time/UDP,還可支持可設置的UDP埠的中新創科定義的時間廣播數據包。NTP和time/UDP的埠號分別固定於RFC-123和RFC-37指定的123和37。DNTS-7同時支持SNTP協議的廣播工作模式。
DNTS-7有三種型號可供選擇,DNTS-71為有1個10/100M自適應的乙太網口,DNTS-72為有2個10/100M自適應的乙太網口,DNTS-74為有4個10/100M自適應的乙太網口,網口間物理相互隔離,完全保證數據安全性,可全設置同一個網段或者不同網段,具有冗餘性,某個網口的故障將不會影響其他網口正常工作。每個以太口必須設置獨立IP地址。
計算機主機一般同多個時間伺服器連接, 利用統計學的演算法過濾來自不同伺服器的時間,以選擇最佳的路徑和來源來校正主機時間。即使主機在長時間無法與某一時間伺服器相聯系的情況下,NTP服務依然有效運轉。

❸ 電腦裡面gps同步時鍾卡有什麼作用

  • 主要是用來進行電腦系統或所在網路的時間同步使用;因為單機電腦時間久了,系統時間容易發生飄移;

  • GPS同步卡連接好GPS天線定位後就可以工作了;

❹ 計算機中為什麼要有時鍾

時鍾還有控制同步的作用,尤其是在網路數據傳輸時,如果兩台計算機要進行通信,就必須要保證兩台計算機的同步,數據才能正確的到達。

❺ 網路時鍾同步伺服器和北斗時鍾同步伺服器的區別

網路時鍾同步伺服器 主要偏重於網路時鍾同步功能並未描述時鍾信號來源。


北斗時鍾同步伺服器 既描述了時鍾信號來源是北斗系統,又說明了時鍾同步功能。

網路時鍾同步伺服器和北斗時鍾同步伺服器除了時鍾信號來源,基本功能差不多。

計算機網路系統推薦架設自己的時鍾伺服器,推薦京准電子科技 HR-901GB型

目前計算機網路中各主機和伺服器等網路設備的時間基本處於無序的狀態。隨著計算機網路應用的不斷涌現,計算機的時間同步問題成為愈來愈重要的事情。以Unix系統為例,時間的准確性幾乎影響到所有的文件操作。 如果一台機器時間不準確,例如在從時間超前的機器上建立一個文件,用ls查看一下,以當前時間減去所顯示的文件修改時間會得一個負值,這一問題對於網路文件伺服器是一場災難,文件的可靠性將不復存在。為避免產生本機錯誤,可從網路上獲取時間,這個命令就是rdate,這樣系統時鍾便可與公共源同步了。但是一旦這一公共時間源出現差錯就將產生多米諾效應,與其同步的所有機器的時間因此全都錯誤。

網路時鍾伺服器

另外當涉及到網路上的安全設備時,同步問題就更為重要了。這些設備所生成的日誌必須要反映出准確的時間。尤其是在處理繁忙數據的時候,如果時間不同步,幾乎不可能將來自不同源的日誌關聯起來。 一旦日誌文件不相關連,安全相關工具就會毫無用處。不同步的網路意味著企業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手動跟蹤安全事件。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如何才能同步網路,並使得安全日誌能呈現出准確地時間。

❻ 簡述計算機網路的組成,以及各個組成部分的作用

計算機網路由七層組成:

1、物理層:傳遞信息需要利用一些物理傳輸媒體,如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等。物理層的任務就是為上層提供一個物理的連接,以及該物理連接表現出來的機械、電氣、功能和過程特性,實現透明的比特流傳輸。

2、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負責在2個相鄰的結點之間的鏈路上實現無差錯的數據幀傳輸。在接收方接收到數據出錯時要通知發送方重發,直到這一幀無差錯地到達接收結點,數據鏈路層就是把一條有可能出錯的實際鏈路變成讓網路層看起來像不會出錯的數據鏈路。

3、網路層:網路中通信的2個計算機之間可能要經過許多結點和鏈路,還可能經過幾個通信子網。網路層數據傳輸的單位是分組。網路層的主要任務是為要傳輸的分組選擇一條合適的路徑,使發送分組能夠正確無誤地按照給定的目的地址找到目的主機,交付給目的主機的傳輸層。

4、傳輸層:傳輸層的主要任務是通過通信子網的特性,最佳地利用網路資源,並以可靠與經濟的方式為2個端系統的會話層之間建立一條連接通道,以透明地傳輸報文。傳輸層向上一層提供一個可靠的端到端的服務,使會話層不知道傳輸層以下的數據通信的細節。

5、會話層:在會話層以及以上各層中,數據的傳輸都以報文為單位,會話層不參與具體的傳輸,它提供包括訪問驗證和會話管理在內的建立以及維護應用之間的通信機制。如伺服器驗證用戶登錄便是由會話層完成的。

6、表示層:這一層主要解決用戶信息的語法表示問題。它將要交換的數據從適合某一用戶的抽象語法,轉換為適合OSI內部表示使用的傳送語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轉換數據服務。數據的壓縮和解壓縮、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層負責。

7、應用層:這是OSI參考模型的最高層。應用層確定進程之間通信的性質以滿足用戶的需求,以及提供網路與用戶軟體之間的介面服務。

(6)計算機網路時鍾作用擴展閱讀:

傳輸層作為整個計算機網路的核心,是惟一負責總體數據傳輸和控制的一層。因為網路層不一定保證服務的可靠,而用戶也不能直接對通信子網加以控制,因此在網路層之上,加一層即傳輸層以改善傳輸質量。

傳輸層利用網路層提供的服務,並通過傳輸層地址提供給高層用戶傳輸數據的通信埠,使系統間高層資源的共享不必考慮數據通信方面和不可靠的數據傳輸方面的問題。

❼ gps標准時鍾為什麼用在網路中

網路中為什麼要部署網路時鍾同步系統(時鍾同步伺服器,網路授時設備,GPS同步時鍾)?

隨著計算機網路的迅猛發展,網路應用已經非常普遍,如電力、金融、通信、交通、廣電、安防、石化、水利、國防、醫療、政府機關、IT等領域的網路系統需要在大范圍保持計算機的時間同步和時鍾准確,但計算機的時間是根據電腦晶振以固定頻率震盪而產生的,由於晶振的不同,會導致電腦時間積累誤差的產生。從業務影響角度講,因為時間的不統一,就無法推斷出業務具體發生時間。從安全影響角度講,所有設備(如視頻監控中的DVR)的日誌必須反映准確的時間,因為時間的不統一,安全相關工具就會毫無用處。

因此有一個好的標准時間授時設備是非常必要的。為了適應這些領域對於時間越來越精密的要求,上海銳呈電氣有限公司精心設計、自主研發了K系列網路時鍾同步系統,該裝置以GPS衛星信號為時間基準,同時可選北斗衛星、CDMA時間源等,內嵌國際流行的NTP-SERVER服務,以NTP/SNTP協議同步網路中的所有計算機、DVR、控制器等設備,實現網路時鍾同步。

銳呈K系列網路時鍾同步系統有三種型號可供選擇:K806C有1個10/100M自適應的乙太網口;K806D有2個物理隔離的10/100M自適應的乙太網口;K805可以同時配置1-7個物理隔離的10/100M自適應的乙太網口,可以滿足不同客戶的要求,當某個網口發生故障時不會影響其他網口正常工作,完全保證數據安全性。

網路時鍾同步系統工作模式

主/被動對稱模式:一對一的連接,雙方均可同步對方或被對方同步,先發出申請建立連接的一方工作在主動模式下,另一方在被動模式下。此方式適合配置冗餘的時間伺服器。

客戶/伺服器模式:與主/被動模式基本相同。唯一區別在於,客戶方可被伺服器同步,但伺服器不能被客戶同步。

廣播模式:一對多的連接,伺服器不論客戶工作在何種模式下,主動發出時間信息,客戶由此信息調整自己的時間,此時網路延時忽略,因此在准確度上有損失。

❽ 什麼是網路時間同步

將通信網上各種通信設備或計算機設備的時間信息(年月日時分秒)基於UTC(協調世界時)時間偏差限定在足夠小的范圍內(如100ms),這種網路同步過程叫做網路時間同步。
網路時間同步的應用
一般來說,時間同步應用最廣泛的是在INTERNET上的計算機。計算機時鍾用於記錄事件的時間信息,如E-MAIL信息、文件創建和訪問時間、資料庫處理時間等。 時鍾還被用於控制備份的操作、為設計自動構造編譯器檢查文件是否變動過以及其他應用。如果計算機時鍾不精確,那麼這些應用中很多將無法正常工作。對時間敏感的計算機系統,如金融業界伺服器、EDI、大型分布式商業資料庫、航天航空控制計算機等,更需要高精度的時間信息。交通運輸業的時間顯示系統,如地鐵時刻表、顯示系統、機場時刻表顯示系統,如果偏差較大,可能會影響旅客的旅行。 中新創科(DNTS-7)實現高精度網路時間同步,解決需要高精度的時間信息場合問題,提供一套完整的方案。
CDMA 基站也需要UTC 信息。依賴GPS衛星時間同步的CDMA系統,基站之間的時間同步均以公共CDMA時標為基準,該時標通過接收GPS定時,同步於UTC時間。BTS需要絕對時間以獲取從MS發送的CDMA信號。在軟切換中,可能在選擇器中發生郵件指令不匹配, 這是由於BS消息路徑隊列延遲。為防止這種不匹配,所有BTS和BSC必須網路時間同步。 時間同步功能還應用在電話計費方面,這是因為多運營商的出現和分時段費率的存在。網間計費不一致所造成的話單損失,採用時間同步可減小甚至消除。比如,電信和聯通互通時,是通過關口局計費,假如電信側計費起點為20:58(半費時段前),而聯通側計費起點為21:01(半費時段後),則電信、聯通計費話單會出現誤差,通常的做法是丟棄話單,損失由雙方運營商承擔。如果在雙方的交換機上可以接收GPS提供的絕對時刻UTC,則雙方的計費誤差可以控制在毫秒級,從根本上避免話單差異。即使只有一方的交換機可做到接收UTC,在話單決策上,該方可占據裁決地位,為對方消除損失。
軟體開發也需要時間同步。程序設計是一個設計組的分散任務。這個設計組可以在時間同步的應用不同的伺服器上編碼,而且有時需要跨地區工作。最終,所有編碼都要編入一個程序中,這樣必須要求網路時間同步。"編文件"(MAKE)功能或某種"版本控制系統"可用於對來自分散伺服器的軟體進行管理。當源文件被修改後,時間戳可以用來決定哪個文件需要被重建。當網路文件系統生成了某種目錄後,而伺服器和客戶對當前時間有不同的認識時,編譯文件將出錯,不能重建某些源文件,也不能編寫基於最新信息的可操作文件。還有許多這樣的報告:當工程師往源編碼文件輸入"修改"(FIX)命令後,最終編寫文件的過程中只有"修改"這個命令被省略了。而它給公司帶來了極大的難堪和浪費。這種錯誤是很難檢查出的。在使用過程中,編程人員第一個反映是咒罵軟體蟲。然後,設計組將花費大量的時間檢查出軟體蟲是由於含有丟失文件的基礎部分被修改引起的,而這種修改就是因為缺乏伺服器時間同步,中新創科(DNTS-7)能確保所有伺服器時間同步,實現真正網路時間同步。
網管系統的告警和日誌同樣需要准確記錄事件和告警的准確時間,以便進行故障和性能分析。譬如,網管中心產生的告警時間,可能不是交換機實際產生告警的准確時間。另外當網管中心採用多點日誌記錄時,如果網路各個節點時間不同步,將造成日誌記錄的混亂。若需要這些信息快速准確進行故障定位,准確的時間是必不可少的。在政府上網工程和電子商務活動中,數字時間戳服務十分重要,這里也需要精確時鍾的時間同步功能。各種政務和商務的文件中,時間是十分重要的信息。在書面合同中,文件簽署的日期和簽名一樣均是十分重要的防止文件被偽造和篡改的關鍵性內容。在電子文件中,同樣需對文件的日期和時間信息採取安全措施,而數字時間戳服務(DTS:digital time-stamp service)就能提供電子文件發表時間的安全保護。 在這些需要高精度的時間信息場合,中新創科(DNTS-7)網路時間同步產生是必然的結果。
數字時間戳服務(DTS )是網上安全服務項目,由專門的機構提供。時間戳(time-stamp)是一個經加密後形成的憑證文檔,它包括三個部分:① 需加時間戳的文件的摘要(digest);② DTS收到文件的日期和時間;③ DTS的數字簽名。時間戳產生的過程為:用戶首先將需要加時間戳的文件用HASH編碼加密形成摘要,然後將該摘要發送到DTS,DTS在加入了收到文件摘要的日期和時間信息後再對該文件加密(數字簽名),然後送回用戶。由Bellcore 創造的DTS採用如下的過程:加密時將摘要信息歸並到二叉樹的數據結構;再將二叉樹的根值發表在報紙上,這樣更有效地為文件發表時間提供了佐證。注意,書面簽署文件的時間是由簽署人自己寫上的,而數字時間戳則不然,它是由認證單位DTS來加的,以DTS收到文件的時間為依據。因此,時間戳也可作為科學家的科學發明文獻的時間認證,更需要高精度網路時間同步。
由以上應用可以看到,精確的時間給有些應用帶來極大的性能提高。當沒有時間同步的時候就已經存在計費了,但是現在誰還能忍受沒有時間同步的計費呢?無窮無盡的投訴不單使得運營商焦頭爛額,更會影響用戶的信心。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用戶可是越來越挑剔了。 這里只是羅列了幾個典型的時間同步的應用,我們還可以發掘其它的應用,高精度網路時間同步產品可以給我們的系統設計帶來便捷,給用戶帶來高質量的網路和應用,更有可能帶來更多的以前不能得到的分析結果。

❾ 計算機網路中的時鍾問題

計算機的時鍾,有兩層意思:1.時間基準;2.實際的時間。時間基準,一般都是以1秒為時鍾基準。別小看這一秒鍾。所謂基準,就是對這一秒鍾有非常苛刻的要求。當然主要是誤差量的要求,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2000萬年不差一秒,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假如能取這種原子鍾作為計算機的時鍾標准,那麼計算機的計算過程中,就決不會出錯。而實際的應用計算機時鍾,是計算機本身自己產生的,由晶體震盪電路組成的,具體指的就是計算機中的CPU時鍾晶元部分。一個CPU主頻可以是幾百兆上千兆,現在用的都是G級,比如2.4G、2.8G、3.2G等等,就是計算機的時鍾基準(時間基準)。因為:f=1/T 。實際時間,是指實時的時間,比如現在的實際時間是2018年12月2日19:36:16秒。網路中的時鍾,既有時間基準要求,更多的是實際時間的同步。時間基準要求是網路正常運行的基本保證,時間基準誤差太大,就會造成網路鏈接混亂,通信混亂。而實際時間不能同步,網路就會失去控制和管理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