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樓宇如何設置網路布局
擴展閱讀
電腦屏幕黑屏好修嗎 2025-07-29 00:15:52
樂視共享網路在哪裡 2025-07-29 00:11:29

樓宇如何設置網路布局

發布時間: 2022-07-29 05:00:06

Ⅰ 樓宇綜合布線圖需要畫些什麼

綜合布線是一種模塊化的、靈活性極高的建築物內或建築群之間的信息傳輸通道。它既能使語音、數據、圖像設備和交換設備與其它信息管理系統彼此相連,也能使這些設備與外部相連接。它還包括建築物外部網路或電信線路的連接點與應用系統設備之間的所有線纜及相關的連接部件。綜合布線由不同系列和規格的部件組成,其中包括:傳輸介質、相關連接硬體(如配線架、連接器、插座、插頭、適配器)以及電氣保護設備等。這些部件可用來構建各種子系統,它們都有各自的具體用途,不僅易於實施,而且能隨需求的變化而平穩升級。
1.綜合布線的發展過程
綜合布線的發展與建築物自動化系統密切相關,傳統布線如電話、計算機區域網都是各自獨立的。各系統分別由不同的廠商設計和安裝,傳統布線採用不同的線纜和不同的終端插座。而且,連接這些不同布線的插頭、插座及配線架均無法互相兼容。辦公布局及環境改變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需要調整辦公設備或隨著新技術的發展,需要更換設備時,就必須更換布線。這樣因增加新電纜而留下不用的舊電纜,天長日久,導致了建築物內一堆堆雜亂的線纜,造成很大的隱患。維護不便,改造也十分困難。
隨著全球社會信息化與經濟國際化的深人發展,人們對信息共享的需求日趨迫切,就需要一個適合信息時代的布線方案。
美國電話電報(AT&T)公司的貝爾(Bell)實驗室的專家們經過多年的研究,在辦公樓和工廠試驗成功的基礎上,於20世紀80年代末期率先推出SYSTIMATMPDS(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現時已推出結構化布線系統SCS。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T50311-2000命名為綜合布線GCS(Genericcablingsystem)。
綜合布線是一種預布線,能夠適應較長一段時間的需求。
2.綜合布線的特點
綜合布線同傳統的布線相比較,有著許多優越性,是傳統布線所無法相比的。其特點主要表現在它具有兼容性、開放性、靈活性、可靠性、先進性和經濟性。而且在設計、施工和維護方面也給人們帶來了許多方便。
(1)兼容性:綜合布線的首要特點是它的兼容性。所謂兼容性是指它自身是完全獨立的而與應用系統相對無關,可以適用於多種應用系統。
過去,為一幢大樓或一個建築群內的語音或數據線路布線時,往往是採用不同廠家生產的電纜線、配線插座以及接頭等。例如用戶交換機通常採用雙絞線,計算機系統通常採用粗同軸電纜或細同軸電纜。這些不同的設備使用不同的配線材料,而連接這些不同配線的插頭、插座及端子板也各不相同,彼此互不相容。一旦需要改變終端機或電話機位置時,就必須敷設新的線纜,以及安裝新的插座和接頭。
綜合布線將語音、數據與監控設備的信號線經過統一的規劃和設計,採用相同的傳輸媒體、信息插座、交連設備、適配器等,把這些不同信號綜合到一套標準的布線中。由此可見,這種布線比傳統布線大為簡化,可節約大量的物資、時間和空間。
在使用時,用戶可不用定義某個工作區的信息插座的具體應用,只把某種終端設備(如個人計算機、電話、視頻設備等)插人這個信息插座,然後在管理間和設備間的交接設備上做相應的接線操作,這個終端設備就被接入到各自的系統中了。
(2)開放性:對於傳統的布線方式,只要用戶選定了某種設備,也就選定了與之相適應的布線方式和傳輸媒體。如果更換另一設備,那麼原來的布線就要全部更換。對於一個已經完工的建築物,這種變化是十分困難的,要增加很多投資。
綜合布線由於採用開放式體系結構,符合多種國際上現行的標准,因此它幾乎對所有著名廠商的產品都是開放的,如計算機設備、交換機設備等;並對所有通信協議也是支持的,如ISO/IEC8802-3,ISO/IEC8802-5等。
(3)靈活性:傳統的布線方式是封閉的,其體系結構是固定的,若要遷移設備或增加設備是相當困難而麻煩的,甚至是不可能。
綜合布線採用標準的傳輸線纜和相關連接硬體,模塊化設計。因此所有通道都是通用的。每條通道可支持終端、乙太網工作站及令牌環網工作站。所有設備的開通及更改均不需要改變布線,只需增減相應的應用設備以及在配線架上進行必要的跳線管理即可。另外,組網也可靈活多樣,甚至在同一房間可有多用戶終端,乙太網工作站、令牌環網工作站並存,為用戶組織信息流提供了必要條件。
(4)可靠性:傳統的布線方式由於各個應用系統互不兼容,因而在一個建築物中往往要有多種布線方案。因此建築系統的可靠性要由所選用的布線可靠性來保證,當各應用系統布線不當時,還會造成交叉干擾。
綜合布線採用高品質的材料和組合壓接的方式構成一套高標準的信息傳輸通道。所有線槽和相關連接件均通過ISO認證,每條通道都要採用專用儀器測試鏈路阻抗及衰減率,以保證其電氣性能。應用系統布線全部採用點到點端接,任何一條鏈路故障均不影響其它鏈路的運行,這就為鏈路的運行維護及故障檢修提供了方便,從而保障了應用系統的可靠運行。各應用系統往往採用相同的傳輸媒體,因而可互為備用,提高了備用冗餘。
(5)先進性:綜合布線,採用光纖與雙絞線混合布線方式,極為合理地構成一套完整的布線。
所有布線均採用世界上最新通信標准,鏈路均按八芯雙絞線配置。5類雙絞線帶寬可達100MHz,6類雙絞線帶寬可達200MHz。對於特殊用戶的需求可把光纖引到桌面(FiberToTheDesk)。語音干線部分用鋼纜,數據部分用光纜,為同時傳輸多路實時多媒體信息提供足夠的帶寬容量。
(6)經濟性:綜合布線比傳統布線具有經濟性優點,主要綜合布線可適應相當長時間需求,傳統布線改造很費時間,耽誤工作造成的損失更是無法用金錢計算。
通過上面的討論可知,綜合布線較好地解決了傳統布線方法存在的許多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對信息資源共享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尤其以電話業務為主的通信網逐漸向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過渡,越來越重視能夠同時提供語音、數據和視頻傳輸的集成通信網。因此,綜合布線取代單一、昂貴、復雜的傳統布線,是"信息時代"的要求,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綜合布線系統
綜合布線系統應是開放式結構,應能支持電話及多種計算機數據系統,還應能支持會議電視、監視電視等系統的需要。
綜合布線系統可劃分成六個子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
●配線(水平)子系統;
●干線(垂直)子系統;
●設備間子系統;
●管理子系統;
●建築群子系統。
智能建築與智能建築園區的工程設計
應根據實際需要,可選擇以下三種類型的綜合市線系統:
(1)基本型:適用於綜合布線系統中配置標准較低的場合,用銅芯雙絞線電纜組網。基本型綜合布線系統配置如下:
●每個工作區有一個信息插座;
●每個工作區的配線電纜為1條4對雙絞線電纜;
●採用夾接式交接硬體;
●每個工作區的干線電纜至少有1對雙絞線。
(2)增強型:適用於綜合布線系統中中等配置標準的場合,用銅芯雙絞電纜組網。增強型綜合布線系統配置如下:
●每個工作區有2個或以上信息插座;
●每個工作區的配線電纜為2條4對雙絞電纜;
●採用夾接式或插接交接硬體;
●每個工作區的干線電纜至少有2對雙絞線。
(3)綜合型,適用於綜合布線系統中配置標准較高的場合,用光纜和銅芯雙絞電纜混合組網。綜合型綜合布線系統配置應在基本型和增強型綜合布線系統的基礎上增設光纜系統。
綜合布線系統應能滿足所支持的數據系統的傳輸速率要求,並應選用相應等級的纜線和傳輸設備。
綜合布線系統應能滿足所支持的電話、數據和電視系統的傳輸標准要求。
綜合布線系統的分級和傳輸距離限值應符合表1所列的規定。
註:①100m距離包括連接軟線/跳線、工作區和設備區接線在內的10m允許總長度,鏈路的技術條件按90m水平電纜,7.5m長度的連接電纜及同類的3個連接器來考慮。如果採用綜合性的工作和設備區電纜附加總長度不大於7.5m,則此類用途是有效的。
②3000m是國際標准范圍規定的極限,不是傳輸媒體極限。
③當距離大於水平電纜子系統中的長度100m,應協商可行的應用標准。
④系統分級E因為尚未正式出台,表內未列出。但是由於D級E及E級在市場上已大量應用,因此在下面的各表格中予以列出有關指標僅供參考。
綜合布線系統的組網和各段線纜的長度限值應符合圖1所示的規定:
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選用的電纜、光纜、各種連接電纜、跳線,以及配線設備等所有硬體設施,均應符合ISO/IEC11801:1995(E)國際標準的各項規定,確保系統指標得以實施。
綜合和線系統應設置漢顯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人工登錄與綜合布線系統相關的硬體設施的工作狀態信息,這些狀態信息包括:設備和纜線的用途和使用部門、組成區域網的拓撲結構、傳輸信息速率、終端設備配置狀況、佔用硬體編號和色標、鏈路的功能和各項主要特徵參數、鏈路的完好狀況和故障記錄等內容。還應登錄設備位置和纜線走向內容以及建築物名稱、位置、區號、樓層號和房間號等內容。
在系統設計時,全系統所選的纜線、連接硬體、跳線、連接線等必須與選定的類別相一致。如採用屏蔽措施時,則全系統必須都按屏蔽設計。 綜合布線設備-設備類型
在綜合布線設備中,除了最為主要的傳輸介質,如雙絞線和光纖線纜等以外,還有很多的布線設備在使用。常用的有RJ45插頭、信息插座、配線架、光纖連接器、剝線鉗、打線鉗、網線鉗、網線模塊等。
綜合布線設備-定義
綜合布線系統(Premises Distributed System,簡稱PDS)是一種集成化通用傳輸系統,在樓宇和園區范圍內,利用雙絞線或光纜來傳輸信息,可以連接電話、計算機、會議電視和監視電視等設備的結構化信息傳輸系統。
綜合布線系統使用標準的雙絞線和光纖,支持高速率的數據傳輸。這種系統使用物理分層星型拓撲結構,積木式、模塊化設計,遵循統一標准,使系統的集中管理成為可能,也使每個信息點的故障、改動或增刪不影響其它的信息點,使安裝、維護、升級和擴展都非常方便,並節省了費用。
綜合布線設備-六個獨立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由終端設備連接到信息插座之間的設備組成。包括:信息插座、插座盒、連接跳線和適配器組成。
水平區子系統
水平區子系統應由工作區用的信息插座,樓層分配線設備至信息插座的水平電纜、樓層配線設備和跳線等組成。一般情況,水平電纜應採用4對雙絞線電纜。在水平子系統有高速率應用的場合,應採用光纜,即光纖到桌面。水平子系統根據整個綜合布線系統的要求,應在二級交接間、交接間或設備間的配線設備上進行連接,以構成電話、數據、電視系統和監視系統,並方便地進行管理。
管理子系統
管理子系統設置在樓層分配線設備的房間內。管理間子系統應由交接間的配線設備,輸入/輸出設備等組成,也可應用於設備間子系統中。管理子系統應採用單點管理雙交接。交接場的結構取決於工作區、綜合布線系統規模和選用的硬體。在管理規模大、復雜、有二級交接間時,才設置雙點管理雙交接。在管理點,應根據應用環境用標記插入條來標出各個端接場。
垂直干線子系統
通常是由主設備間(如計算機房、程式控制交換機房)提供建築中最重要的銅線或光纖線主幹線路,是整個大樓的信息交通樞紐。一般它提供位於不同樓層的設備間和布線框間的多條聯接路徑,也可連接單層樓的大片地區。
設備間子系統
設備間是在每一幢大樓的適當地點設置進線設備,進行網路管理以及管理人員值班的場所。設備間子系統應由綜合布線系統的建築物進線設備、電話、數據、計算機等各種主機設備及其保安配線設備等組成。
建築群子系統
建築群子系統將一棟建築的線纜延伸到建築群內的其它建築的通信設備和設施。它包括銅線、光纖、以及防止其它建築的電纜的浪涌電壓進入本建築的保護設備。
綜合布線設備-綜合布線標准
常見的綜合布線設計標准主要有以下幾種:
TIA/ EIA-568A 商業大樓電信布線標准(加拿大採用CSA工T529)
EIA/ TIA-569 電信通道和空間的商業大樓標准(CSA T530)
EIA/ TIA-570 住宅和N型商業電信布線標准
CSA T525 TIA/ EIA-606 商業大樓電信基礎設施的管理標准(CSA T528)
TIA/ EIA-607 商業大樓接地/連接要求(CSA T527)
ANSI/ IEEE 802.5-1989 令牌環網訪問方法和物理層規范
GB/T 50311-2000 《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T 50312-2000 《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
CECS72:97 《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及驗收規范》

Ⅱ 樓宇綜合布線安裝技巧有誰清楚有什麼要注意的

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項目與網路工程項目關系非常密切,綜合布線是為網路工程提供的傳輸平台,布局合理將為網路拓撲結構帶來很大的方便。雖然綜合布線的投資在網路工程建設總投資中所佔的比例不大,但它們建設好壞直接影響網路工程的優化與定量。在智能建築中物業管理、樓宇監控自動化、辦公自動化等都離不開計算機網路的支持。沒有計算機網路系統,無法實現智能化,因此實施網路系統的集成公司任重而道遠。按理說系統集成將會使各個系統在整個建設中有序地進行,對保證工程建設的質量是十分需要的。按基本建設程序看綜合布線是採用暗配線布線方式,需要與土建施工配合進行線槽、埋管、豎井敷設等等,還要進行設備間等內容的施工與安裝,這些工作正是安裝公司的強項,與土建施工配合默契,易於保證施工質量。暗配管網的完成,為綜合布線准備好現場的施工環境,穿放纜線和安裝設備就顯得易於實施了,安裝公司當然願意國產完成。綜合布線工程的施工與土建施工關系密切,但比網路工程先行一步,由安裝公司完成此項工作比較有利。綜合布線完工了

如何建好綜合布線網路

7)雙端預留長度要適當,一般信息口端預留長度為20∽30cm ,配線架端放至指定位置後再預留約50cm,作為富餘量和工作長度。
8)布放後的電纜必須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防止被人剪斷,或因其它原因而損傷電纜。
2、 垂直干纜布放
1)干纜一般引自MDF,經過一段水平線槽後進入豎井垂直橋架到IDF,所以布放之前必須保證豎井已清理,干纜徑內橋架構通且槽內無雜物。
2)纜線雙端標志一致。布放時不得用力拉伸和有扭結現象,以防線纜變形,影響電氣特性。
3)布放過程中,電纜貼靠槽盒邊緣時,要有人照應,防止電纜被劃傷、割斷。
4)電纜在垂直橋架上敷設,應根據需要布放的電纜量統籌規劃排列方式,做到出線順暢,不交叉,以保證整齊美觀。
5) 電纜布放到配線架指定位置後,要留有足夠的長度,作為預留長度和工作長度。
6) 光纜布放應在銅纜布放、綁扎之後進行,以防光纜被損壞。
7) 在對數干纜的綁扎宜采秀浸出臘尼龍線,較平整。
3、 配線架安裝
1)配線架採用鋁合金防護機櫃安裝。安裝時應利用吊錘或水平尺測量,保證橫平豎直,同時加固要牢靠,以滿足抗震要求。
2)機櫃必須要有良好的接地,五類配線架的接地引線,也必須可靠接地。
3)根據配線架安裝數量合理規劃位置留有足夠位置提供給HUB安裝。
4、 纜線端接(卡接) 纜線卡接系在配線架上和信息模塊上進行,具體操作詳見《安裝維護手冊》,在工藝方面應注意以下幾點:
1)剝除電纜外護套時,剝除長度要合適,使用切刀不可用力過度,以防損傷內導線。
2)大對數纜是由多組25對束組成,分束組時應小心地保持每束組,不可絮亂,分出的一組25對束,纜端按順序以不同標志捆紮,以便辯認。
3) 配線時,應注意線對編序(以色譜識別)不能差錯,電纜編序詳見《PIC電纜顏色編碼》。
4) 雙絞線分線時,絞部應緊貼卡槽邊緣,不可過度分散, 影響絞線特性。
5)卡接完畢,要利用"引導保留物工具"和"線鉤"對布放在布線塊槽內的導線進行整理,同時清除落在連接塊間的殘留導線碎段。
6)最後要記住插貼"標簽",以便對該配線架端子的分配和信息口編號的識別。 "標簽"採用顏色和字母數字代碼組合,用來識別電纜的發源地,即通過標簽告訴你"在何處能找到此纜的另一端"。
① 水平區標簽為蘭底黑字,字樣標識工作區中信息點的4對纜,如: X C(或H) XX 信息點序號 電腦或電話 樓層號
②主幹區標簽為白底黑字,字樣標識,在IDF上表示的是電纜另一端連接的MDF的列、行號;在MDF上表示的電纜的另一端連接的IDF的列、行號: 例:在IDF上標記:XX MDF-- I--06 第6行 第1列 總配線架 IDF安裝樓層號 在MDF上標記:XX IDF-- Ⅱ-03 第3行 第2列 分配線架 IDF安裝的樓層號
③設備區標簽為綠底黑字,用來標識來自設備(如交換機)的干纜的線對,標記字樣可由設備安裝確定。 ④ 安裝完畢,對每一個信息插座貼上標識,為今後維護提供方便。
(三) 測試
A、 雙絞線通斷(定性)測試 1、測試項目 -- ① 通斷、 --②異位、 ---③串音、 - ④外電壓 ---- 2、 使用儀表:雙絞線檢儀(TEST ALLKIT)- 3、 具體操作詳見《雙絞線通斷測試大綱》。
B、 雙絞線性能測試 此項測試根據朗訊公司要求僅對五類線路抽測10%。
1、測試項目: -- ① 拓撲圖:線纜終端是否正常,內容包括線序、短路、開路等。
-- ② 衰減:在特定長度下允許最大衰減量和實測衰減值。 --- ③ 串憂:指線對間在特定長度下允許最大串憂和實測串憂值。
2、 使用儀表:五類線纜測試(Penta Scanner Plus)。
3、 具體操作及指標要詳見《布線系統傳輸性能驗收標准》。
--- 以上測試,應全部符合有關的技術指標要求。
---- 技術指標和測試 根據美國朗訊技術標准要求,對雙絞線線路應做如下 測試: --- (1) 線路導通檢測 測試段路:三類和五類全部線路段 測試項目:導通、異位、開路、短路、串音、對地電壓 指標要求:全部合格
-- (2) 五類線路特性指標測試 測試段落:五類雙絞線全部線路段(朗訊要求抽測段落不少於10%) 測試項目:連接拓撲圖、傳輸頻率、衰減、近端干擾衰減。
四、用戶設備與布線系統的連接:
1、電話系統與綜合布線系統的連接 ----電話系統使用的標准插頭為RJ12插頭,可直接插入由系統提供的標准RJ45插座內。其連接步驟是:在電話機的輸出線端裝上RJ12插頭。然後, 將其插入系統提供的雙孔信息插座或單孔信息插座上。一個信息插座孔可輸出8PIN,因此,其最大容量可裝4部電話。在擴容時,必須由工程技術人員對插座進行配線,在主、分配線架上進行跳線,將水平線路和與PBX相連 的線路連接起來。 需要指出的是,在PBX連接時,外線不經過PBX,直接上主配線架、分配線架,使之成為直撥電話線路。而中繼線經過PBX與內線連接,內線再上主 從配線架,構成分機電話線路。
2、計算機網路與綜合布線系統的連接
--- 計算機與系統的連接時,需待鋪設系統後,在計算機擴展槽上插上網卡。如果網卡的介面不是雙絞線介面,則還需配備從該種介面至RJ45 的轉換器,然後用一條兩端配有RJ45插頭的線纜分別插在網卡輸出端的RJ45 插孔和IBDN信息插座上。在擴容時,同樣要由工程技術人員對插座進行配線,在主、從配線架上進行跳線。
3、保安監控系統與綜合布線系統的連接 --- 保安監控系統由位於監控現場的攝像探頭和位於監控中心的切換器(Switching)、監視器構成。攝像頭和切換器之間的連接可採用綜合布線系統中的雙 絞線,線路由綜合布線系統中的管理區進行統一調配。 傳統的監視系統採用的傳輸介質是75?屯?軸電纜,視頻設備的介面也都 是與之相適應的BNC接頭。因此在使用雙絞線與設備進行連接時,需在其間 加裝適配器(Adaptor) ,將同軸電纜上傳輸的不平衡信號和雙絞線上傳輸 的平衡信號進行相互轉換,並消除在主幹纜中傳輸時可能發生的線對之間的 串擾。
-- 監控系統中有兩種信號,除每個攝像頭都產生的視頻信號外,帶旋轉雲 台的監控點還需一根雲台控制信號線,用於雲台轉動的方向控制,以擴大攝像頭的監控范圍。控制信號的數據率較低,使用三類線纜傳輸,視頻信號采 用五類雙絞線可保證1500FT距離內的彩色視頻信號的傳輸。 監控點可選擇在各通道入口、電梯出口處,使用固定的監視攝像頭,即可完 成出入人員及物品的監控。大廈大堂、商場部分,監控面積大,人員流動多,所以採用帶旋轉雲台的可變焦監控攝像頭,彩色信號。對收銀台的監視則可採用固定的攝像頭。
4、 保安門禁系統與綜合布線系統的連接
--- 磁卡門系統需要傳輸兩類信號:磁頭讀入的數據和門鎖驅動的遠地供電電流 ,這些均可直接接入綜合布線系統。其傳輸時所需的線對數目和配線方法,隨不同的設備廠家採用的信號傳輸方式和所支持的功能數量不同而不同。如SECURA門禁系統需要8芯線支持
5、 樓宇自控系統與綜合布線系統的連接
----在樓宇自控系統中,感測器與控制器及控制器與控制器之間可採用IBDN綜合布線系統中的雙絞線進行連接,並由綜合布線系統中的管理區子系統進行統一調配。
- 樓宇自控系統的信號數據率較低使用三類雙絞線即可充分滿足傳輸要求。 線纜末端用鏟形接頭與感測器和控制器等IBS設備的螺旋接線柱直接相連。BA 設備根據設備類型不同可直接串接,也可橋接和星形連接。 音響廣播一般與消防廣播共用一套系統,平時用於日常廣播或商場部分的 背景音樂;在發生火警時,則由消防控制中心立即將廣播切換到火警報警和現 場組織疏導上。物理連接上,廣播系統的揚聲器為串聯,即一條雙絞線線路上 可串接多個喇叭,故每層只設一條雙絞線線路,即可帶多個揚聲器。同BA系統一樣,消防線纜末端可與感測器和控制器等IBS設備的螺旋接線柱直接相連。

Ⅳ 全網路架構的樓宇自控系統,是怎樣的網路架構IP控制器還叫DDC嗎

樓宇自控系統在不同發展階段常用通訊協議有Modbus,Lonworks,BACnet等,之前這些通訊協議以傳統的匯流排實現,例如Modbus RTU、Lon FT-10或BACnet MSTP。如今隨著現代的IP網路技術的發展,在樓宇中大量綜合布線技術,即廣泛採用光纖與網線來架構網路,建設網路架構的成本在不斷降低,利用全IP網路架構建設樓宇管理系統(BMS)已經成為如今發展的主流趨勢,對應網路架構下的通訊協議為Modbus TCP、Lon IP或BACnet IP。

項目設計時,系統集成商可結合樓層、房間平面圖和客戶的需求即可開展樓宇自控系統的各項規劃活動。在一個全IP網路架構的項目中,必然有不少的IP控制器接入其中,此時,管理網路的可靠性對於控制系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旦網路出現故障,設備將無法得到有效控制。

可靠性在樓宇自控系統的重要意義

IP管理網路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在於使不同地點的控制器能夠高效地進行數據傳輸。如果客戶通過電腦管理界面或者觸控屏幕點擊「開啟」鈕控制燈光時,一定也期望燈光隨之亮起。這一應用場景應當在任何時刻,任何情況下都能夠實現。我們將這種期望及設備響應定義為設備的「可靠性」。如果可靠性超過99.99%,則其反映在每年53分鍾之內的宕機時間。「宕機時間」是指系統出現宕機的一段持續時間。但並不包括例如設備維護這類計劃內的停機時間。

這是對於一個子系統而言,如果針對整個樓宇自控系統,那麼可靠性是源自於各個子系統可靠性的乘積。假設LOYTEC控制器建立的樓宇自控系統的組合可靠性為99.7%,則可期待其每年最大停機時間為不超過26.3小時。又假設底層IP網路的可靠性僅為98.3%,則其可靠性將為0.997x0.983=0.98=98%。圖1表示了典型樓宇自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範例架構。

圖8 樓層之間設置網狀網路

Ⅳ 兩棟宿舍樓網路綜合布線設計方案:

兩棟宿舍樓
網路綜合布線
設計方案

(河南大學軟體學院)

設計:張鵬
製作:張鵬
審核:凡柳松
李凱超

目錄

1. 前言┄┄┄┄┄┄┄┄┄┄┄┄┄┄┄┄┄┄ 3
2. 常用綜合布線術語┄┄┄┄┄┄┄┄┄┄┄┄ 4
3. 綜合布線系統概念┄┄┄┄┄┄┄┄┄┄┄┄ 6
4.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 8
4.1 工程概況┄┄┄┄┄┄┄┄┄┄┄┄┄┄┄┄8
4.2 用戶需求┄┄┄┄┄┄┄┄┄┄┄┄┄┄┄┄9
4.3 布線系統總體結構┄┄┄┄┄┄┄┄┄┄┄┄11
星狀網路結構圖┄┄┄┄┄┄┄┄┄┄┄┄┄┄14
大樓的整體剖面圖┄┄┄┄┄┄┄┄┄┄┄┄┄┄15
網路信息點設計圖┄┄┄┄┄┄┄┄┄┄┄┄┄┄16
學生信息插座設計圖┄┄┄┄┄┄┄┄┄┄┄┄16
4.4 設計原則┄┄┄┄┄┄┄┄┄┄┄┄┄┄┄┄17
4.5 設計目標┄┄┄┄┄┄┄┄┄┄┄┄┄┄┄┄17
4.6 方案設計標准┄┄┄┄┄┄┄┄┄┄┄┄┄┄18
4.7 布線系統產品選型┄┄┄┄┄┄┄┄┄┄┄┄┄18
4.8 兩棟宿舍樓布線設計┄┄┄┄┄┄┄┄┄┄┄┄20
5. 系統施工安裝、測試、驗收計劃┄┄┄┄┄┄ 26
6. 工程報價┄┄┄┄┄┄┄┄┄┄┄┄┄┄┄┄ 33
7. 綜合布線系統技術支持及售後服務計劃┄┄┄ 37

前言

客戶:河南大學軟體學院男生宿舍樓
設計單位:10級網路系統管理專業二班第一組獨唱團
項目負責人:張鵬
幹事:凡柳松、李凱超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信息網路在我國正處於飛速發展的階段。學校作為教育的前沿重地,為我國未來信息化人才提供重要的學習環境。因此,河南大學軟體學院校園網路的規模和應用水平將是體現學校教學環境和科研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國家對校園信息化建設日益重視,許多學校都新建或升級了校園信息網路,而構建優化的綜合布線系統能為校園網提供堅實的物理基礎。因此本工程小組應軟體學院的要求,為河南大學軟體學院學院宿舍樓1、2號樓設計綜合布線系統,在保證技術領先的同時,實現布局合理、全球管理、易於升級,並具有多樣的、靈活的用戶連接能力,為學生提供穩定的、不間斷的、多業務的服務,包括信息化教學管理、網路教學、網上娛樂等網路應用服服務。

常用綜合布線術語

數據傳輸速率

在數字通信系統中,電信號把數據從一個節點送到另一個節點,數字信號是一系列的電脈沖,如用正電壓表示二進制的1,負電壓表示二進制的0,則數據傳輸速率是指每秒鍾傳送的二進制脈沖的信息量,其單位通常為bit/s。

帶寬

傳輸介質的帶寬定義為介質所能拾的信息的容量,用mhz表示,表示介質所支持的頻率范圍。大多數銅質通信電纜規定mhz范圍可以從1mhz到介質所能支持的最高頻率范圍,例如6類雙絞線支持的帶寬范圍為1-250mhz。對於光纖來說,光纖頻率范圍也被指定為mhz,光纖的帶寬指標根據光纖類型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認為單模光纖的帶寬是無極限的,多模光纖有非常確定的帶寬極限.

特性阻抗與阻抗匹配

1 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定義為通信電纜對電流的總抵抗力,用歐姆作為計量單位。
雙絞線通信電纜有如下特性阻抗指標:
 UTP電纜的特性阻抗指標為100Ω±15%
 ScTP電纜的特性阻抗指標為100Ω±15%
 STP-A電纜的特性阻抗指標為150Ω±15%

不同類型同軸電纜的特性阻抗指標包括如下幾項:
 RG-58電纜的特性阻抗指標為50Ω±1%
 RG-59電纜的阻抗指標為65Ω±1%
 RG-62電纜的特性阻抗指標為93Ω±1%

2 阻抗匹配
設備的特性阻抗必須與同通信電纜的特性阻抗指標相匹配,通信電纜與通信設備的阻抗部匹配會導致信號反射。

 平衡電纜和非平衡電纜

通信電纜分為平衡電纜和非平衡電纜。同軸電纜屬於非平衡電纜,就是說中心導線和電纜屏蔽層的電氣特性是不相等的。雙絞線電纜屬於平衡電纜,即電纜線對中的兩根導體對地具有相同的電壓。平衡電纜更適合於傳輸通信信號。

 電磁干擾與電磁兼容性

1 電磁干擾(EMI)
雜訊也是電磁干擾。有許多種不同的EMI源。其中一些是人工干擾源,另一些是自然干擾源。EMI的人工干擾源的例子包括:電子電力電纜和設備、通信設備和系統、具有大型電機的大型設備、加熱器和熒光燈EMI;自然干擾源的例子包括:靜電、閃電和電磁干擾。設備產生的電磁場越強,電纜就應該離它越遠,這樣才可以保護電纜不受雜訊的影響。在銅質通信電纜中傳輸的信號很容易受雜訊的影響。EMI可以通過:電感、傳導和耦合任何一種進入通信電纜。
光纖通信電纜不容易受到EMI雜訊的影響。

2 電磁兼容性
電磁兼容具有兩個方面:放射和免疫。
為了讓通信系統和電氣設備被認為是電磁兼容的,應該選定這些設備並檢驗它們可以在相同的環境下運行,並且不會對其他系統產生EMI。選擇那些不會產生干擾其他系統的放射系統。此外,選擇那些對由其他設備產生的雜訊和EMI最具免疫力的系統。

 分貝

分貝是一種標准信號強度度量單位。分貝確定信號的能量或強度。
分貝是常用的度量通信電纜的單位。大部分電纜測試設備都提供以分貝為單位的測試結果。在測試通信電纜時,分貝數用來指出在通過電纜後,電壓信號等級的變化。在綜合布線測試驗收中分貝用於衡量衰減、近端串擾(NEXT)、綜合近端串擾(PS NEXT)、等效遠端串擾(ELFEXT)、綜合等效遠端串擾(PS ELFEXT)、衰減串擾比(ACR)和回波損耗(RL)等電氣性能指標。

綜合布線系統概念

綜合布線系統

現代科技的進步使計算機及網路技術飛速發展,提供越來越強大的計算機處理能力和網路通信能力。計算機及網路通信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現代企業的生產管理效率,降低運作成本,並使得現代企業能更快速有效地獲取市場信息,及時決策反應,提供更快捷更滿意的客戶服務,在競爭中保持領先。計算機及網路通信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企業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
綜合布線系統就是為了順應發展需求而特別設計的一套布線系統。對於現代化的大樓來說,就如體內的神經,它採用了一系列高質量的標准材料,以模塊化的組合方式,把語音、數據、圖像和部分控制信號系統用統一的傳輸媒介進行綜合,經過統一的規劃設計,綜合在一套標準的布線系統中,將現代建築的三大子系統有機地連接起來,為現代建築的系統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質。可以說結構化布線系統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繫到現代化的大樓的成敗,選擇一套高品質的綜合布線系統是至關重要的。
計算機及通信網路均依賴布線系統作為網路連接的物理基礎和信息傳輸的通道。傳統的基於特定的單一應用的專用布線技術因缺乏靈活性和發展性,已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網路應用飛速發展的需要。而新一代的結構化結構化布線系統能同時提供用戶所需的數據、話音、傳真、視像等各種信息服務的線路連接,它使話音和數據通信設備、交換機設備、信息管理系統及設備控制系統、安全系統彼此相連,也使這些設備與外部通信網路相連接。它包括建築物到外部網路或電話
局線路上的連線、與工作區的話音或數據終端之間的所有電纜及相關聯的布線部件。布線系統由不同系列的部件組成,其中包括:傳輸介質、線路管理硬體、連接器、插座、插頭、適配器、傳輸電子線路、電器保護設備和支持硬體。

校園網

校園網綜合布線系統是以校園網建設設計需求方案為主要依據,是針對校園網路系統的綜合布線解決方案。把校園網的計算機主機、區域網網路等主要設備,用標準的傳輸介質和模塊化的系統結構,構成一個綜合的配線系統,以此連接工作站、列印機、終端設備等支持辦公自動化和通訊自動化。可以為校園網的應用環境提供技術先進、靈活以及模塊化的完整的布線系統,它具有傳統布線系統所無法比擬的許多特性。綜合各個子系統要求,應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統一規劃布線,實現系統優化,節省費用,提高系統與成本的有效性;

 綜合語音、數據、圖形、影像等各方面的要求,建立單元化、標准化、國際化平台。
 採用開放式布線,不會限制未來系統模式,能支持連接不同廠商、不同型號的電腦和電話通訊系統。
 採用預留式布放,能適應未來擴充的需要,一次布線可以符合未來十數年設備的需求。
 布線具有獨立性,可先行布線,建成以後再選擇設備,建立系統。
 符合 EIA/TIA 推薦的大樓布線系統,符合 ITU-T (原 CCITT )建議的 ISDN 布線標准。
 布線施工和系統維護容易。採用集中式管理,管理簡便,非網路專業人員,亦可管理整個系統。
 使用高品質的雙絞線,符合高速 LAN 、 FDDI 和 ATM 高速數據傳輸介質標准。
 使用高品質的同軸電纜,符合國家監控安全標准。

綜合布線設計

工程概況

河南大學軟體學院學院現有學生2011人,分布住宿在多個學生宿舍區。隨著數字化校園建設的發展,校園網路已覆蓋到學生社區。在宿舍區,新建的宿舍樓與建築物建設同步建好了網路、語音、校園廣播等綜合布線,並已開通各自的應用系統。舊宿舍樓已有語音、校園廣播系統以及少數不能普及的網路信息點,為了讓校園網路進入每間宿舍,讓身在校園的學生不出校門就能通過網路了解各地各行業最新的資訊,必須對舊宿舍樓實行網路綜合布線。
本方案是對兩座6層高宿舍樓的綜合布線系統設計。這兩棟宿舍樓中,這2棟相鄰。
設計參考參數:
1、某大學新建學生宿舍2棟,這2棟相鄰,每棟有6層,每層有宿舍20間,每間設計3個網路信息點,一個電話語音點。另外每層樓還需要設置2個攝像監控點,每棟樓有2個門禁控制點。
2、干線子系統採用多模光纖,水平子系統採用超五類非屏蔽線纜,每個樓層設計一個管理間子系統,設備間安排在1樓。系統全部採用568B標准設計。
3、每間宿舍看作是一個工作區,按照綜合型系統設計。配線架採用RJ45型48口,要設計有建築群子系統,採用光纖連接,方便與其他已建成宿舍聯網互通。
4、布線路由採用在公共走道安裝橋架的方式;工作區的面板用2個信息點1個面板。
 工程名稱:河南大學軟體學院學生宿舍1、2號樓綜合布線工程
 地理位置:學生宿舍區
 建築物數量:6層建築物2棟

用戶需求

按所住學生人數,每人分配一個信息點,1號樓共120間房,安裝120*3=360個信息點。2號樓共120間房,安裝120*3=360個信息點。另外,每棟每間宿舍設一個語音點,根據宿舍數目,一共需要設語音點120+120=240個。在一樓設有2個門禁監控點,2個攝像監控點。經分析每層樓需要網路信息點和語音信息點分布如下:
建築物網路和語音信息點數統計表
建築物網路和語音信息點數統計表
房間或者區域編號
樓層
編號 1層 2層 3層 4層 5層 6層 數據點數合計 語音點數合計 信息點數合計

門禁監控點 2 2
攝像頭監控點 2 2
』01 數據 3 3 3 3 3 3 18
語音 1 1 1 1 1 1 6
』02 數據 3 3 3 3 3 3 18
語音 1 1 1 1 1 1 6
』03 數據 3 3 3 3 3 3 18
語音 1 1 1 1 1 1 6
』04 數據 3 3 3 3 3 3 18
語音 1 1 1 1 1 1 6
』05 數據 3 3 3 3 3 3 18
語音 1 1 1 1 1 1 6
』06 數據 3 3 3 3 3 3 18
語音 1 1 1 1 1 1 6
』07 數據 3 3 3 3 3 3 18
語音 1 1 1 1 1 1 6
』08 數據 3 3 3 3 3 3 18
語音 1 1 1 1 1 1 6
』09 數據 3 3 3 3 3 3 18
語音 1 1 1 1 1 1 6
』10 數據 3 3 3 3 3 3 18
語音 1 1 1 1 1 1 6
』11 數據 3 3 3 3 3 3 18
語音 1 1 1 1 1 1 6
』12 數據 3 3 3 3 3 3 18
語音 1 1 1 1 1 1 6
』13 數據 3 3 3 3 3 3 18
語音 1 1 1 1 1 1 6
』14 數據 3 3 3 3 3 3 18
語音 1 1 1 1 1 1 6
』15 數據 3 3 3 3 3 3 18
語音 1 1 1 1 1 1 6
』16 數據 3 3 3 3 3 3 18
語音 1 1 1 1 1 1 6
』17 數據 3 3 3 3 3 3 18
語音 1 1 1 1 1 1 6
』18 數據 3 3 3 3 3 3 18
語音 1 1 1 1 1 1 6
』19 數據 3 3 3 3 3 3 18
語音 1 1 1 1 1 1 6
』20 數據 3 3 3 3 3 3 18
語音 1 1 1 1 1 1 6
合計 364
120 484

布線系統總體結構

根據宿舍樓的實際情況,宿舍樓綜合布線系統組成部件有:
 建築物配線架(BD)。
 建築物干線電纜、建築物干線光纜。
 樓層配線架(FD)。
 水平電纜、水平光纜。
 轉接點(選用)(TP)。
 信息插座(IO)。
 通信引出端(TO)。

綜合布線系統合並成以下4個子系統:
1 工作區子系統
2 水平/垂直子系統
3 管理子系統
4 建築物子系統

綜合布線採用模塊化結構。按每個模塊的作用,可把綜合布線劃分成6個部分,下面將簡要介紹這6個部分
 工作區子系統(Work Area)及其網路設計

工作區子系統由終端設備連接到信息插座的連線,以及信息插座所組成。信息點由標准RJ45插座構成。信息點數量應根據工作區的實際功能及需求確定,並預留適當數量的冗餘。一個宿舍作為一個工作區子系統。由於宿舍區每棟每層每間宿舍是固定3個信息節點。不需要預留冗餘。

 水平子系統(Horizontal)及其網路設計

水平子系統主要是實現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統,即中間配線架(IDF)間的連接。水平子系統指定的拓撲結構為星形拓撲。宿舍水平干線的設計包括水平子系統的傳輸介質與部件集成。
 管理子系統(Administration)及其網路設計

管理子系統由交連、互連和輸入/輸出組成,實現配線管理,為連接其它子系統提供手段。包括配線架、跳線設備及光配線架等組成設備。設計管理子系統時,必需了解線路的基本設計原理,合理配置各子系統的部件。

 垂直干線子系統(Backbone)及其網路設計

干線子系統指提供建築物的主幹電纜的路由,是實現主配線架與中間配線架,計算機、PBX、控制中心與各管理子系統間的連接。干線傳輸電纜的設計必須既滿足當前的需要,又適應今後的發展。干線子系統布線走向應選擇干線線纜最短、最安全和最經濟的路由。干線子系統在系統設計施工時,應預留一定的線纜做冗餘信道,這一點對於綜合布線系統的可擴展性和可靠性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 設備間子系統(Equipment Room)及其網路設計

設備間子系統由設備室的電纜、連接器和相關支持硬體組成,把各種公用系統設備互連起來。設備間的主要設備有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計算機網路設備、伺服器、樓宇自控設備主機等等。它們可以放在一起,也可分別設置。在較大型的綜合布線中,可以將計算機設備、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樓宇自控設備主機分別設置機房,把與綜合布線密切相關的硬體設備放置在設備間,計算機網路設備的機房放在離設備間不遠的位置。

 建築群子系統(Campus Subsystem)及其網路設計

建築群子系統是實現建築之間的相互連接,提供樓群之間通信設施所需的硬體。建築群之間可以採用有線通信的手段,也可採用微波通信、無線電通信的手段。

布線採用星狀網路結構。

樓主:由於篇幅限制,這里寫不下,還望留下郵箱,我給你發一份。希望加分

Ⅵ 樓宇的綜合布線

綜合布線歷史 一、概述 綜合布線是一種模塊化的、靈活性極高的建築物內或建築群之間的信息傳輸通道。它既能使語音、數據、圖像設備和交換設備與其它信息管理系統彼此相連,也能使這些設備與外部相連接。它還包括建築物外部網路或電信線路的連接點與應用系統設備之間的所有線纜及相關的連接部件。綜合布線由不同系列和規格的部件組成,其中包括:傳輸介質、相關連接硬體(如配線架、連接器、插座、插頭、適配器)以及電氣保護設備等。這些部件可用來構建各種子系統,它們都有各自的具體用途,不僅易於實施,而且能隨需求的變化而平穩升級。 1.綜合布線的發展過程 綜合布線的發展與建築物自動化系統密切相關,傳統布線如電話、計算機區域網都是各自獨立的。各系統分別由不同的廠商設計和安裝,傳統布線採用不同的線纜和不同的終端插座。而且,連接這些不同布線的插頭、插座及配線架均無法互相兼容。辦公布局及環境改變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需要調整辦公設備或隨著新技術的發展,需要更換設備時,就必須更換布線。這樣因增加新電纜而留下不用的舊電纜,天長日久,導致了建築物內一堆堆雜亂的線纜,造成很大的隱患。維護不便,改造也十分困難。 隨著全球社會信息化與經濟國際化的深人發展,人們對信息共享的需求日趨迫切,就需要一個適合信息時代的布線方案。 美國電話電報(AT&T)公司的貝爾(Bell)實驗室的專家們經過多年的研究,在辦公樓和工廠試驗成功的基礎上,於20世紀80年代末期率先推出SYSTIMATMPDS(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現時已推出結構化布線系統SCS。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T50311-2000命名為綜合布線GCS(Generic cabling system)。 綜合布線是一種預布線,能夠適應較長一段時間的需求。 2.綜合布線的特點 綜合布線同傳統的布線相比較,有著許多優越性,是傳統布線所無法相比的。其特點主要表現在它具有兼容性、開放性、靈活性、可靠性、先進性和經濟性。而且在設計、施工和維護方面也給人們帶來了許多方便。 (1)兼容性:綜合布線的首要特點是它的兼容性。所謂兼容性是指它自身是完全獨立的而與應用系統相對無關,可以適用於多種應用系統。 過去,為一幢大樓或一個建築群內的語音或數據線路布線時,往往是採用不同廠家生產的電纜線、配線插座以及接頭等。例如用戶交換機通常採用雙絞線,計算機系統通常採用粗同軸電纜或細同軸電纜。這些不同的設備使用不同的配線材料,而連接這些不同配線的插 頭、插座及端子板也各不相同,彼此互不相容。一旦需要改變終端機或電話機位置時,就必須敷設新的線纜,以及安裝新的插座和接頭。 綜合布線將語音、數據與監控設備的信號線經過統一的規劃和設計,採用相同的傳輸媒體、信息插座、交連設備、適配器等,把這些不同信號綜合到一套標準的布線中。由此可見,這種布線比傳統布線大為簡化,可節約大量的物資、時間和空間。 在使用時,用戶可不用定義某個工作區的信息插座的具體應用,只把某種終端設備(如個人計算機、電話、視頻設備等)插人這個信息插座,然後在管理間和設備間的交接設備上做相應的接線操作,這個終端設備就被接入到各自的系統中了。 (2)開放性:對於傳統的布線方式,只要用戶選定了某種設備,也就選定了與之相適應的布線方式和傳輸媒體。如果更換另一設備,那麼原來的布線就要全部更換。對於一個已經完工的建築物,這種變化是十分困難的,要增加很多投資。 綜合布線由於採用開放式體系結構,符合多種國際上現行的標准,因此它幾乎對所有著名廠商的產品都是開放的,如計算機設備、交換機設備等;並對所有通信協議也是支持的,如ISO/IEC8802-3,ISO/IEC8802-5等。 (3)靈活性:傳統的布線方式是封閉的,其體系結構是固定的,若要遷移設備或增加設備是相當困難而麻煩的,甚至是不可能。 綜合布線採用標準的傳輸線纜和相關連接硬體,模塊化設計。因此所有通道都是通用的。每條通道可支持終端、乙太網工作站及令牌環網工作站。所有設備的開通及更改均不需要改變布線,只需增減相應的應用設備以及在配線架上進行必要的跳線管理即可。另外,組網也可靈活多樣,甚至在同一房間可有多用戶終端,乙太網工作站、令牌環網工作站並存,為用戶組織信息流提供了必要條件。 (4)可靠性:傳統的布線方式由於各個應用系統互不兼容,因而在一個建築物中往往要有多種布線方案。因此建築系統的可靠性要由所選用的布線可靠性來保證,當各應用系統布線不當時,還會造成交叉干擾。 綜合布線採用高品質的材料和組合壓接的方式構成一套高標準的信息傳輸通道。所有線槽和相關連接件均通過ISO認證,每條通道都要採用專用儀器測試鏈路阻抗及衰減率,以保證其電氣性能。應用系統布線全部採用點到點端接,任何一條鏈路故障均不影響其它鏈路的運行,這就為鏈路的運行維護及故障檢修提供了方便,從而保障了應用系統的可靠運行。各應用系統往往採用相同的傳輸媒體,因而可互為備用,提高了備用冗餘。 (5)先進性:綜合布線,採用光纖與雙絞線混合布線方式,極為合理地構成一套完整的布線。 所有布線均採用世界上最新通信標准,鏈路均按八芯雙絞線配置。5類雙絞線帶寬可達100MHz,6類雙絞線帶寬可達200MHz。對於特殊用戶的需求可把光纖引到桌面(Fiber To The Desk)。語音干線部分用鋼纜,數據部分用光纜,為同時傳輸多路實時多媒體信息提供足夠的帶寬容量。 (6)經濟性:綜合布線比傳統布線具有經濟性優點,主要綜合布線可適應相當長時間需求,傳統布線改造很費時間,耽誤工作造成的損失更是無法用金錢計算。 通過上面的討論可知,綜合布線較好地解決了傳統布線方法存在的許多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對信息資源共享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尤其以電話業務為主的通信網逐漸向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過渡,越來越重視能夠同時提供語音、數據和視頻傳輸的集成通信網。因此,綜合布線取代單一、昂貴、復雜的傳統布線,是"信息時代"的要求,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綜合布線系統 綜合布線系統應是開放式結構,應能支持電話及多種計算機數據系統,還應能支持會議電視、監視電視等系統的需要。 綜合布線系統可劃分成六個子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 ●配線(水平)子系統; ●干線(垂直)子系統; ●設備間子系統; ●管理子系統; ●建築群子系統。 智能建築與智能建築園區的工程設計 應根據實際需要,可選擇以下三種類型的綜合市線系統: (1)基本型:適用於綜合布線系統中配置標准較低的場合,用銅芯雙絞線電纜組網。基本型綜合布線系統配置如下: ●每個工作區有一個信息插座; ●每個工作區的配線電纜為1條4對雙絞線電纜; ●採用夾接式交接硬體; ●每個工作區的干線電纜至少有1對雙絞線。 (2)增強型:適用於綜合布線系統中中等配置標準的場合,用 銅芯雙絞電纜組網。增強型綜合布線系統配置如下: ●每個工作區有2個或以上信息插座; ●每個工作區的配線電纜為2條4對雙絞電纜; ●採用夾接式或插接交接硬體; ●每個工作區的干線電纜至少有2對雙絞線。 (3)綜合型,適用於綜合布線系統中配置標准較高的場合,用光纜和銅芯雙絞電纜混合組網。綜合型綜合布線系統配置應在基本型和增強型綜合布線系統的基礎上增設光纜系統。 綜合布線系統應能滿足所支持的數據系統的傳輸速率要求,並應選用相應等級的纜線和傳輸設備。 綜合布線系統應能滿足所支持的電話、數據和電視系統的傳輸標准要求。 綜合布線系統的分級和傳輸距離限值應符合表1所列的規定。 註:①100m距離包括連接軟線/跳線、工作區和設備區接線在內的10m允許總長度,鏈路的技術條件按90m水平電纜,7.5m長度的連接電纜及同類的3個連接器來考慮。如果採用綜合性的工作和設備區電纜附加總長度不大於7.5m,則此類用途是有效的。 ②3000m是國際標准范圍規定的極限,不是傳輸媒體極限。 ③當距離大於水平電纜子系統中的長度100m,應協商可行的應用標准。 ④系統分級E因為尚未正式出台,表內未列出。但是由於D級E及E級在市場上已大量應用,因此在下面的各表格中予以列出有關指標僅供參考。 綜合布線系統的組網和各段線纜的長度限值應符合圖1所示的規定: 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選用的電纜、光纜、各種連接電纜、跳線,以及配線設備等所有硬體設施,均應符合 ISO/IEC 11801:1995(E)國際標準的各項規定,確保系統指標得以實施。 綜合和線系統應設置漢顯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人工登錄與綜合布線系統相關的硬體設施的工作狀態信息,這些狀態信息包括:設備和纜線的用途和使用部門、組成區域網的拓撲結構、傳輸信息速率、終端設備配置狀況、佔用硬體編號和色標、鏈路的功能和各項主要特徵參數、鏈路的完好狀況和故障記錄等內容。還應登錄設備位置和纜線走向內容以及建築物名稱、位置、區號、樓層號和房間號等內容。 在系統設計時,全系統所選的纜線、連接硬體、跳線、連接線等必須與選定的類別相一致。如採用屏蔽措施時,則全系統必須都按屏蔽設計。 綜合布線設備-設備類型 在綜合布線設備中,除了最為主要的傳輸介質,如雙絞線和光纖線纜等以外,還有很多的布線設備在使用。常用的有RJ45插頭、信息插座、配線架、光纖連接器、剝線鉗、打線鉗、網線鉗、網線模塊等。 綜合布線設備-定義 綜合布線系統(Premises Distributed System,簡稱PDS)是一種集成化通用傳輸系統,在樓宇和園區范圍內,利用雙絞線或光纜來傳輸信息,可以連接電話、計算機、會議電視和監視電視等設備的結構化信息傳輸系統。 綜合布線系統使用標準的雙絞線和光纖,支持高速率的數據傳輸。這種系統使用物理分層星型拓撲結構,積木式、模塊化設計,遵循統一標准,使系統的集中管理成為可能,也使每個信息點的故障、改動或增刪不影響其它的信息點,使安裝、維護、升級和擴展都非常方便,並節省了費用。 綜合布線設備-六個獨立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由終端設備連接到信息插座之間的設備組成。包括:信息插座、插座盒、連接跳線和適配器組成。 水平區子系統 水平區子系統應由工作區用的信息插座,樓層分配線設備至信息插座的水平電纜、樓層配線設備和跳線等組成。一般情況,水平電纜應採用4對雙絞線電纜。在水平子系統有高速率應用的場合,應採用光纜,即光纖到桌面。水平子系統根據整個綜合布線系統的要求,應在二級交接間、交接間或設備間的配線設備上進行連接,以構成電話、數據、電視系統和監視系統,並方便地進行管理。 管理子系統 管理子系統設置在樓層分配線設備的房間內。管理間子系統應由交接間的配線設備,輸入/輸出設備等組成,也可應用於設備間子系統中。管理子系統應採用單點管理雙交接。交接場的結構取決於工作區、綜合布線系統規模和選用的硬體。在管理規模大、復雜、有二級交接間時,才設置雙點管理雙交接。在管理點,應根據應用環境用標記插入條來標出各個端接場。 垂直干線子系統 通常是由主設備間(如計算機房、程式控制交換機房)提供建築中最重要的銅線或光纖線主幹線路,是整個大樓的信息交通樞紐。一般它提供位於不同樓層的設備間和布線框間的多條聯接路徑,也可連接單層樓的大片地區。 設備間子系統 設備間是在每一幢大樓的適當地點設置進線設備,進行網路管理以及管理人員值班的場所。設備間子系統應由綜合布線系統的建築物進線設備、電話、數據、計算機等各種主機設備及其保安配線設備等組成。 建築群子系統 建築群子系統將一棟建築的線纜延伸到建築群內的其它建築的通信設備和設施。它包括銅線、光纖、以及防止其它建築的電纜的浪涌電壓進入本建築的保護設備。 綜合布線設備-綜合布線標准 常見的綜合布線設計標准主要有以下幾種: TIA/ EIA-568A 商業大樓電信布線標准(加拿大採用CSA工T529) EIA/ TIA-569 電信通道和空間的商業大樓標准(CSA T530) EIA/ TIA-570 住宅和N型商業電信布線標准 CSA T525 TIA/ EIA-606 商業大樓電信基礎設施的管理標准(CSA T528) TIA/ EIA-607 商業大樓接地/連接要求(CSA T527) ANSI/ IEEE 802.5-1989 令牌環網訪問方法和物理層規范 GB/T 50311-2000 《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T 50312-2000 《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 CECS72:97 《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及驗收規范》

Ⅶ 樓宇網線分布與接法,懂的入

剛好寫過一篇論文《中小規模區域網建設》是關於這方面的知識的。

網路拓撲圖如下:

其中的伺服器1.2、列印機等部件可以沒有,然後一、二、三號樓分別看成1.2層、3.4層、.5.6層,按照圖示接入就可以了。還有什麼問題可以聯系我

對了,對我們來說P2P終結者是被廢的,因為裝個ARP防火牆就能讓P2P完全失效了。對於樓下說的「最好能選用一台能控制網速的路由器更好」如果成本多不了多少的話倒是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Ⅷ 如何實現樓宇與樓宇的光纖連接實現網路暢通(新手請詳細些)

很簡單啊,首先確定三棟樓為A,B,C,其中A為核心機房所在樓,B,C的光纖都連到核心機房就可以啦,然後選一台高端點的交換機做核心就行了,最好是全千M的,能到萬M級更好了,那要看你公司的實力了.建議選用華三的7500或者9500系列.這樣連接就完成了,至於網路怎麼配是後話了,如果有這方面需求的話給我發信息,咱們再溝通

Ⅸ 樓宇網路布局

普通的soho路由器就行了,交換機也不用什麼太專業的。只要介面夠用就行了。就家用的寬頻帶20來戶同時上網,那速度就可想而知了。

Ⅹ 一個廠區內如何架設網路

如果你的樓宇之間距離不超過100米,可以使用網線,最好是使用一根,備用一根,然後再在將網線接交換就可以了。

如果你的樓宇之間距離很遠,那最好考慮使用光纖(多模的就可以,光纖和設備的價格比較便宜),在外網接入的樓宇內用網線將交換機和光電轉換器(個人認為烽火的比較好)連接,樓宇直接走光纖,另外一個樓宇也是用網線將交換機和光電轉換器接上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