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計算機網路基礎的實驗報告
目前,中國的3G通訊網路即將進入商用化應用階段,對技術標準的取捨選擇也成為移動運營商需要仔細考慮的問題。WCDMA和TD-SCDMA在技術上各有千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會出現哪種標准「一統江湖」的局面。至於誰能在3G時代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關鍵是看哪種技術標准更符合市場需求和競爭的需要。
混合組網原則
在進行TD-SODMA建網時,考慮到現有的WODMA預規劃,建議採用如下混合組網原則:在3G網路建設初期,TD-SCDMA網路無法進行獨立組網形成全國性連續覆蓋網路的前提下,建議使用WCDMA/TD-SCDMA雙模終端,這樣既可以充分借用WODMA網路,避免覆蓋盲區,同時又能保證用戶可以很好的享受高端業務的服務;依靠WODMA網路規劃資源,結合其實際布網情況,利用TD-SCDMA網路做重點局部(密集城區、城區的室外和重點樓層的室內)地區覆蓋,實現熱點地區的業務需求;由於WCDMA語音業務和數據業務覆蓋半徑差別很大,不能保持良好的網路拓撲結構,影響網路性能。TD-SODMA以補充實現高速數據業務的連續覆蓋為規劃目標,在大城市的商業區室外保證高速數據業務的連續覆蓋;在大城市的辦公樓、酒店等商業價值高的樓盤,室內實現高速數據業務的覆蓋;網路規劃要充分利用資源,在滿足網路性能和網路結構的情況下,盡可能結合兩種制式的優勢,各盡所長,降低建設費用和加快建設速度;TD-SODMA覆蓋邊緣選擇應盡可能選在話務量較低的區域,邊界處WCDMA信號要覆蓋很好,同時TD--SODMA覆蓋邊緣的信號避免出現深衰落;混合組網異系統的切換區域應設置在話務量較低的區域,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實現系統間切換,這樣可以避免服務質量和系統性能的明顯下降。
混合組網互干擾分析
在1920MHz頻點附近,TD-SCDMA系統工作於上下行,WCDMA系統工作於上行。WODMA下行頻段和1 920MHz頻點有190MHz的頻率間隔(3GPP TS25.141規范要求UTR,A/FDD能夠支持1 90MHz的收發間隔),TD-SCDMA對WODMA下行的干擾和WCDMA下行對TD-SCDMA的干擾主要是雜散輻射,但由於有190MHz頻率保護帶,其干擾問題不是本文的研究內容。因此在1920MHz頻點處,考慮TD-SCDMA系統和WCDMA系統共存時,干擾分為四大類(見圖1):
1.TD-SCDMA上行干擾WCDMA上行(TD-SCl)MA比—WODMA BS)
2.TD-SCDMA下行干擾WODMA上行(TD-SODMA BS—WCDMA BS)
3.WODMA上行干擾TD-SODMA上行(WODMA比一TD-SODMA BS)
4.WODMA上行干擾TD--SODMA下行(WCDMA UE—TD-SCDMA UE)
通過模擬得到以下結論:1通過附加的頻率保護間隔可部分消除TD-SCDMA BS與WODMA BS間的干擾。可以通過提高WODMA UE AOLB要求或3.3 MHz的頻串保護間隔抑制WODMA UE對TD-SODMA BS的干擾。良好的工程規劃可降低兩系統共存的射頻參數要求,但不能有效消除兩系統間的干擾。兩系統BS間距的增大導致WODMAUE對TD-SODMA BS干擾的增大,B3間距的減小導致TD-SODMA BS對FDD BS干擾的增大。兩系統B日間距位於(0,R/2)區間范圍內能夠較好的協調WODMA UE干擾TD-SCDMA BS及TD-SODMA B3干擾WODMA B日的AOIB要求。
在工程上,通過空間隔離、頻帶隔離和工程技術等方法,可一定程度地解決TD-SODMA和WODMA系統混合組網時互干擾的問題。
混合組網的探討
1.組網方式
方式一:考慮到TD--SCDMA話務吸收能力,混合組網時考慮在WCDMA網路下,以TD-SODMA網路覆蓋高速率業務的熱點地區網路,即圖2中的藍色區域。
方式二:空間上的分區組網:不同地區,利用WODMA和TD-SODMA系統分別組網,其中TD-SODMA負責解決熱點地區的覆蓋,即圖3中的藍色區域。宏蜂窩分區覆蓋;宏蜂窩和微蜂窩結合分區覆蓋——主要將TD-SODMA網路應用到室內覆蓋中去。
2.組網策略可行性分析
在5GPP的協議標准中,TD-SODMA與WODMA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UTBAN部分,即無線接入網路部分,在核心網中無大的差別。因此,對應TD-SODMA的RNO與WODMA的BNO在高層協議處理過程上大部分是相同的,只有個別協議過程有區別。從技術層面上說,進行TD--SODMA和WODMA的混合組網是可行的。
3.移動性管理策略分析
網路選擇和接入策略:用戶可以有多種網路選擇方式,分別是優選WODMA網路、優選TD-SODMA網路和無優先順序。建議對混合組網方式一,用戶採用優選WODMA網路的方式對混合組網方式二,用戶採用無優選方式。
採用優選網路的方式,可以使用戶在覆蓋區域內始終駐留在原制式網路中,減輕不必要的切換給網路帶來的額外負荷;當系統判定由於容量、覆蓋或干擾等原因,原網路制式無法接入的情況下需要發起定向重試,通過系統間切換或小區重選等方式,將移動終端接入到另一種制式網路中,保持業務的正常接入。
在網路運營的初期,網路容量充裕的情況下,完全可行;至於中後期,用戶增長迅速,容量受限的情況下,運營商可以充分利用TD-SODMA的優勢,採取增載入頻、多用戶檢測、智能天線、小區分裂等技術增加相應的容量。即使在容量一時無法增加時,也可利用接入定向重試、系統間負荷均衡或基於測量的系統間切換等技術將WCDMA系統可承擔的業務切換到TD-SODMA系統,以保證系統的服務質量和平穩運行。
小區重選策略:對於混合組網方式一,基於WCDMA的用戶應該盡可能的駐留在WCDMA網路中,在WCDMA網路負荷正常的情況下,只要網路質量能滿足最低業務速率接入的需要,即可以駐留。出於同樣的考慮,在TD--$CDMA網路中WCDMA小區重選門限應該高於TD-SCDMA小區的重選門限,使駐留在TD-SCDMA網路中的用戶減少異系統間切換。
負荷分擔策略:當WCDMA網路負荷偏高時,網路應該有能力對小區選擇門限進行調整,適當調高WODMA小區的選擇門限,使部分WCDMA用戶選擇到TD-SGDMA站點中以減輕WCDMA站點的負荷。該過程根據網路負荷自動執行並且可逆。同時在網路規劃當中,要考慮RNc的負荷分擔。
切換策略:當一個用戶在WCDMA系統中進行了呼叫並移動到TD-SCDMA系統的邊緣,此時其無線質量變差,
對於混合組網方式一,如果用戶駐留的WCDMA小區有同覆蓋的TD-SCDMA小區,則不需要打開測量,通過盲切換實現WCDMA到TD-SCDMA的切換。而對於混合組網方式二,則通過打開壓縮模式和系統間測量實現WCDMA到TD-SCDMA的切換。
在進行系統間切換時還需要考慮切換業務特點:兩種制式提供的Cs域業務服務質量基本相同,由於cs域掉話用戶感受明顯,所以cs域業務對切換成功率要求較高;而PS域業務掉話用戶感受不明顯,且P3域業務掉話後會自動重新進行連接。因此在切換策略各有側重點,cs域業務以盡可能保證切換成功率為主,Ps域業務以盡可能保證用戶的帶寬為主,即用戶從共同覆蓋區向其中一種制式覆蓋區移動時,cS域切換發生較早,Ps域切換發生較晚。
4.網路規劃策略分析
頻點規劃策略:由於TD-SCDMA頻率資源豐富,而WCDMA通常採用同頻組網,因此,對於頻點的規劃要考慮:相鄰TD—SCDMA小區之間採用異頻組網;相鄰TD-SCDMA和WCDMA小區之間增大頻帶隔離度。
碼資源規劃:TD-SCDMA與WCDMA混合組網的網路規劃過程中不存在擾碼規劃的問題。
呼吸效應解決策略:對於混合組網方式一,WCDMA產生的呼吸效應應該由WCDMA系統自身來解決。對於混合組網方式二,在僅有WCDMA覆蓋下的地區,產生的小區呼吸效應應由WCDMA自身規劃時解決。由於TB--SCDMA系統呼吸效應不明顯,因此在與TD-SCDMA網路相鄰的WCDMA小區發生呼吸效應時,可考慮由TD-SCDMA系統分擔一部分WCDMA小區邊緣用戶的接入要求,提高系統的整體容量。
『貳』 網路課程設計實驗報告
一.實驗目的: 網路構建方案設計與實現,充分利用實驗室設備進行組網實驗,使構建出來的網路能實現多種功能。
二.實驗設備 RSR20-04型路由器4台 S2628G-I型二層交換機2台 S5750-28GT-L型三層交換機2台 主機(WindowsXP系統)7台 三.實驗設計: 現有四個地理位置分離的網路區域,由四個路由器聯通(採用RIPV2路由協議)。
區域一由三台主機(PC0 PC1 PC4)、一台二層交換機、一台三層交換機組成,三台主機屬於不同VLAN,且PC0能與PC4通信,PC1不能與PC4通信(採用ACL訪問控制列表)。 區域二隻有一台主機PC6,它不能與區域四中的PC5進行通信(採用ACL訪問控制列表)。 區域三由一台主機PC3與一台三層交換機組成。 區域四由兩台主機(PC2 PC5)與一台二層交換機組成,兩台主機屬於不同VLAN,由最近的路由器實現VLAN間互聯(採用單臂路由)。 除限制條件外,實現所有設備之間的互聯。
『叄』 求高手,幫忙做下網路管理的實驗報告~(對於你們來說懂的話很容易的),我技術不到位,有一些不懂~
我可以發給你
[email protected]
一、實驗目的:
掌握創建和管理用戶和組的方法;
設置使用目錄和文件的許可權;
學會使用網路共享資源。
二、實驗內容:
1、Windows 2000 Server用戶管理(此次實驗在win7上進行,故未用到Active Directory用戶和計算機):
2、文件系統的安全與目錄的文件管理;
3、網路列印共享與管理。
三、實驗步驟:
第一步:描述在Windows 7中創建新用戶的過程;
1、本地用戶和組的解析:
打開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計算機管理→展開本地用戶和組。
圖1
圖2
A.雙擊展開「用戶」欄目,可以看到默認狀態下win7系統自帶有倆個用戶:1.administrator(計算機最高許可權管理員)。2.guest(來賓用戶,默認情況下禁用此賬戶)。
B.雙擊展開「組」欄目,可以看到十多個(14左右)組。其中我們常接觸到的是:Administrators(超級管理員組)、Guests(網上鄰居來賓用戶組)、IIS_IUSERS(internet匿名訪問組)、Remote Desktop Users(遠程登錄訪問許可權組)、Users(普通用戶組,新建用戶默認加入Users組)。
2.創建新用戶:
圖3
右擊「用戶」欄目,選擇「新用戶」。在「用戶名」處填寫:ygp。「全名」和「描述」項可空。設置密碼:123,輸入兩次;將「用戶下次登陸時需更改密碼」項去勾,在「用戶密碼永不過期」項打勾,其餘各項可空;左擊「創建」按鈕完成創建新用戶。
3.設置新用戶屬性
A.增加屬性:右擊新用戶「ygp」選擇屬性項→隸屬於→添加→高級→立即查找→選擇Administrators組→確定→確定→確定→確定。這樣剛剛新建的組就有了Administrator的最高許可權。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其他許可權,因人而異但方法一樣,略過不提。
B.刪除屬性:右擊新用戶「ygp」選擇屬性項→點擊Users→刪除→確定。這樣我們就將User的屬性刪除了,眾所周知Administrator屬性高於User屬性;故新用戶一旦屬於Administrators組就擁有Administrator許可權Users是否刪除,沒有影響。當然我們可以刪除其他屬性但方法一樣。
創建新用戶小提示:
a.右擊我的電腦選擇「管理」項即可打開「計算機管理」。
b.創建的用戶在「控制面版」的「用戶帳戶」里可以看到,操作可逆,但是在「用戶帳戶」里新建用戶的話屬性操作不夠全面,選擇性少。
c.此操作同樣適用於win2000及以上版本。
第二步:描述在Windows 7中利用無線網卡實現雙機互連的過程,要求能在本機刪除對方電腦上的文件。
創建無線區域網:
圖4
圖5
在確保系統上的無線網路設備打開的情況下(就是啟用無線),打開控制面板→網路和共享中心→設置新的連接或網路→設置無線臨時(計算機)到計算機網路→下一步→下一步→填寫網路名:網路天下→在安全類型中選擇「無身份驗證開放式」 →在保存這個網路處打勾→下一步→啟用Internet連接共享→提示啟用成功後關閉對話框。我們可以在桌面任務欄左擊Inter網路看到「網路天下」正等待用戶連接。好,讓其他用戶選擇「網路天下」(確保無線已經啟用,點擊任務欄「網路Internet」雙擊「網路天下」即可連接,片刻之後顯示:連接失敗,見下文)。
修改IP:
如果連接未能成功,則應該是系統IP未能成功獲得導致,故我們還得掌握少許IP的知識。
打開控制面板→網路共享中心→更改適配器設置→右擊無線網路連接→選擇屬性面板→雙擊Internet協議版本4(IPV4)→在常規欄目中→「選擇使用下面的IP地址」選項:
【我們可以選擇C類IP地址,將網路ID設為192.168.1.0,主機ID為192.168.1.8,那麼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好,將剛剛創建新網路連接的主機的IP為192.168.1.8;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默認網關為:192.168.1.1;DNS空著不填,將等待連接的
客戶機A的IP為:192.168.1.9;子網掩碼默認網關不變。
客戶機B的IP為:192.168.1.10:子網掩碼默認網關不變。
客戶機C的IP為:192.168.1.11……
……】
圖6
修改好IP後即可順利連接。
設置共享
選擇需要共享的文件夾或目錄→右擊文件夾屬性選擇「共享」 →點擊「共享」選項→在添加的下拉菜單中選擇用戶:Administrator或Everyone→左擊所選的用戶選擇屬性,可以為「讀取」或者「讀/寫」,我們選擇許可權更大的「讀/寫」。
網路,防火牆以及相關服務配置
a.高級共享;打開控制面板→網路和共享中心→高級共享→根據不同的網路配置文件更改共享選項中勾選:啟用網路發現,啟用文件和列印機共享,啟用共享以便可以訪問網路的用戶可以讀取和寫入公共文件夾中的文件→保存修改。
b.服務配置:按住win鍵和R鍵→運行services.msc→將多個service(5個左右,有的關於藍牙共享有的是無線有的是區域網)→確保啟動方式為手動。
c.防火牆設置:最直接設置是禁用防火牆所有組件,這種因噎廢食的方式對高手來說是不推薦的。打開控制面板→windows防火牆→允許的程序中選擇:WMP網路共享服務,WMP網路共享服務(Internet),家庭組,路由和遠程訪問,網路發現,文件和列印機共享,遠程協助,遠程桌面等相關選項,可多選不少選。
5.進行共享訪問操作
多種方式實現:a.可以在打開我的電腦中選擇網路選項。b.打開我的電腦在地址欄中輸入所訪問主機的IP,如:\\192.168.1.8,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剛剛新建好的用戶名:ygp,密碼123.當然我們也可以輸入Administrator等等用戶。
進入後我們可以像訪問自己電腦一樣進行操作了。如圖我們可以新建文件,刪除文件。
c還有一種方法就是遠程桌面了。由於我們剛剛勾選了允許用戶遠程桌面連接到此電腦,如果剛剛忘了,還可以在「我的電腦」→右擊「屬性」 →裡面左擊「遠程」 →勾選允許遠程協助連接到這台計算機,勾選允許任意版本的遠程計算機連接選項即可。左擊開始→程序→附件→遠程桌面連接→輸入要連接的主機的IP,如:192.168.1.8,再輸入用戶名:ygp,密碼:123.即可。
關於雙機互聯當然不知這一種無線的方法,還可用,藍牙,有線等。這里不再多做介紹了。
雙機互聯小提示:1.在winxp中實現共享的話還要安裝一個共享的小程序,程序winxp系統自帶,安裝好後關閉防火牆即可。2.win7的話安全許可權方面較高,不熟悉的新手很可能設置失敗,這時候要耐心檢查IP,高級共享設置,共享相關服務是否啟動,防火牆的配置等等方面。3.組建無線區域網時候會提示設置密碼:WPA2【WPA2(WPA第二版)是Wi-Fi聯盟對採用IEEE 802.11i安全增強功能的產品的認證計劃。】一般建議設置密碼以確保安全。無線區域網容易受無線信號源干擾,連接用戶時候需要注意。
『肆』 誰能幫我做一下計算機網路的實驗報告,這里不能放圖片,抱歉
用手機拍圖片上傳就行了,可以用word做成表格,再把內容一粘貼復制。打開word,在插入選項里找插入表格,根據需要設置,表格可以合並拆分,很好弄,拓撲圖可以在Smart中插入,也可以增加表格
『伍』 計算機網路實驗的實驗報告 包括實驗2Mac幀、IP包格式分析試驗 3交換機 VLAN 劃分實驗4路由器靜態路由配置
交換機VLAN的劃分
一.實驗目的
通過本次實驗,掌握交換機VLAN的配置方法,理解VLAN的作用。(以D-LINK交換機DES-3526為例)
二. 實驗環境
1.軟硬體要求
·DES-3526一台
·PC機兩台
·RS-232 線一條
·雙絞線若干
2. 環境示意圖,如圖9-16所示:
圖9-15
三.實驗步驟
(1).把交換機的控制口和PC的串口相連,通過超級終端進入交換機的配置界面,如圖9-16所示:
圖9-16
這時,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如果沒有用戶名和密碼,則按兩下回車,進入可配置模式,如圖9-17所示:
圖9-17
在此模式下,我們可以對交換機進行各種配置,由於是命令行模式,需要掌握一些常用命令,輸入「?」,敲回車鍵,能看到交換機所有的命令, 如圖9-18所示
圖9-18
2)通過以下命令創建VLAN10和VLAN20,如圖9-19所示
圖9-19
3)配置完成後,可以用show vlan命令查看配置情況,如圖9-20所示:
圖9-20
4)把兩台PC分別連到VLAN10和VLAN20,用Ping命令進行連通性測試,兩台PC不能通訊。
5)把兩台PC連到同一VLAN中,用Ping命令進行連通性測試,兩台PC能通訊。
六、實驗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