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成都揚塵投訴二維碼怎麼領取
登錄揚塵監控系統。
《通知》規定了投訴處理流程,對各方監督機構及工地各方施工責任主體提出了具體揚塵投訴管理工作要求。建設工地施工單位通過登錄揚塵監控系統自行生成揚塵投訴二維碼。
設置「揚塵投訴公示牌」並懸掛於工地出入口外部醒目位置。建設工地施工單位在揚塵監控系統接收到市民投訴後,應積極進行揚塵問題整改,並在2小時進行整改回復。
❷ 濟南市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規定(2020修訂)
第一條為防治揚塵污染,改善空氣環境質量,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揚塵污染的防治與管理活動。
本規定所稱揚塵污染,是指在工程施工、建(構)築物拆除、園林和林業綠化工程、物料運輸與堆存、道路保潔和養護、采礦採石等活動中產生的空氣顆粒物對大氣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的不良影響。第三條市人民政府統一領導本市揚塵污染防治工作。
區縣人民政府(含濟南高新區管委會、市南部山區管委會、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管委會、萊蕪高新區管委會,下同)負責所轄區域的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第四條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揚塵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協調解決揚塵污染防治中的突出問題。第五條市生態環境部門對本市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建立揚塵污染環境監測網路,定期公布揚塵污染狀況的環境信息。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負責本市揚塵污染防治綜合協調工作,建立督查機制,組織揚塵污染治理專項行動。
住房和城鄉建設、生態環境、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城鄉交通運輸、城鄉水務、園林和林業綠化、自然資源和規劃、公安等相關行政管理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和市人民政府的分工,分別做好行業范圍內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產生揚塵污染的行為進行投訴和舉報。
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揚塵污染投訴和舉報制度,及時受理相關投訴、舉報事項,並依法作出處理。第七條市、區縣人民政府對在揚塵污染防治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表彰獎勵。第八條建設單位申報審批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當包括揚塵污染防治內容。第九條招標單位在對有可能產生揚塵污染的項目進行招標時,同時要求投標單位提交項目揚塵污染防治的相關材料。第十條建設單位在簽訂施工承發包合同時,應當明確施工單位在施工和運輸物料、建築垃圾過程中的揚塵污染防治責任,並將所需經費列入工程預算。第十一條易產生揚塵污染的生產、運輸、存儲和工程施工等單位,應當制定並落實揚塵污染防治方案和防治責任制度,做好揚塵污染防治工作。
施工單位應當按照《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相關要求,在重污染天氣情況下嚴格執行停止工地土石方作業或者建(構)築物拆除施工的應急減排措施,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監督檢查。第十二條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在進行揚塵污染執法檢查時,被檢查單位或者個人應當積極配合,如實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或者阻撓檢查。第十三條工程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工地明顯位置公示揚塵污染防治措施、負責人、監管部門舉報電話等信息,並採取下列防治措施:
(一)施工工地周圍應當依照規定設置連續、密閉、硬質的圍擋:塊狀工地應當實施全封閉施工,線性工地應當實行分段封閉施工,特殊情況需要全線施工的應當採取全線封閉措施;施工工地邊界應當設置高度2.5米的圍擋;
(二)施工期間,應當對工地建築結構腳手架外側設置密目式安全網(不低於2000目/100平方厘米)或者防塵布;
(三)施工工地內車行道路、施工道路應當採取硬化等降塵措施;裸露地面應當鋪設礁渣、細石或者其他功能相當的材料,或者採取植被綠化、覆蓋防塵布或者防塵網等措施;
(四)開挖、運輸和填築土方等施工作業時,應當輔以灑水壓塵等措施;
(五)施工過程中使用易產生揚塵的建築材料,應當採取密閉存儲、設置圍擋或者堆砌圍牆、採用防塵布苫蓋或者其他防塵措施;
(六)施工工程中產生的建築土方、工程渣土、建築垃圾應當及時清運,未能及時清運的,應當採取覆蓋、固化或者綠化等防塵措施,嚴禁裸露;
(七)施工期間,應當在施工工地出口內側設置洗車平台,確保車輛干凈、整潔;對不具備設置洗車平台條件的施工工地應當配置手動沖洗設施,對出場車輛進行有效沖洗;
(八)出場車輛應當採用密閉車斗或者其他密閉措施,保證裝載無外漏、無遺撒、無高尖;
(九)從建築上層清運易散性物料、建築垃圾或者廢棄物的,應當採取密閉方式,不得凌空拋擲、揚撒;
(十)施工工地出入口應當採用硬化處理或者硬質材料鋪設,並應當及時清掃沖洗,保持出入口通道及出入口外20米范圍內道路清潔;
(十一)建築面積在5000平方米及以上的土石方建築工地或者合同施工工期在3個月及以上的施工工地應當安裝在線監測及視頻監控設備,並與生態環境部門和相關行政管理部門的監測、監控平台聯網。
❸ 北京首個「綠牌」工地啟用,綠牌的標準是什麼
隨著城市化建設的加快,很多大小城市中,蓋樓房、修建公共設施的場景越來越常見,人們享受到了更加快捷、方便的城市生活,住上高高的樓房,生活質量也有了顯著的提升。這些都是人們能夠實實在在感受到的變化,也因此不斷有很多人移居到城市中,享受城市裡的便捷生活。
在北京市西城區的工地上,可以看到當地施工的地面上都覆蓋著綠色的紗網。同時,在工地的上方,還有很多噴霧的設備,在不斷給工地的地面中噴水。工人在這樣的環境中,也能明顯感受到揚沙變少。因此,“綠牌”工地的啟用,勢必會給空氣質量帶來更多保障,讓人們能夠呼吸到更加新鮮的空氣。因此,這種“綠牌”工地適合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和普及。
以安卓手機移動卡為例,打開「設置」界面。
❺ 河北省揚塵污染防治辦法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有效防治揚塵污染,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保障公眾身體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揚塵污染防治的決定》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揚塵污染防治及其監督管理活動。第三條揚塵污染防治應當遵循源頭治理、規劃先行,突出重點、防治結合,政府主導、公眾參與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的領導,制定揚塵污染防治專項規劃,建立健全揚塵污染防治統籌協調、長效管理和財政投入保障機制。第五條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揚塵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住房城鄉建設、自然資源、交通運輸、城市管理、工業和信息化、農業農村、水行政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揚塵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做好本轄區內的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發現揚塵污染行為及時予以制止,並報告負有揚塵污染防治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第六條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揚塵污染防治專項規劃,制定揚塵污染防治總體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其他負有揚塵污染防治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根據揚塵污染防治總體方案,制定本部門的揚塵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完成時限等,並組織實施。第七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履行揚塵污染防治主體責任,制定揚塵污染防治實施方案,落實揚塵污染防治措施,依法繳納環境保護稅,並對污染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鼓勵、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研發、推廣和應用揚塵污染防治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鼓勵、支持行業協會制定、實施揚塵污染防治專業規范,加強自律管理。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加強揚塵污染防治的宣傳教育,推動公眾參與揚塵污染防治。
新聞媒體應當加強對揚塵污染防治的公益宣傳,並對揚塵污染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第二章防治措施第十條建設工程施工應當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減少揚塵污染,保證施工場地揚塵污染物排放符合國家和本省污染物排放標准。
本省揚塵污染物排放標准由省生態環境廳會同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制定,報省政府批准後向社會公告。第十一條城市規劃區內的建設工程施工,應當符合下列防塵要求:
(一)在施工現場出入口明顯位置設置公示牌,公示施工現場負責人、環保監督員、防塵措施、揚塵監督管理部門、舉報投訴電話等信息;
(二)在施工現場周邊設置硬質封閉圍擋或者圍牆,位於主要路段的,高度不低於2.5米,位於一般路段的,高度不低於1.8米,並在圍擋底端設置不低於0.2米的防溢座;
(三)對施工現場出入口、場內施工道路、材料加工堆放區、辦公區、生活區進行硬化處理,並保持地面整潔;
(四)在施工現場出口處設置車輛清洗設施並配套設置排水、泥漿沉澱設施,車輛沖洗干凈後方可駛出;
(五)按照規定使用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等建築材料,只能現場攪拌的,應當採取防塵措施;
(六)在施工工地內堆放水泥、灰土、砂石、建築土方等易產生揚塵的粉狀、粒狀建築材料的,應當採取密閉或者遮蓋等防塵措施,裝卸、搬運時應當採取防塵措施;
(七)建築垃圾應當及時清運,在場地內堆存的,應當集中堆放並採取密閉或者遮蓋等防塵措施;
(八)在施工工地同步安裝視頻監控設備和揚塵污染物在線監測設備,分別與建設主管部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並保證系統正常運行,發生故障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修復;
(九)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揚塵污染防治措施。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參照上述規定積極推動農村建設工程施工揚塵污染防治工作,減輕揚塵污染。第十二條城市規劃區內的房屋建築工程施工,除符合本辦法第十一條有關規定外,還應當符合下列防塵要求:
(一)在土方施工作業過程中,合理控制土方開挖和存留時間,作業面應當採取灑水、噴霧等防塵措施,對已完成的作業面和未進行作業的裸露地面應當採取表面壓實、遮蓋等防塵措施,堆放超過八小時不擾動的裸土應當進行遮蓋;
(二)工程主體作業層應當使用密目式安全網進行封閉,並保持整潔、牢固、無破損;
(三)建築物內保持干凈整潔,清掃時應當灑水防塵;
(四)高空作業施工中,施工層建築垃圾應當採用封閉式管道運送或者裝袋用垂直升降機械運送,禁止高空拋擲、揚撒;
(五)裝飾裝修施工中,在施工現場進行機械剔鑿、清理作業時應當採取封閉、遮蓋、噴淋等防塵措施。
❻ 施工現場揚塵治理5個100%的內容是什麼
揚塵防治工作應達5個100%,即工地沙土100%覆蓋、工地路面100%硬化、出工地車輛100%沖洗車輪、拆除房屋的工地100%灑水壓塵、暫時不開發的空地100%綠化。
在建築工地多灑水,道路兩旁多植樹,都對防止揚塵危害有一定成效。
治理工地揚塵的最好方法不是硬化地面,而是將碎石鋪在工地的露土地面上。碎石形成的多孔隙地面吸塵好,能透水,消噪音,易回收,而且在碎石地面上卸貨時不起塵土。
(6)揚塵治理網路牌設置在哪裡擴展閱讀
在中國,有許多行業和類型的工作可以產生粉塵,如采礦和採石,道路建設,玻璃製造,建築材料加工等。
建築施工粉塵成為揚塵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作為顆粒物污染的主要來源,建築揚塵會引起呼吸道的疾病,並通過空氣傳播多種流行性疾病。
顆粒物大量增加,會增加呼吸道的負荷。對於老人、小孩等呼吸功能較弱的群體來說,危害特別大。建築施工揚塵污染還會降低路面能見度,容易產生堵車及交通事故,影響交通順暢和安全。
根據粉塵的種類、濃度、接塵時間,國家標准《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 (GB5817-86) 規定,接觸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共分為五級:0級 (符合衛生條件),I 級 ( 輕度危害 ),Ⅱ 級 ( 中度危害 ),Ⅲ級 ( 高度危害 ),Ⅳ級 ( 極度危害 )。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企業事業單位應將Ⅲ級、Ⅳ級粉塵危害列為粉塵治理重點,各級衛生部門應將Ⅲ級、Ⅳ級粉塵危害列為職業衛生監察工作的重點。經分級檢測,粉塵危害達到Ⅳ級的企業,必須在一年內消除,否則衛生部門有權責令其停產。
新建、擴建、改建和技術改造的工程項目,在試生產時,必須進行粉塵危害程度分級,凡有Ⅲ級、Ⅳ級粉塵危害的,不允許正式投產;有Ⅱ級危害的,不應升入國家二級以上企業。
❼ 施工揚塵控制方案有哪些
施工揚塵控制方案防揚塵施工控制的方法及措施 :
1、揚塵防治技術措施
(1)、建設工程施工期間,應設置施工標志牌、現場平面布置圖和安全生產、消防保衛、環境保護、文明施工制度板。施工標志牌應當標明工程項目名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名稱,項目經理姓名、聯系電話,開工和計劃竣工日期,施工許可證批准文號以及等當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污染舉報電話。
(2)、工程建設期間,施工現場周邊應設置連續封閉圍擋,圍擋高度不低於1.8米,要整齊、美觀、牢固,統一標志。圍擋出現殘缺時,應及時更換。出入口及道路轉彎處應設可透視圍擋(透明圍擋應設置警示標志)或小型圍擋,保證視線良好。 、
(3)、物料運輸車輛要規范。為工程運送沙石、各類粉狀物、建築垃圾及渣土的車輛,所在企業和車輛必須經有關管理部門核准,並進行登記備案;所用渣土運輸車輛要達到密閉要求,安裝GPS定位裝置。
(4)、工程建設期間,其所使用的具有粉塵逸散性的工程材料,砂石、土方或廢棄物,應當密閉處理。若在工地內堆置,則應採取覆蓋防塵布、覆蓋防塵網、配合定期噴水等措施,防止風蝕起塵。
(5)、工程建設期間,施工工地內車行路徑,應採取鋪設鋼板、鋪設混凝土、鋪設瀝青混凝土、鋪設用礁渣、細石或其它功能相當的材料等措施之一,防止機動車揚塵。
(6)、工程建設期間,對於工地內裸露地面,應採取下列防塵措施之一:
① 覆蓋防塵布或防塵網;
② 鋪設鋼板、混凝土、瀝青混凝土、礁渣、細石或其他功能相當的材料;
③ 植被綠化;
④ 定期灑水;
⑤ 地表壓實處理並灑水;
(7)、工程建設期間,物料、渣土運輸車輛的出入口內側設置洗車平台,設施應符合下列要求:洗車平台四周應設置防溢座或其它防治設施,防止洗車廢水溢出工地;設置廢水收集坑及沉砂池。車輛駛離工地前,應在洗車平台沖洗輪胎及車身,其表面不得附著污泥。物料、渣土運輸車輛,裝載的物料、渣土高度不得超過車輛槽幫上沿,車斗用苫布遮蓋或者採用密閉車斗。
(8)、相關區域要硬化綠化。施工現場主要出入口、施工便道、腳手架底和主要材料的堆放地應作硬化處理。項目辦公區、生活區、材料堆放區、鋼木材加工區要進行硬化處理,有條件的應進行綠化,不得有土地裸露情況。
(9)、工程建設期間,施工現場灑水降塵。構築物拆除、挖土、裝土、堆土、使用風鑽挖掘地面、路面切割、石材切割、清掃施工現場等作業時,要噴(灑)水抑塵。施工現場的路面等易產生揚塵的區域,要根據不同季節、氣溫、土壤濕度等因素,安排灑水抑塵。春、秋季節每天灑水應不少於5次,重污染天氣黃色(三級)以上等級,每天灑水不少於7次。
(10)、管線工程要及時回填並採取防塵措施。各類地下管線施工工程,開挖後應及時進行回填,並對回填後的溝槽採取灑水、覆蓋等降塵措施。回填時禁止拋灑回填物,不回填的土方應及時進行遮蓋。
(11)、推行清潔作業方法。道路工程灰土層施工嚴禁採用路拌法。施工現場使用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因項目規模、條件限制等確需現場攪拌的,應配備降塵防塵裝置。
(12)、達到規定條件要停工。風力在4級以上或當地政府發布重污染天氣黃色(三級)以上等級預警時,應當立即停止構築物拆除、溝槽開挖、渣土運輸、路面清掃等易產生揚塵的施工作業。
(13)、嚴禁有毒煙塵排放。施工現場禁止熔融瀝青、焚燒油氈和橡膠、塑料、垃圾等有毒物質,生活垃圾要及時清運。
(14)、工程建設期間,應負責工地周邊道路的保潔與清洗責任。
(15)、若工程未能按規定採取空氣污染防治措施,則必須提出替代防治措施,經地方主管部門同意後方可開工。
❽ 揚塵治理八個%中八個盒子分別是什麼內容
1施工圍擋達標率100%
2裸露土方覆蓋率100%
3出入車輛沖洗率100%
4主幹道硬化率100%
5設置揚塵監督牌率100%
6設置pm2.5pm10揚塵在線檢測儀率100%
7拆除過程灑水壓率100%
8設置揚塵遠程檢測率100%
希望能幫助到您。
❾ 濟南市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規定(2019修訂)
第一條為防治揚塵污染,改善空氣環境質量,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揚塵污染的防治與管理活動。
本規定所稱揚塵污染,是指在工程施工、建(構)築物拆除、園林綠化工程、物料運輸與堆存、道路保潔和養護、采礦採石等活動中產生的空氣顆粒物對大氣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的不良影響。第三條市人民政府統一領導本市揚塵污染防治工作。
區縣人民政府(含濟南高新區管委會、市南部山區管委會、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管委會,下同)負責所轄區域的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第四條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揚塵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協調解決揚塵污染防治中的突出問題。第五條市環境保護部門對本市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建立揚塵污染環境監測網路,定期公布揚塵污染狀況的環境信息。
市城鄉建設部門負責本市揚塵污染防治綜合協調工作,建立督查機制,組織揚塵污染治理專項行動。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城市管理、城管執法、城鄉交通運輸、城鄉水務、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城市更新)、林業和城鄉綠化、國土資源、公安等相關行政管理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和市人民政府的分工,分別做好行業范圍內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產生揚塵污染的行為進行投訴和舉報。
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揚塵污染投訴和舉報制度,及時受理相關投訴、舉報事項,並依法作出處理。第七條市、區縣人民政府對在揚塵污染防治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表彰獎勵。第八條建設單位申報審批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當包括揚塵污染防治內容。對揚塵污染防治內容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的,審批主管部門不予批准。第九條招標單位在對有可能產生揚塵污染的項目進行招標時,同時要求投標單位提交項目揚塵污染防治的相關材料。第十條建設單位在簽訂施工承發包合同時,應當明確施工單位在施工和運輸物料、建築垃圾過程中的揚塵污染防治責任,並將所需經費列入工程預算。第十一條易產生揚塵污染的生產、運輸、存儲和工程施工等單位,應當制定並落實揚塵污染防治方案和防治責任制度,做好揚塵污染防治工作。
施工單位應當按照《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相關要求,在重污染天氣情況下嚴格執行停止工地土石方作業或者建(構)築物拆除施工的應急減排措施,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監督檢查。第十二條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在進行揚塵污染執法檢查時,被檢查單位或者個人應當積極配合,如實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或者阻撓檢查。第十三條工程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工地明顯位置公示揚塵污染防治措施、負責人、監管部門舉報電話等信息,並採取下列防治措施:
(一)施工工地周圍應當依照規定設置連續、密閉、硬質的圍擋:塊狀工地應當實施全封閉施工,線性工地應當實行分段封閉施工,特殊情況需要全線施工的應當採取全線封閉措施;施工工地邊界應當設置高度25米的圍擋;
(二)施工期間,應當對工地建築結構腳手架外側設置密目式安全網(不低於2000目/100平方厘米)或者防塵布;
(三)施工工地內車行道路、施工道路應當採取硬化等降塵措施;裸露地面應當鋪設礁渣、細石或者其他功能相當的材料,或者採取植被綠化、覆蓋防塵布或者防塵網等措施;
(四)開挖、運輸和填築土方等施工作業時,應當輔以灑水壓塵等措施;
(五)施工過程中使用易產生揚塵的建築材料,應當採取密閉存儲、設置圍擋或者堆砌圍牆、採用防塵布苫蓋或者其他防塵措施;
(六)施工工程中產生的建築土方、工程渣土、建築垃圾應當及時清運,未能及時清運的,應當採取覆蓋、固化或者綠化等防塵措施,嚴禁裸露;
(七)施工期間,應當在施工工地出口內側設置洗車平台,確保車輛干凈、整潔;對不具備設置洗車平台條件的施工工地應當配置手動沖洗設施,對出場車輛進行有效沖洗;
(八)出場車輛應當採用密閉車斗或者其他密閉措施,保證裝載無外漏、無遺撒、無高尖;
(九)從建築上層清運易散性物料、建築垃圾或者廢棄物的,應當採取密閉方式,不得凌空拋擲、揚撒;
(十)施工工地出入口應當採用硬化處理或者硬質材料鋪設,並應當及時清掃沖洗,保持出入口通道及出入口外20米范圍內道路清潔;
(十一)建築面積在5000平方米及以上的土石方建築工地或者合同施工工期在3個月及以上的施工工地應當安裝在線監測及視頻監控設備,並與環境保護部門和相關行政管理部門的監測、監控平台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