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網路安全中的黑色星期四
擴展閱讀
hp平板電腦插件 2025-07-01 16:51:51

網路安全中的黑色星期四

發布時間: 2023-03-14 15:13:43

網路安全知識內容

網路安全知識內容如下:

1、避免電腦被安裝木馬程序

安裝殺毒軟體和個人防火牆,並及時升級;可以考慮使用安全性比較好的瀏覽器和電子郵件客戶端工具;不要執行任何來歷不明的軟體;對陌生郵件要殺毒後,再下載郵件中的附件;經常升級系統和更新病毒庫;非必要的網站插件不要安裝;定期使用殺毒軟體查殺電腦病毒。

2、日常生活中保護個人信息

不要在社交網站類軟體上發布火車票、飛機票、護照、照片、日程、行蹤等;在圖書館、列印店等公共場合,或是使用他人手機登錄賬號,不要選擇自動保存密碼,離開時記得退出賬號;從常用應用商店下載APP,不從陌生、不知名應用商店、網站頁面下載APP;填寫調查問卷、掃二維碼注冊盡可能不使用真實個人信息。

3、預防個人信息泄露

需要增強個人信息安全意識,不要輕易將個人信息提供給無關人員;妥善處置快遞單、車票、購物小票等包含個人信息的單據;個人電子郵箱、網路支付及銀行卡等密碼要有差異。

4、收快遞時避免個人信息泄露

因為個人信息都在快遞單上,不管是快遞盒直接放入垃圾桶還是把快遞單撕下來在放進干垃圾分類中都有可能泄露個人信息,因此收快遞時要撕毀快遞箱上的面單。

5、注冊時使用個人信息

在注冊時,盡可能不使用個人信息(名字、出生年月等)作為電子郵箱地址或是用戶名,容易被撞庫破解。

6、設置密碼預防

連續數字或字母、自己或父母生日都是容易被猜到或獲取的信息,因此如果使用生日作為密碼風險很大。而如果所有賬號都使用一種密碼,一旦密碼丟失則容易造成更大損失。因此涉及財產、支付類賬戶的密碼應採用高強度密碼。

Ⅱ 網路安全知識競賽判斷題附答案

網路安全知識競賽判斷題附答案 篇1

判斷題:

1、漏洞是指任何可以造成破壞系統或信息的弱點。(對)

2、安全審計就是日誌的記錄。(錯)

3、格式化過後的計算機,原來的數據就找不回來了。(錯)

4、密碼保管不善屬於操作失誤的安全隱患。(錯)

5、計算機病毒是計算機系統中自動產生的。(錯)

6、對於一個計算機網路來說,依靠防火牆即可以達到對網路內部和外部的安全防護。(錯)

7、網路安全應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徵: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查性。(錯)

8、最小特權、縱深防禦是網路安全原則之一。(對)

9、安全管理從范疇上講,涉及物理安全策略、訪問控制策略、信息加密策略和網路安全管理策略。(對)

10、用戶的密碼一般應設置為16位以上。(對)

11、開放性是UNIX系統的一大特點。(對)

12、防止主機丟失屬於系統管理員的安全管理范疇。(錯)

13、我們通常使用SMTP協議用來接收E—MAIL。(錯)

14、在堡壘主機上建立內部DNS伺服器以供外界訪問,可以增強DNS伺服器的安全性。(錯)

15、為了防禦網路監聽,最常用的方法是採用物理傳輸。(錯)

16、使用最新版本的網頁瀏覽器軟體可以防禦黑客攻擊。(對)

17、通過使用SOCKS5代理伺服器可以隱藏QQ的真實IP。(對)

18、一但中了IE窗口炸彈馬上按下主機面板上的Reset鍵,重起計算機。(錯)

19、禁止使用活動腳本可以防範IE執行本地任意程序。(對)

20、只要是類型為TXT的文件都沒有危險。(錯)

21、不要打開附件為SHS格式的文件。(對)

22、發現木馬,首先要在計算機的後台關掉其程序的運行。(對)

23、限制網路用戶訪問和調用cmd的許可權可以防範Unicode漏洞。(對)

24、解決共享文件夾的安全隱患應該卸載Microsoft網路的文件和列印機共享。(對)

25、不要將密碼寫到紙上。(對)

26、屏幕保護的密碼是需要分大小寫的。(對)

27、計算機病毒的傳播媒介來分類,可分為單機病毒和網路病毒。(對)

28、木馬不是病毒。(對)

29。復合型防火牆防火牆是內部網與外部網的隔離點,起著監視和隔絕應用層通信流的作用,同時也常結合過濾器的功能。(對)

30、非法訪問一旦突破數據包過濾型防火牆,即可對主機上的軟體和配置漏洞進行攻擊。(錯)

31、ATM技術領先於TCP/IP技術,即將取代IP技術,實現語音、視頻、數據傳輸網路的三網合一。(錯)

32、Internet設計之初,考慮了核戰爭的威脅,因此充分考慮到了網路安全問。(錯)

33、我的計算機在網路防火牆之內,所以其他用戶不可能對我計算機造成威脅。(錯)

34、Internet沒有一個集中的管理權威。(對)

35、統計表明,網路安全威脅主要來自內部網路,而不是Internet。(對)

36、只要設置了足夠強壯的口令,黑客不可能侵入到計算機中。(錯)

37、路由器在轉發IP分組時,一般不檢查IP分組的源地址,因此可以偽造IP分組的源地址進行攻擊,使得網路管理員無法追蹤。(對)

38、發起大規模的DDoS攻擊通常要控制大量的中間網路或系統。(對)

39、路由協議如果沒有認證功能,就可以偽造路由信息,導致路由表混亂,從而使網路癱瘓。(對)

40、目前入侵檢測系統可以及時的阻止黑客的`攻擊。(錯)

41、TCSEC是美國的計算機安全評估機構和安全標准制定機構。(對)

42、蠕蟲、特洛伊木馬和病毒其實是一回事。(錯)

43、只要選擇一種最安全的操作系統,整個系統就可以保障安全。(錯)

44、在計算機系統安全中,人的作用相對於軟體,硬體和網路而言,不是很重要。(錯)

45、在設計系統安全策略時要首先評估可能受到的安全威脅。(對)

46、安裝系統後應當根據廠商或安全咨詢機構的建議對系統進行必要的安全配置。(對)

47、系統安全的責任在於IT技術人員,最終用戶不需要了解安全問題。(錯)

48。網路的發展促進了人們的交流,同時帶來了相應的安全問題。(錯)

49。具有政治目的的黑客只對政府的網路與信息資源造成危害。(錯)

50、病毒攻擊是危害最大、影響最廣、發展最快的攻擊技術。(錯)

51、黑色星期四"是因有人通過BELL實驗室與Internet連接的有漏洞的機器上放置了一個蠕蟲程序而引起網路災難得名的。(錯)

52、郵件的附件如果是帶有exe、com、pif、pl、src和vbs為後綴的文件,應確定其安全後再打開。(對)

53、在信息戰中中立國的體現要比非信息戰簡單。(錯)

54、信息戰的軍事目標是指一個國家軍隊的網路系統、信息系統、數據資源。(錯)

55、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威脅同時來自內、外兩個方面。(對)

56、小球病毒屬於引導型病毒。(對)

57、公安部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部門主管全國的計算機病毒防治管理工作。(對)

58、計算機病毒防治產品實行銷售許可證制度。(對)

59、計算機病毒防治產品分為三級,其中三級品為最高級。(錯)

60,刪除不必要的網路共享可以提高防範病毒的能力。(對)

61、外單位人員如可以隨意接入奇瑞公司內網。(錯)

62、計算機犯罪是行為人以計算機為工具或以計算機資產為犯罪對象實施的,依照我國刑法應受處罰的,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對)

63、計算機數據恢復在實際生活當中可以百分百恢復。(錯)

64、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行為,危及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的事件,稱為計算機案件。(對)

65、網路安全工程實施的關鍵是質量,而質量的關鍵是服務的長期保障能力。(對)

66、網路安全服務的開展與網路安全防範是一對矛盾。(對)

67、網路安全邊界防範的不完備性僅指防外不防內。(錯)

網路安全知識競賽判斷題附答案 篇2

1、信息安全屬性中的可審查性也稱為不可否認性。(y)

2、當網路中發生了ARP欺騙攻擊時,可以利用SinfferPro軟體來清除。(n)

3、物理安全即物理隔離。(y)

4、物理安全是絕對安全的一項網路安全技術。(n)

5、使用IP切換軟體的「一機一網」方案屬於一種准物理隔離方式。(n)

6、木馬有時稱為木馬病毒,但卻不具有計算機病毒的主要特性。(n)

7、只要是計算機病毒,在任何時候都具有破壞性。(y)

8、包過濾防火牆一般工作在OSI參考模型的網路層與傳輸層,主要對IP分組和TCP/UDP埠進行檢測和過濾操作。(y)

9、要實現DDos攻擊,攻擊者必須能夠控制大量的計算機為其服務。(n)

10、單鑰加密系統可分為序列密碼和分組密碼兩種類型。(y)

11、序列密碼屬於對稱加密方式。(y)

12、IDS是IntrusionDetectionSystem的縮寫,即入侵檢測系統,主要用於檢測Hacker或Cracker通過網路進行的入侵行為。其作用與部署位置與IPS完全相同(n)

13、網路地址轉換是一種在IP封包通過路由器或防火牆時重寫源IP地址或/和目的IP地址的技術。(y)

14、在中國使用的第2代移動通信系統主要有GSM和CDMA。(y)

15、IPS是IDS的替代產品。(y)

16、在安全威脅中,竊取和竊聽是同一種威脅行為的不同說法。(n)

17、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3rd-generation,3G),是指支持高速數據傳輸的蜂窩移動通訊技術。3G服務能夠同時傳送聲音及數據信息,速率一般在幾百kbps以上。目前3G存在四種標准:CDMA2000,WCDMA,TD-SCDMA,WiMAX。(n)

18、物理安全是整個信息安全的基礎。(y)

19、物理安全是絕對安全的一項網路安全技術。(n)

20、使用物理隔離卡的物理隔離方案是絕對安全的。(n)

21、間諜軟體具有計算機病毒的所有特性。(n)

22、計算機病毒不影響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和運算結果。(n)

23、防火牆的最簡單的形式是代理防火牆。一個代理防火牆通常是一台有能力過濾數據包某些內容的路由器。(y)

24、要實現ARP攻擊,攻擊者必須能夠控制大量的計算機為其服務。(n)

25、雙鑰加密系統可分為序列密碼和分組密碼兩種類型。(n)

26、對稱加密,或專用密鑰(也稱做常規加密)由通信雙方共享一個秘密密鑰。發送方在進行數學運算時使用密鑰將明文加密成密文。接受方使用相同的鑰將密文還原成明文。(y)

Ⅲ 網路安全單項選擇題「附答案」

一、單選題

1.為了防禦網路監聽,最常用的方法是 (B)

A、採用物理傳輸(非網路)

B、信息加密

C、無線網

D、使用專線傳輸

2.使網路伺服器中充斥著大量要求回復的信息,消耗帶寬,導致網路或系統停止正常服務,這屬於什麼攻擊類型? (A)

A、拒絕服務

B、文件共享

C、BIND漏洞

D、遠程過程調用

3.向有限的空間輸入超長的字元串是哪一種攻擊手段?(A)

A、緩沖區溢出;

B、網路監聽

C、拒絕服務

D、IP欺騙

4.主要用於加密機制的協議是(D)

A、HTTP

B、FTP

C、TELNET

D、SSL

5.用戶收到了一封可疑的電子郵件,要求用戶提供銀行賬戶及密碼,這是屬於何種攻擊手段? (B)

A、緩存溢出攻擊;

B、釣魚攻擊

C、暗門攻擊;

D、DDOS攻擊

6.Windows NT 和Windows 2000系統能設置為在幾次無效登錄後鎖定帳號,這可以防止(B)

A、木馬;

B、暴力攻擊;

C、IP欺騙;

D、緩存溢出攻擊

7.在以下認證方式中,最常用的認證方式是:(A)

A基於賬戶名/口令認證

B基於摘要演算法認證 ;

C基於PKI認證 ;

D基於資料庫認證

8.以下哪項不屬於防止口令猜測的措施? (B)

A、嚴格限定從一個給定的終端進行非法認證的次數;

B、確保口令不在終端上再現;

C、防止用戶使用太短的口令;

D、使用機器產生的口令

9.下列不屬於系統安全的技術是(B)

A、防火牆

B、加密狗

C、認證

D、防病毒

10.抵禦電子郵箱入侵措施中,不正確的是( D )

A、不用生日做密碼

B、不要使用少於5位的密碼

C、不要使用純數字

D、自己做伺服器

11.不屬於常見的危險密碼是( D )

A、跟用戶名相同的密碼

B、使用生日作為密碼

C、只有4位數的密碼

D、10位的綜合型密碼

12.不屬於計算機病毒防治的策略的是( D )

A. 確認您手頭常備一張真正「干凈」的引導盤

B. 及時、可靠升級反病毒產品

C. 新購置的計算機軟體也要進行病毒檢測

D. 整理磁碟

13.針對數據包過濾和應用網關技術存在的缺點而引入的防火牆技術,這是( )防火牆的特點。(D)

A、包過濾型

B、應用級網關型

C、復合型防火牆

D、代理服務型

14.在每天下午5點使用計算機結束時斷開終端的連接屬於( A )

A、外部終端的物理安全

B、通信線的物理安全

C、偷聽數據

D、網路地址欺騙

15.2003年上半年發生的較有影響的計算機及網路病毒是什麼(B)

(A)SARS

(B)SQL殺手蠕蟲

(C)手機病毒

(D)小球病毒

16.SQL 殺手蠕蟲病毒發作的特徵是什麼(A)

(A)大量消耗網路帶寬

(B)攻擊個人PC終端

(C)破壞PC游戲程序

(D)攻擊手機網路

17.當今IT 的發展與安全投入,安全意識和安全手段之間形成(B)

(A)安全風險屏障

(B)安全風險缺口

(C)管理方式的變革

(D)管理方式的缺口

18.我國的計算機年犯罪率的`增長是(C)

(A)10%

(B)160%

(C)60%

(D)300%

19.信息安全風險缺口是指(A)

(A)IT 的發展與安全投入,安全意識和安全手段的不平衡

(B)信息化中,信息不足產生的漏洞

(C)計算機網路運行,維護的漏洞

(D)計算中心的火災隱患

20.信息網路安全的第一個時代(B)

(A)九十年代中葉

(B)九十年代中葉前

(C)世紀之交

(D)專網時代

21.信息網路安全的第三個時代(A)

(A)主機時代, 專網時代, 多網合一時代

(B)主機時代, PC機時代, 網路時代

(C)PC機時代,網路時代,信息時代

(D)2001年,2002年,2003年

22.信息網路安全的第二個時代(A)

(A)專網時代

(B)九十年代中葉前

(C)世紀之交

23.網路安全在多網合一時代的脆弱性體現在(C)

(A)網路的脆弱性

(B)軟體的脆弱性

(C)管理的脆弱性

(D)應用的脆弱性

24.人對網路的依賴性最高的時代(C)

(A)專網時代

(B)PC時代

(C)多網合一時代

(D)主機時代

25.網路攻擊與防禦處於不對稱狀態是因為(C)

(A)管理的脆弱性

(B)應用的脆弱性

(C)網路軟,硬體的復雜性

(D)軟體的脆弱性

26.網路攻擊的種類(A)

(A)物理攻擊,語法攻擊,語義攻擊

(B)黑客攻擊,病毒攻擊

(C)硬體攻擊,軟體攻擊

(D)物理攻擊,黑客攻擊,病毒攻擊

27.語義攻擊利用的是(A)

(A)信息內容的含義

(B)病毒對軟體攻擊

(C)黑客對系統攻擊

(D)黑客和病毒的攻擊

28.1995年之後信息網路安全問題就是(A)

(A)風險管理

(B)訪問控制

(C)消除風險

(D)迴避風險

29.風險評估的三個要素(D)

(A)政策,結構和技術

(B)組織,技術和信息

(C)硬體,軟體和人

(D)資產,威脅和脆弱性

30.信息網路安全(風險)評估的方法(A)

(A)定性評估與定量評估相結合

(B)定性評估

(C)定量評估

(D)定點評估

31.PDR模型與訪問控制的主要區別(A)

(A)PDR把安全對象看作一個整體

(B)PDR作為系統保護的第一道防線

(C)PDR採用定性評估與定量評估相結合

(D)PDR的關鍵因素是人

32.信息安全中PDR模型的關鍵因素是(A)

(A)人

(B)技術

(C)模型

(D)客體

33.計算機網路最早出現在哪個年代(B)

(A)20世紀50年代

(B)20世紀60年代

(C)20世紀80年代

(D)20世紀90年代

34.最早研究計算機網路的目的是什麼?(C)

(A)直接的個人通信;

(B)共享硬碟空間、列印機等設備;

(C)共享計算資源;

D大量的數據交換。

35.最早的計算機網路與傳統的通信網路最大的區別是什麼?(B)

(A)計算機網路帶寬和速度大大提高。

(B)計算機網路採用了分組交換技術。

(C)計算機網路採用了電路交換技術

(D)計算機網路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36.關於80年代Mirros 蠕蟲危害的描述,哪句話是錯誤的?(B)

(A)該蠕蟲利用Unix系統上的漏洞傳播

(B)竊取用戶的機密信息,破壞計算機數據文件

(C)佔用了大量的計算機處理器的時間,導致拒絕服務

(D)大量的流量堵塞了網路,導致網路癱瘓

37.以下關於DOS攻擊的描述,哪句話是正確的?(C)

(A)不需要侵入受攻擊的系統

(B)以竊取目標系統上的機密信息為目的

(C)導致目標系統無法處理正常用戶的請求

(D)如果目標系統沒有漏洞,遠程攻擊就不可能成功

38.許多黑客攻擊都是利用軟體實現中的緩沖區溢出的漏洞,對於這一威脅,最可靠的解決方案是什麼?(C)

(A)安裝防火牆

(B)安裝入侵檢測系統

(C)給系統安裝最新的補丁

(D)安裝防病毒軟體

39.下面哪個功能屬於操作系統中的安全功能 (C)

(A)控制用戶的作業排序和運行

(B)實現主機和外設的並行處理以及異常情況的處理

(C)保護系統程序和作業,禁止不合要求的對程序和數據的訪問

(D)對計算機用戶訪問系統和資源的情況進行記錄

40.下面哪個功能屬於操作系統中的日誌記錄功能(D)

(A)控制用戶的作業排序和運行

(B)以合理的方式處理錯誤事件,而不至於影響其他程序的正常運行

(C)保護系統程序和作業,禁止不合要求的對程序和數據的訪問

(D)對計算機用戶訪問系統和資源的情況進行記錄

42.Windows NT提供的分布式安全環境又被稱為(A)

(A)域(Domain)

(B)工作組

(C)對等網

(D)安全網

43.下面哪一個情景屬於身份驗證(Authentication)過程(A)

(A)用戶依照系統提示輸入用戶名和口令

(B)用戶在網路上共享了自己編寫的一份Office文檔,並設定哪些用戶可以閱讀,哪些用戶可以修改

(C)用戶使用加密軟體對自己編寫的Office文檔進行加密,以阻止其他人得到這份拷貝後看到文檔中的內容

(D)某個人嘗試登錄到你的計算機中,但是口令輸入的不對,系統提示口令錯誤,並將這次失敗的登錄過程紀錄在系統日誌中

44.下面哪一個情景屬於授權(Authorization)(B)

(A)用戶依照系統提示輸入用戶名和口令

(B)用戶在網路上共享了自己編寫的一份Office文檔,並設定哪些用戶可以閱讀,哪些用戶可以修改

(C)用戶使用加密軟體對自己編寫的Office文檔進行加密,以阻止其他人得到這份拷貝後看到文檔中的內容

(D)某個人嘗試登錄到你的計算機中,但是口令輸入的不對,系統提示口令錯誤,並將這次失敗的登錄過程紀錄在系統日誌中

45.下面哪一個情景屬於審計(Audit)(D)

(A)用戶依照系統提示輸入用戶名和口令

(B)用戶在網路上共享了自己編寫的一份Office文檔,並設定哪些用戶可以閱讀,哪些用戶可以修改

(C)用戶使用加密軟體對自己編寫的Office文檔進行加密,以阻止其他人得到這份拷貝後看到文檔中的內容

(D)某個人嘗試登錄到你的計算機中,但是口令輸入的不對,系統提示口令錯誤,並將這次失敗的登錄過程紀錄在系統日誌中

46.以網路為本的知識文明人們所關心的主要安全是(C)

(A)人身安全

(B)社會安全

(C)信息安全

47.第一次出現"HACKER"這個詞是在(B)

(A)BELL實驗室

(B)麻省理工AI實驗室

(C)AT&T實驗室

48.可能給系統造成影響或者破壞的人包括(A)

(A)所有網路與信息系統使用者

(B)只有黑客

(C)只有跨客

49.黑客的主要攻擊手段包括(A)

(A)社會工程攻擊、蠻力攻擊和技術攻擊

(B)人類工程攻擊、武力攻擊及技術攻擊

(C)社會工程攻擊、系統攻擊及技術攻擊

50.從統計的情況看,造成危害最大的黑客攻擊是(C)

(A)漏洞攻擊

(B)蠕蟲攻擊

(C)病毒攻擊

51.第一個計算機病毒出現在(B)

(A)40年代

(B)70 年代

(C)90年代

52.口令攻擊的主要目的是(B)

(A)獲取口令破壞系統

(B)獲取口令進入系統

(C)僅獲取口令沒有用途

53.通過口令使用習慣調查發現有大約___%的人使用的口令長度低於5個字元的(B)

(A)50.5

(B)51. 5

(C)52.5

54.通常一個三個字元的口令破解需要(B)

(A)18毫秒

(B)18 秒

(C)18分

55.黑色星期四是指(A)

(A)1998年11月3日星期四

(B)1999年6月24日星期四

(C)2000年4月13日星期四

56.大家所認為的對Internet安全技術進行研究是從_______時候開始的 (C)

(A)Internet 誕生

(B)第一個計算機病毒出現

( C)黑色星期四

57.計算機緊急應急小組的簡稱是(A)

(A)CERT

(B)FIRST

(C)SANA

58.郵件炸彈攻擊主要是(B)

(A)破壞被攻擊者郵件伺服器

(B)添滿被攻擊者郵箱

(C)破壞被攻擊者郵件客戶端

59.邏輯炸彈通常是通過(B)

(A)必須遠程式控制制啟動執行,實施破壞

(B)指定條件或外來觸發啟動執行,實施破壞

(C)通過管理員控制啟動執行,實施破壞

60.1996年上海某尋呼台發生的邏輯炸彈事件,造事者被判"情節輕微,無罪釋放"是因為(C)

(A)證據不足

(B)沒有造成破壞

(C)法律不健全

61.掃描工具(C)

(A)只能作為攻擊工具

(B)只能作為防範工具

(C)既可作為攻擊工具也可以作為防範工具

62.DDOS攻擊是利用_____進行攻擊(C)

(A)其他網路

(B)通訊握手過程問題

(C)中間代理

63.全國首例計算機入侵銀行系統是通過(A)

(A)安裝無限MODEM進行攻擊

(B)通過內部系統進行攻擊

(C)通過搭線進行攻擊

64.黑客造成的主要安全隱患包括(A)

(A)破壞系統、竊取信息及偽造信息

(B)攻擊系統、獲取信息及假冒信息

(C)進入系統、損毀信息及謠傳信息

65.從統計的資料看,內部攻擊是網路攻擊的(B)

(A)次要攻擊

(B)最主要攻擊

(C)不是攻擊源

66.信息戰的主要形式是(A)

(A)電子戰和計算機網路戰

(B)信息攻擊和網路攻擊

(C)系統破壞和信息破壞

67.廣義地說,信息戰是指敵對雙方為達成各自的國家戰略目標,為奪取______在等各個領域的信息優勢,運用信息和信息技術手段而展開的信息斗爭(B)

(A)政治、經濟、國防、領土、文化、外交

(B)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外交

(C)網路、經濟、信息、科技、文化、外交

68.狹義地說,信息戰是指軍事領域里的信息斗爭。它是敵對雙方為爭奪信息的______,通過利用、破壞敵方和保護己方的信息、信息系統而採取的作戰形式 (C)

(A)佔有權、控制權和製造權

(B)保存權、製造權和使用權

(C)獲取權、控制權和使用權

69.信息戰的戰爭危害較常規戰爭的危害(C)

(A)輕

B)重

(C)不一定

70.信息戰的軍人身份確認較常規戰爭的軍人身份確認(A)

(A)難

(B)易

(C)難說

71.互聯網用戶應在其網路正式聯通之日起_____內,到公安機關辦理國際聯網備案手續(A)

(A)三十日

(B)二十日

(C)十五日

(D)四十日

72.一般性的計算機安全事故和計算機違法案件可由_____受理(C)

(A)案發地市級公安機關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部門

(B)案發地當地縣級(區、市)公安機關治安部門。

(C)案發地當地縣級(區、市)公安機關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部門

(D)案發地當地公安派出所

73.計算機刑事案件可由_____受理(A)

(A)案發地市級公安機關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部門

(B)案發地市級公安機關治安部門

(C)案發地當地縣級(區、市)公安機關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部門

(D)案發地當地公安派出所

74.計算機信息系統發生安全事故和案件,應當______在內報告當地公安機關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部門(D)

(A)8小時

(B)48小時

(C)36小時

(D)24小時

75.對計算機安全事故的原因的認定或確定由_____作出(C)

(A)人民法院

(B)公安機關

(C)發案單位

(D)以上都可以

76.對發生計算機安全事故和案件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如存在安全隱患的,______應當要求限期整改(B)

(A)人民法院

(B)公安機關

(C)發案單位的主管部門

(D)以上都可以

77.傳入我國的第一例計算機病毒是__(B)

(A)大*病毒

(B)小球病毒

(C)1575病毒

(D)米開朗基羅病毒

78.我國是在__年出現第一例計算機病毒(C)

(A)1980

(B)1983

(C)1988

(D)1977

79.計算機病毒是_____(A)

(A)計算機程序

(B)數據

(C)臨時文件

(D)應用軟體

80.計算機病毒能夠_____(ABC)

(A)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數據

(B)影響計算機使用

(C)能夠自我復制

(D)保護版權

81.1994年我國頒布的第一個與信息安全有關的法規是_____(D)

(A)國際互聯網管理備案規定

(B)計算機病毒防治管理辦法

(C)網吧管理規定

(D)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

82.網頁病毒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傳播(C)

(A)1>郵件

(B)文件交換

(C)網路瀏覽

(D)光碟

83.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將受到____處罰(A)

(A)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B)拘留

(C)罰款

(D)警告

84.計算機病毒防治產品根據____標准進行檢驗(A)

(A)計算機病毒防治產品評級准測

(B)計算機病毒防治管理辦法

(C)基於DOS系統的安全評級准則

(D)計算機病毒防治產品檢驗標准

85.《計算機病毒防治管理辦法》是在哪一年頒布的(C)

(A)1994

(B)1997

(C)2000

(D)1998

86.邊界防範的根本作用是(C)

(A)對系統工作情況進行檢驗與控制,防止外部非法入侵

(B)對網路運行狀況進行檢驗與控制,防止外部非法入侵

(C)對訪問合法性進行檢驗與控制,防止外部非法入侵

87.路由設置是邊界防範的(A)

(A)基本手段之一

(B)根本手段

(C)無效手段

88.網路物理隔離是指(C)

(A)兩個網路間鏈路層在任何時刻不能直接通訊

(B)兩個網路間網路層在任何時刻不能直接通訊

(C)兩個網路間鏈路層、網路層在任何時刻都不能直接通訊

Ⅳ 網路安全需要學習哪些知識

IP安全:主要的攻擊方式有被動攻擊的網路竊聽,主動攻擊的IP欺騙(報文偽造、篡改)和路由攻擊(中間人攻擊);
2. DNS安全:這個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修改DNS的映射表,誤導用戶的訪問流量;
3. DoS攻擊:單一攻擊源發起的拒絕服務攻擊,主要是佔用網路資源,強迫目標崩潰,現在更為流行的其實是DDoS,多個攻擊源發起的分布式拒絕攻擊;
《計算機基礎》、《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路》 是三本關於計算機基礎的書籍,強烈推薦給你,看完之後可以對計算機的東西有個初步的了解

Ⅳ 常見網路安全攻擊有哪些

由於計算機網路信息被大眾廣泛接受、認可,在一定程度上給社會、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使得人們也就越來越依賴網路的虛擬生活,那麼,常見網路攻擊方式有哪些?應該怎麼防範?我在這里給大家詳細介紹。

在了解安全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研究一下目前網路上存在的一些安全威脅和攻擊手段。然後我們再來了解一些出現安全問題的根源,這樣我們就可以對安全問題有一個很好的認識。迄今為止,網路上存在上無數的安全威脅和攻擊,對於他們也存在著不同的分類 方法 。我們可以按照攻擊的性質、手段、結果等暫且將其分為機密攻擊、非法訪問、惡意攻擊、社交工程、計算機病毒、不良信息資源和信息戰幾類。

竊取機密攻擊:

所謂竊取機密攻擊是指未經授權的攻擊者(黑客)非法訪問網路、竊取信息的情況,一般可以通過在不安全的傳輸通道上截取正在傳輸的信息或利用協議或網路的弱點來實現的。常見的形式可以有以下幾種:

1) 網路踩點(Footprinting)

攻擊者事先匯集目標的信息,通常採用whois、Finger等工具和DNS、LDAP等協議獲取目標的一些信息,如域名、IP地址、網路拓撲結構、相關的用戶信息等,這往往是黑客入侵之前所做的第一步工作。

2) 掃描攻擊

掃描攻擊包括地址掃描和埠掃描等,通常採用ping命令和各種埠掃描工具,可以獲得目標計算機的一些有用信息,例如機器上打開了哪些埠,這樣就知道開設了哪些服務,從而為進一步的入侵打下基礎。

3) 協議指紋

黑客對目標主機發出探測包,由於不同 操作系統 廠商的IP協議棧實現之間存在許多細微的差別(也就是說各個廠家在編寫自己的TCP/IP協議棧時,通常對特定的RFC指南做出不同的解釋),因此各個操作系統都有其獨特的響應方法,黑客經常能確定出目標主機所運行的操作系統。常常被利用的一些協議棧指紋包括:TTL值、TCP窗口大小、DF標志、TOS、IP碎片處理、ICMP處理、TCP選項處理等。

4) 信息流監視

這是一個在共享型區域網環境中最常採用的方法。由於在共享介質的網路上數據包會經過每個網路節點,網卡在一般情況下只會接受發往本機地址或本機所在廣播(或多播)地址的數據包,但如果將網卡設置為混雜模式(Promiscuous),網卡就會接受所有經過的數據包。基於這樣的原理,黑客使用一個叫sniffer的嗅探器裝置,可以是軟體,也可以是硬體)就可以對網路的信息流進行監視,從而獲得他們感興趣的內容,例如口令以及其他秘密的信息。

5) 會話劫持(session hijacking)

利用TCP協議本身的不足,在合法的通信連接建立後攻擊者可以通過阻塞或摧毀通信的一方來接管已經過認證建立起來的連接,從而假冒被接管方與對方通信。

非法訪問

1) 口令解除

可以採用字典解除和暴力解除來獲得口令。

2) IP欺騙

攻擊者可以通過偽裝成被信任的IP地址等方式來獲取目標的信任。這主要是針對防火牆的IP包過濾以及LINUX/UNIX下建立的IP地址信任關系的主機實施欺騙。

3) DNS欺騙

由於DNS伺服器相互交換信息的時候並不建立身份驗證,這就使得黑客可以使用錯誤的信息將用戶引向錯誤主機。

4) 重放攻擊

攻擊者利用身份認證機制中的漏洞先把別人有用的信息記錄下來,過一段時間後再發送出去。

5) 非法使用

系統資源被某個非法用戶以未授權的方式使用

6) 特洛伊木馬

把一個能幫助黑客完成某個特定動作的程序依附在某一合法用戶的正常程序中,這時合法用戶的程序代碼已經被改變,而一旦用戶觸發該程序,那麼依附在內的黑客指令代碼同時被激活,這些代碼往往能完成黑客早已指定的任務。

惡意攻擊

惡意攻擊,在當今最為特出的就是拒絕服務攻擊DoS(Denial of Server)了。拒絕服務攻擊通過使計算機功能或性能崩潰來組織提供服務,典型的拒絕服務攻擊有如下2種形式:資源耗盡和資源過載。當一個對資源的合理請求大大超過資源的支付能力時,就會造成拒絕服務攻擊。常見的攻擊行為主要包括Ping of death、淚滴(Teardrop)、UDP flood、SYN flood、Land 攻擊、Smurf攻擊、Fraggle 攻擊、電子郵件炸彈、畸形信息攻擊等

1) Ping of death

在早期版本中,許多操作系統對網路數據包的最大尺寸有限制,對TCP/IP棧的實現在ICMP包上規定為64KB。在讀取包的報頭後,要根據該報頭中包含的信息來為有效載荷生成緩沖區。當PING請求的數據包聲稱自己的尺寸超過ICMP上限,也就是載入的尺寸超過64KB時,就會使PING請求接受方出現內存分配錯誤,導致TCP/IP堆棧崩潰,致使接受方 死機 。

2) 淚滴

淚滴攻擊利用了某些TCP/IP協議棧實現中對IP分段重組時的錯誤

3) UDP flood

利用簡單的TCP/IP服務建立大流量數據流,如chargen 和Echo來傳送無用的滿帶寬的數據。通過偽造與某一主機的chargen服務之間的一次UDP連接,回復地址指向提供ECHO服務的一台主機,這樣就生成了在2台主機之間的足夠多的無用數據流,過多的數據流會導致帶寬耗盡。

4) SYN flood

一些TCP/IP協議棧的實現只能等待從有限數量的計算機發來的ACK消息,因為他們只有有限的內存空間用於創建連接,如果這一緩沖區充滿了虛假連接的初始信息,該伺服器就會對接下來的連接停止響應,直到緩沖區的連接企圖超時。在一些創建連接不收限制的系統實現里,SYN洪流具有類似的影響!

5) Land攻擊

在Land攻擊中,將一個SYN包的源地址和目標地址均設成同一個伺服器地址,導致接受伺服器向自己的地址發送SYN-ACK消息,結果這個地址又發回ACK消息並創建一個空連接,每一個這樣的連接都將保持直到超時。對LAND攻擊反應不同,許多UNIX實現將崩潰,NT則變得極其緩慢。

6) Smurf攻擊

簡單的Smurf攻擊發送ICMP應答請求包,目的地址設為受害網路的廣播地址,最終導致該網路的所有主機都對此ICMP應答請求做出答復,導致網路阻塞。如果將源地址改為第三方的受害者,最終將導致第三方崩潰。

7) fraggle攻擊

該攻擊對Smurf攻擊做了簡單修改,使用的是UDP應答消息而非ICMP。

8) 電子郵件炸彈

這是最古老的匿名攻擊之一,通過設置一台機器不斷的向同一地址發送電子郵件,攻擊者能耗盡接受者的郵箱

9) 畸形信息攻擊

各類操作系統的許多服務均存在這類問題,由於這些服務在處理消息之前沒有進行適當正確的錯誤校驗,受到畸形信息可能會崩潰。

10) DdoS攻擊

DdoS攻擊(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er,分布式拒絕服務)是一種基於DOS的特殊形式的拒絕服務攻擊,是一種分布協作的大規模攻擊方式,主要瞄準比較大的站點,像商業公司、搜索引擎和政府部門的站點。他利用一批受控制的機器向一台目標機器發起攻擊,這樣來勢迅猛的攻擊令人難以防備,因此具有很大的破壞性。

除了以上的這些拒絕服務攻擊外,一些常見的惡意攻擊還包括緩沖區溢出攻擊、硬體設備破壞性攻擊以及網頁篡改等。

11) 緩沖區溢出攻擊(buffer overflow)

通過往程序的緩沖區寫超過其長度的內容,造成緩沖區的溢出,從而破壞程序的堆棧,使程序轉而執行其他指令,以達到攻擊的目的。緩沖區溢出是一種非常普遍、非常危險的漏洞,在各種操作系統、應用軟體中廣泛存在,根據統計:通過緩沖區溢出進行的攻擊占所有系統攻擊總數的80%以上。利用緩沖區溢出攻擊可以導致程序運行失敗、系統死機、重新啟動等後果,更嚴重的是,可以利用他執行非授權的指令,甚至可以取得系統特權,進而進行各種非法操作。由於他歷史悠久、危害巨大,被稱為數十年來攻擊和防衛的弱點。

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

採用說服或欺騙的手段,讓網路內部的人來提供必要的信息,從而獲得對信息系統的訪問許可權。

計算機病毒

病毒是對軟體、計算機和網路系統的最大威脅之一。所謂病毒,是指一段可執行的程序代碼,通過對其他程序進行修改,可以感染這些程序,使他們成為含有該病毒程序的一個拷貝。

不良信息資源

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真可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網路上面充斥了各種各樣的信息,其中不乏一些暴力、色情、反動等不良信息。

信息戰

計算機技術和 網路技術 的發展,使我們處與信息時代。信息化是目前國際社會發展的趨勢,他對於經濟、社會的發展都有著重大意義。美國著名未來學家托爾勒說過:「誰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網路,誰將擁有整個世界」。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也說:「今後的時代,控制世界的國家將不是靠軍事,而是信息能力走在前面的國家。」美國前陸軍參謀長沙爾文上將更是一語道破:「信息時代的出現,將從根本上改變戰爭的進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