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網路 » 電腦網路病毒怎麼回事

電腦網路病毒怎麼回事

發布時間: 2022-09-24 10:18:07

❶ 電腦為什麼會有病毒,怎麼才能解決怎麼苦惱呢

  1. 首先,我們點擊電腦右下角的安全衛士圖標。我們的電腦會有安全軟體。我們可以點擊右下角的圖標進入,如圖。2.之後我們點擊頂部的木馬查殺選項,如圖。3.之後我們點擊中間的速殺,如圖。4.之後電腦里的病毒就可以自動檢測了。我們可以等待一段時間來完成檢測,如圖所示。5.檢測完成後,我們可以在電腦中一鍵啟動處理病毒,如圖。6.處理後,我們可以點擊重啟電腦或稍後重啟。最後,我們可以重啟電腦徹底清理病毒,如圖。擴展信息:1。計算機病毒是由編譯器插入計算機程序中,破壞計算機功能或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並能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程序代碼。2.計算機病毒是一種程序和可執行代碼。就像生物病毒一樣,具有自我復制、相互感染和激活再生的特性。計算機病毒具有獨特的復制能力。它們可以迅速傳播,並且通常難以根除。3.與醫學病毒不同的是,計算機病毒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們利用計算機軟硬體固有的漏洞而編制的一組指令集或程序代碼。它可以潛伏在計算機的存儲介質(或程序)中,在條件滿足時被激活,通過修改其他程序,將其精確拷貝或可能進化的形式放入其他程序中。3.計算機病毒可以像生物病毒一樣復制。當一個正常的程序運行時,它也會自我復制。是否具有復制和感染的特徵是判斷某個程序是否是計算機病毒的首要條件。參考資料:網路-計算機病毒

  2. 很多人問我上網或者打電話電腦中了病毒怎麼辦?其實除了極少數病毒,都是可以通過網路或者電話引導清除的。大多數病毒,甚至坐在你電腦旁邊的專家,都要想盡辦法解決你的問題。所以你想通過網路引導清理病毒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我建議,防病毒比殺病毒更重要。已經感染病毒的用戶應該徹底重做系統。重做前的准備:1。准備系統盤;2.准備司機;(如果驅動程序在另一個磁碟中)3 .准備殺毒程序,有條件的話再准備其對應的病毒定義代碼;建議你買個正版的殺毒軟體。系統安裝:網上有很多文章可以指導你如何安裝系統。不用問,搜就行。但是一定要格式化c盤,選擇快速格式化即可。但是一定要記住!!!安裝時千萬不要雙擊打開其他磁碟,如D: E: F:等。如果需要打開,應該右鍵打開。尤其是當驅動程序在這些磁碟上時。完成系統後:1。安裝驅動程序;2.安裝殺毒軟體;3.連接網線,升級殺毒軟體;4.前往/下載安裝360安全衛士,並對360進行必要的設置;5.用反病毒程序徹底掃描你的計算機。6.將我的文檔放入D盤;7.安全其他常用軟體;7.克隆你的c盤,有條件的把備份文件刻在DVD上。這張光碟可以做成可以啟動電腦的光碟。OK預防工作:1。養成每天升級一次病毒定義代碼的習慣;2.不要輕易打開別人發給你的東西或網頁;3.上網後用360掃描電腦:看看有沒有新的更新或木馬;4.使用「暴風影音」觀看下載的視頻;5.360有時候會問你是允許還是屏蔽。一定要完全理解後再允許。6.軟體一定要在知名網站。即使你非常需要,也不要隨便下載使用。360安全衛士上有推薦下載,可以參考;7.使用u盤或移動硬碟,養成用正確的鑰匙打開的習慣。

❷ 計算機病毒都是怎麼回事

特指破壞系統文件、軟硬體,以及竊取個人信息、文件的統稱。

❸ 網路病毒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傳播途徑

網路病毒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並且能夠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那麼你對網路病毒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什麼是網路病毒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網路病毒的簡介
網路病毒指 計算機病毒的定義計算機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 系統安全 保護條例》中被明確定義,病毒“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並且能夠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

與醫學上的“病毒”不同,計算機病毒不是天然存在的,是某些人利用計算機軟體和硬體所固有的脆弱性編制的一組指令集或程序代碼。它能通過某種途徑潛伏在計算機的存儲介質(或程序)里,當達到某種條件時即被激活,通過修改其他程序的 方法 將自己的精確是拷貝或者可能演化的形式放入其他程序中,從而感染其他程序,對計算機資源進行破壞,所謂的病毒就是人為造成的,對其他用戶的危害性很大!
網路病毒的特徵
自身特點

計算機病毒的特點:計算機病毒是人為編寫的特製程序,具有自我復制能力、很強的感染性,一定的潛伏性,特定的觸發性和很大的破壞性。

必然性

病毒存在的必然性:計算機的信息需要存取、復制、傳送,病毒作為信息的一種形式可以隨之繁殖、感染、破壞,而當病毒取得控制權之後,他們會主動尋找感染目標,使自身廣為流傳。

長期性

計算機病毒的長期性:病毒往往會利用計算機 操作系統 的弱點進行傳播,提高系統的安全性是防病毒的一個重要方面。完美的系統是不存在的,過於強調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將使系統多數時間用於病毒檢查,系統失去了可用性、實用性和易用性,另一方面,信息保密的要求讓人們在泄密和抓住病毒之間無法選擇。病毒與反病毒將作為一種技術對抗長期存在,兩種技術都將隨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得到長期的發展。
網路病毒的產生
產生緣由

計算機病毒的產生:病毒不是來源於突發或偶然的.一次突發的停電和偶然的錯誤,會在計算機的磁碟和內存中產生一些無序和混亂的代碼,病毒則是一種比較完美精巧嚴謹的代碼,按照嚴格的秩序組織起來,與所在的系統網路環境相適應和配合起來,病毒不會通過偶然形成,並且需要有一定的長度,這個基本的長度從概率上來講是不可能通過隨機代碼產生的。

發明目的

病毒是人為的特製程序現在流行的病毒是由人為故意編寫的,多數病毒可以找到作者信息和產地信息,通過大量的資料分析統計來看,病毒作者主要情況和目的:一些天才的程序員為了表現自己和證明自己的能力,處於對上司的不滿,為了好奇,為了報復,為了祝賀和求愛,為了得到控制口令,為了軟體拿不到報酬預留的陷阱等.當然也有因政治,軍事,宗教,民族.專利等方面的需求而專門編寫的,其中也包括一些病毒研究機構和黑客的測試病毒.
網路病毒傳播主要途徑
1、不可移動的計算機硬體設備,如即利用專用集成電路晶元(ASIC)進行傳播。這種計算機病毒雖然極少,但破壞力卻極強,尚沒有較好的檢測手段對付。

2、移動存儲設備(包括軟盤、磁帶等),如可移動式磁碟包括軟盤、CD-ROMs、ZIP和JAZ磁碟,後兩者僅僅是存儲容量比較大的特殊磁碟。其中軟盤是使用廣泛、移動頻繁的存儲介質,因此也成了計算機病毒寄生的“溫床”。盜版光碟上的軟體和游戲及非法拷貝也是傳播計算機病毒主要途徑。隨著大容量可移動存儲設備如Zip盤、可擦寫光碟、磁光碟(MO)等的普遍使用,這些存儲介質也將成為計算機病毒寄生的場所。

硬碟是數據的主要存儲介質,因此也是計算機病毒感染的重災區。硬碟傳播計算機病毒的途徑體現在:硬碟向軟盤上復制帶毒文件,帶毒情況下格式化軟盤,向光碟上刻錄帶毒文件,硬碟之間的數據復制,以及將帶毒文件發送至其他地方等。

3、網路,如網路是由相互連接的一組計算機組成的,這是數據共享和相互協作的需要。組成網路的每一台計算機都能連接到其他計算機,數據也能從一台計算機發送到其他計算機上。如果發送的數據感染了計算機病毒,接收方的計算機將自動被感染,因此,有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感染整個網路中的計算機。

❹ 計算機病毒都是怎麼回事

破壞計算機的功能或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的程序代碼被稱為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的主要特徵。01、計算機病毒的程序性。計算機病毒與其他合法程序一樣,是一段可執行程序,但它不是一個完整的程序,而是寄生在其他可執行程序上, 因此它享有一切程序所能得到的權力。在病毒運行時,與合法程序爭奪系統的控制權。計算機病毒只有當它在計算機內得以運行時,才具有傳染性和破壞性等活性。02、計算機病毒的傳染性。在生物界,病毒通過傳染從一個生物體擴散到另一個生物體。在適當的條件下,它會大量繁殖,井使被感染的生物體表現出病症甚至死亡。同樣,計算機病毒也會通過各種渠道從已被感染的計算機擴散到未被感染的計算機,在某些情況下造成被感染的計算機工作失常甚至癱瘓。03、計算機病毒的潛伏性。一個編制精巧的計算機病毒程序,進入系統之後一般不會馬上發作,可以在幾周或者幾個月內甚至幾年內隱藏在合法文件中,對其他系統進行傳染,而不被人發現,潛伏性愈好,其在系統中的存在時間就會愈長,病毒的傳染范圍就會愈大。04、攻擊的主動性。病毒對系統的攻擊是主動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也就是說,從一定的程度上講,計算機系統無論採取多麼嚴密的保護措施都不可能徹底地排除病毒對系統的攻擊。根據病毒特有的演算法,病毒可以劃分為:1、伴隨型病毒,這一類病毒並不改變文件本身,它們根據演算法產生EXE文件的伴隨體,具有同樣的名字和不同的擴展名(COM),例如:XCOPY.EXE的伴隨體是XCOPY.COM。病毒把自身寫入COM文件並不改變EXE文件,當DOS載入文件時,伴隨體優先被執行到,再由伴隨體載入執行原來的EXE文件。蠕蟲」型病毒,通過計算機網路傳播,不改變文件和資料信息,利用網路從一台機器的內存傳播到其它機器的內存,計算網路地址,將自身的病毒通過網路發送。有時它們在系統存在,一般除了內存不佔用其它資源。2. 寄生型病毒 除了伴隨和「蠕蟲」型,其它病毒均可稱為寄生型病毒,它們依附在系統的引導扇區或文件中,通過系統的功能進行傳播,按其演算法不同可分為:練習型病毒,病毒自身包含錯誤,不能進行很好的傳播,例如一些病毒在調試階段。3. 詭秘型病毒 它們一般不直接修改DOS中斷和扇區數據,而是通過設備技術和文件緩沖區等DOS內部修改,不易看到資源,使用比較高級的技術。利用DOS空閑的數據區進行工作。4. 變型病毒(又稱幽靈病毒) 這一類病毒使用一個復雜的演算法,使自己每傳播一份都具有不同的內容和長度。它們一般的作法是一段混有無關指令的解碼演算法和被變化過的病毒體組成。按照計算機病毒存在的媒體進行分類:(1)根據病毒存在的媒體,病毒可以劃分為網路病毒,文件病毒,引導型病毒。網路病毒通過計算機網路傳播感染網路中的可執行文件,文件病毒感染計算機中的文件(如:COM,EXE,DOC等),引導型病毒感染啟動扇區(Boot)和硬碟的系統引導扇區(MBR),還有這三種情況的混合型,例如:多型病毒(文件和引導型)感染文件和引導扇區兩種目標,這樣的病毒通常都具有復雜的演算法,它們使用非常規的辦法侵入系統,同時使用了加密和變形演算法。(2)根據病毒傳染的方法可分為駐留型病毒和非駐留型病毒,駐留型病毒感染計算機後,把自身的內存駐留部分放在內存(RAM)中,這一部分程序掛接系統調用並合並到操作系統中去,他處於激活狀態,一直到關機或重新啟動.非駐留型病毒在得到機會激活時並不感染計算機內存,一些病毒在內存中留有小部分,但是並不通過這一部分進行傳染,這類病毒也被劃分為非駐留型病毒。(3) 根據病毒破壞的能力可劃分為以下幾種:無害型,除了傳染時減少磁碟的可用空間外,對系統沒有其它影響。無危險型,這類病毒僅僅是減少內存、顯示圖像、發出聲音及同類音響。危險型,這類病毒在計算機系統操作中造成嚴重的錯誤。非常危險型,這類病毒刪除程序、破壞數據、清除系統內存區和操作系統中重要的信息。這些病毒對系統造成的危害,並不是本身的演算法中存在危險的調用,而是當它們傳染時會引起無法預料的和災難性的破壞。由病毒引起其它的程序產生的錯誤也會破壞文件和扇區,這些病毒也按照他們引起的破壞能力劃分。一些現在的無害型病毒也可能會對新版的DOS、Windows和其它操作系統造成破壞。例如:在早期的病毒中,有一個「Denzuk」病毒在360K磁碟上很好的工作,不會造成任何破壞,但是在後來的高密度軟盤上卻能引起大量的數據丟失。

❺ 什麼是網路病毒

病毒有這樣幾個傳播渠道:一是打開網頁,部分網站和網頁本身攜帶或者存在病毒,你打開後瀏覽就很容易感染病毒;二是下載,病毒會偽裝成文件附著在要下載的東西里,你只要下載東西就很容易連同病毒一起下載到電腦里,三是移動磁碟互相交叉使用,已經感染病毒的移動磁碟會把病毒帶到另一台計算機里,四是郵件,發送和接受郵件(包括免費郵箱和OUTLOOK)也能感染病毒;五是通過QQ或者其他即時聊天軟體聊天。當然,還有其他的傳播方式。
你需要給電腦安裝殺毒軟體和個人防火牆,並堅持時時更新殺毒軟體和防火牆,定時對計算機進行殺毒。同時,建議不要瀏覽不健康網站,下載文件和程序後先進行病毒查殺,再打開使用。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你愉快!!

❻ 為什麼網路有病毒

因為電腦的操作系統是有漏洞的,病毒是人為製造出來的,就是想通過操作系統的這些漏洞來侵入和攻擊電腦操作系統。
大多數病毒是你去開了一些不安全的網站,或下載了一些不安全的東西。病毒就利用網站漏洞進入你電腦,在你電腦上生成一些程序,用來破壞你電腦、控制你電腦或截取
你一些資料。
可以安裝殺毒軟體
減少中毒幾率
比如
經常用360安全衛士給系統打補,安裝360殺毒軟體殺毒。
殺毒防護二不誤

❼ 電腦病毒是怎麼產生的

病毒的明確定義是;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並且能夠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一起來看看電腦病毒是怎麼產生的,歡迎查閱!

計算機病毒主要是造成什麼的破壞?

計算機病毒,是編制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數據的代碼,能影響計算機使用,能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

計算機功能或者數據

1、 機器不能正常啟動,加電後機器根本 不能啟動 ,或者可以啟動,但所需要的時間比原來的啟動時間變長了。有時會突然出現黑屏現象。

2、運行速度降低,如果發現在運行某個程序時,讀取數據的時間比原來長,存文件或調文件的時間都增加了,那就可能是由於病毒造成的。

3、 磁碟空間迅速變小,由於病毒程序要進駐內存,而且又能繁殖,因此使內存空間變小甚至變為「0」,用戶什麼信息也進不去。

4、計算機病毒具有傳播性、隱蔽性、感染性、潛伏性、可激發性、表現性或破壞性。計算機病毒的生命周期:開發期→傳染期→潛伏期→發作期→發現期→消化期→消亡期。

5、計算機病毒是一個程序,一段可執行碼。就像生物病毒一樣,具有自我繁殖、互相傳染以及激活再生等生物病毒特徵。計算機病毒有獨特的復制能力,它們能夠快速蔓延,又常常難以根除。它們能把自身附著在各種類型的文件上,當文件被復制或從一個用戶傳送到另一個用戶時,它們就隨同文件一起蔓延開來。

6、計算機病毒與醫學上的「病毒」不同,計算機病毒不是天然存在的,是人利用計算機軟體和硬體所固有的脆弱性編制的一組指令集或程序代碼。

計算機病毒是人為製造的,有破壞性,又有傳染性和潛伏性的,對計算機信息或系統起破壞作用的程序。它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隱蔽在其他可執行的程序之中。計算機中病毒後,輕則影響機器運行速度,重則 死機 系統破壞;因此,病毒給用戶帶來很大的損失,通常情況下,我們稱這種具有破壞作用的程序為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病毒按存在的媒體分類可分為引導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3種;按鏈接方式分類可分為源碼型病毒、嵌入型病毒和 操作系統 型病毒等3種;按計算機病毒攻擊的系統分類分為攻擊DOS系統病毒,攻擊Windows系統病毒,攻擊UNIX系統的病毒。如今的計算機病毒正在不斷的推陳出新,其中包括一些獨特的新型病毒暫時無法按照常規的的類型進行分類,如互聯網病毒(通過網路進行傳播,一些攜帶病毒的數據越來越多)、電子郵件病毒等。

計算機病毒被公認為數據安全的頭號大敵,從1987年電腦病毒受到世界范圍內的普遍重視,我國也於1989年首次發現電腦病毒。目前,新型病毒正向更具破壞性、更加隱秘、感染率更高、傳播速度更快等方向發展。因此,必須深入 學習電腦 病毒的基本常識,加強對電腦病毒的防範。它能潛伏在計算機的存儲介質(或程序)里,條件滿足時即被激活,通過修改其他程序的 方法 將自己的精確拷貝或者可能演化的形式放入其他程序中。從而感染其他程序,對計算機資源進行破壞,所謂的病毒就是人為造成的,對其他用戶的危害性很大。

病毒是如何破壞電腦硬體

按照不同的維度,電腦病毒可以分為很多種,根據病毒的破壞能力可劃分為以下幾種:

無害型:除了傳染時減少磁碟的可用空間外,對系統沒有 其它 影響。

無危險型:這類病毒僅僅是減少內存、顯示圖像、發出聲音及同類音響。

危險型:這類病毒在計算機系統操作中造成嚴重的錯誤。

高危險型:這類病毒刪除程序、破壞數據、清除系統內存區和操作系統中重要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無害型病毒也可能會對新版的DOS、Windows和 其它操 作系統造成破壞。比方說,在早期的病毒中,有一個「Denzuk」病毒在360K磁碟上能很好地工作,不會造成任何破壞,但是在高密度軟盤上卻會引起大量的數據丟失。

對電腦硬體造成破壞的病毒屬於高危險型病毒,這些病毒對系統造成的危害,並不是本身的演算法中存在危險的調用,而是當它們傳染時會引起無法預料和災難性的破壞,由這些病毒導致其它程序產生的錯誤也會破壞文件和扇區。

曾搞得人心惶惶、掀起了不小波瀾的CIH病毒就是一種能夠破壞計算機系統硬體的惡性病毒。它是已被認定的首例能夠破壞計算機系統硬體的病毒,同時也是最具殺傷力的惡性病毒。

CIH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是Internet和電子郵件,使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首次擺脫了傳統存儲介質的束縛,讓Internet和光碟成為加速計算機病毒傳播最有效的催化劑。CIH病毒發作時,一方面全面破壞計算機系統硬碟上的數據,另一方面對某些計算機主板的 BIOS 進行改寫。BIOS被改寫後,系統無法啟動,只有將計算機送回廠家 修理 ,更換BIOS晶元。由於CIH病毒對數據和硬體的破壞都是不可逆的,所以一旦CIH病毒爆發,用戶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價值不菲的計算機和積累多年的重要數據毀於一旦。

其實,病毒破壞硬體的「手段」,不外乎有以下幾種,了解了這些「手段」,有助於我們及時找到預防方法和應對策略。

1、破壞主板、顯卡的Flash BIOS

CIH病毒就是以該方式破壞主板的。病毒用亂碼「沖掉」了BIOS中的內容,使機器不能啟動。不過現在很多主板都帶有Flash BIOS防寫跳線,可以有效防止CIH病毒破壞主板。

2、破壞硬碟

一般情況下,分區、高級格式化對硬碟都沒有什麼損傷,惟獨低級格式化對硬碟的壽命有較大的影響。如果出現一種病毒,不停地對硬碟的0磁軌做低格式化,硬碟容量就會慢慢被蠶食,而且0、1、2……磁軌壞了,若想再使用該硬碟,需要在BIOS中重新設定起始磁軌,再進行低級格式化,操作較為繁瑣。

3、破壞光碟機

光碟機中的光頭讀取不到信號時就會加大激光發射功率,長期如此將會影響光碟機的使用壽命。病毒可以讓光頭走到碟片邊緣無信號區域不停地讀盤,光頭在無法讀取信號的情況下,加大發射功率努力讀盤,持續不了幾天,光碟機就要「No Disc」了。所以要經常注意光碟機燈的閃亮情況,判斷光碟機是否在正常工作。

4、超外頻、加電壓破壞CPU、顯卡、內存等

病毒通過改BIOS參數,加高CPU電壓使其過熱而燒壞,或提高CPU的外頻,使CPU和顯卡、內存等外設超負荷工作而過熱燒壞。這類事件的前兆就是死機。可喜的是,目前很多主板都有CPU溫度監測功能,超溫後立即降頻報警,基本可以杜絕燒壞硬體的情況發生。

5、超「顯頻」破壞顯卡

目前很多中高檔顯卡等都可以手動改變其晶元的頻率,並且方法更簡單,直接在Windows 注冊表裡修改即可。如果病毒改動了「顯頻」,顯卡就容易超負荷工作而燒壞。這種情況的前兆是死機,因此,當電腦頻頻死機時,請不要忽視對「顯頻」的檢查。

6、破壞 顯示器

眾所周知,每台顯示器都有自己的帶寬和最高解析度、場頻,彼此之間有固定的配合。若其中有一項超過,就會出現花屏,嚴重了還會燒壞顯示器。病毒可以通過篡改顯示參數來破壞顯示器(如把解析度、場院頻改到顯卡能支持的最高檔等)。雖然新型顯示器有DDC標准化與系統聯絡,但是若在使用過程中顯示器出現了花屏,建議還是立即關掉顯示器的電源,重新啟動後進入安全模式再找排查原因。

從計算機病毒的發展史來看,病毒的出現與消匿都遵循一定的規律。一種新病毒出現後在一段時間內會迅速傳播、發展變種,然而反病毒技術也隨之產生,抑制其擴散、作惡。隨著操作系統升級,更多新的病毒會出現,反病毒技術再結合病毒特點研究解決之法。計算機病毒與反病毒技術在相互牽制的過程中使自身不斷發展壯大。反計算機病毒是一個漫長而持續的過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最可怕的十大電腦病毒

1、梅麗莎病毒

1998年春天,大衛?L?史密斯(David L. Smith)運用Word軟體里的宏運算編寫了一個電腦病毒,這種病毒可以通過郵件進行傳播。史密斯把它命名為梅麗莎(Melissa),佛羅里達州的一位舞女的名字[資料來源:CNN]。

梅麗莎病毒一般通過郵件傳播,郵件的標題通常為「這是給你的資料,不要讓任何人看見」。一旦收件人打開郵件,病毒就會自動向用戶通訊錄的前50位好友復制發送同樣的郵件。

梅麗莎的製造者,大衛?L?史密斯在法庭受審時的照片

2、CIH病毒

CIH病毒1998年6月爆發於中國,是公認的有史以來危險程度最高、破壞強度最大的病毒之一。

CIH感染Windows 95/98/ME等操作系統的可執行文件,能夠駐留在計算機內存中,並據此繼續感染其他可執行文件。CIH的危險之處在於,一旦被激活,它可以覆蓋主機硬碟上的數據並導致硬碟失效。它還具備覆蓋主機BIOS晶元的能力,從而使計算機引導失敗。CIH一些變種的觸發日期恰好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發生之日,因此它也被稱為切爾諾貝利病毒。

3 .我愛你(I LOVE YOU)

又稱 情書 或愛蟲,是一個VB腳本,2000年5月3日,「我愛你」蠕蟲病毒首次在香港被發現。「我愛你」蠕蟲病毒病毒通過一封標題為「我愛你(ILOVEYOU)」、附件名稱為「Love-Letter-For-You.TXT.vbs」的郵件進行傳輸。和梅利莎類似,病毒也向Outlook通訊簿中的聯系人發送自身。它還大肆復制自身覆蓋音樂和圖片文件。它還會在受到感染的機器上搜索用戶的賬號和密碼,並發送給病毒作者。由於當時菲律賓並無制裁編寫病毒程序的法律,「我愛你」病毒的作者因此逃過一劫。

4.紅色代碼(Code Red)

「紅色代碼」是一種蠕蟲病毒,能夠通過網路進行傳播。2001年7月13日,紅色代碼從網路伺服器上傳播開來。它是專門針對運行微軟互聯網信息服務軟體的網路伺服器來進行攻擊。「紅色代碼」還被稱為Bady,設計者蓄意進行最大程度的破壞。被它感染後,遭受攻擊的主機所控制的網路站點上會顯示這樣的信息:「你好!歡迎光臨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www.worm.com!」。隨後,病毒便會主動尋找其他易受攻擊的主機進行感染。這個行為持續大約20天,之後它便對某些特定IP地址發起拒絕服務攻擊。在短短不到一周的時間內,這個病毒感染了近40萬台伺服器,據估計多達100萬台計算機受到感染。

5 .SQL Slammer

Chung Sung-Jun/Getty Images

Slammer病毒對韓國影響很大,

使很多網吧和提供上網服務的咖啡店人流驟減。

SQL Slammer也被稱為「藍寶石」,2003年1月25日首次出現。它是一個非同尋常的蠕蟲病毒,給互聯網的流量造成了顯而易見的負面影響。它的目標並非終端計算機用戶,而是伺服器。它是一個單包的、長度為376位元組的蠕蟲病毒,它隨機產生IP地址,並向這些IP地址發送自身。如果某個IP地址恰好是一台運行著未打補丁的微軟SQL伺服器桌面引擎軟體的計算機,它會迅速開始向隨機IP地址的主機發射病毒。正是運用這種效果顯著的傳播方式,SQL Slammer在十分鍾之內感染了7.5萬台計算機。龐大的數據流量令全球的路由器不堪重負,導致它們一個個被關閉。

6.沖擊波(Blaster)

對於依賴計算機運行的商業領域而言,2003年夏天是一個艱難的時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IT人士在此期間受到了「沖擊波」和「霸王蟲」蠕蟲的雙面夾擊。「沖擊波」首先發起攻擊。病毒最早於當年8月11日被檢測出來並迅速傳播,兩天之內就達到了攻擊頂峰。病毒通過網路連接和網路流量傳播,利用了Windows 2000/XP的一個弱點進行攻擊,被激活以後,它會向計算機用戶展示一個惡意對話框,提示系統將關閉。在病毒的可執行文件中隱藏著這些信息:「桑,我只想說愛你!」以及「比爾?蓋茨,你為什麼讓這種事情發生?別再斂財了,修補你的軟體吧!」

病毒還包含了可於4月15日向Windows升級網站發起分布式DoS攻擊的代碼。但那時,「沖擊波」造成的損害已經過了高峰期,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7 .霸王蟲(Sobig.F)

「沖擊波」一走,「霸王蟲」蠕蟲便接踵而至,對企業和家庭計算機用戶而言,2003年8月可謂悲慘的一月。最具破壞力的變種是Sobig.F,它8月19日開始迅速傳播,在最初的24小時之內,自身復制了100萬次,創下了歷史紀錄(後來被Mydoom病毒打破)。病毒偽裝在文件名看似無害的郵件附件之中。被激活之後,這個蠕蟲便向用戶的本地文件類型中發現的電子郵件地址傳播自身。最終結果是造成互聯網流量激增。

2003年9月10日,病毒禁用了自身,從此不再成為威脅。為得到線索,找出Sobig.F病毒的始作俑者,微軟宣布懸賞25萬美元,但至今為止,這個作惡者也沒有被抓到。

8.Bagle

Bagle是一個經典而復雜的蠕蟲病毒,2004年1月18日首次露面。這個惡意代碼採取傳統的機制——電子郵件附件感染用戶系統,然後徹查視窗文件,尋找到電子郵件地址發送以復制自身。

Bagle及其60~100個變種的真正危險在於,蠕蟲感染了一台計算機之後,便在其TCP埠開啟一個後門,遠程用戶和應用程序利用這個後門得到受感染系統上的數據(包括金融和個人信息在內的任何數據)訪問許可權。Bagle.B變種被設計成在2004年1月28日之後停止傳播,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有大量的其他變種繼續困擾用戶。

9.MyDoom

諾維格病毒促使美國議員查克?舒默成立了國家病毒應急中心

2004年1月26日幾個小時之間,MyDoom通過電子郵件在互聯網上以史無前例的速度迅速傳播,頃刻之間全球都能感受到它所帶來的沖擊波。它還有一個名稱叫做Norvarg,它傳播自身的方式極為迂迴曲折:它把自己偽裝成一封包含錯誤信息「郵件處理失敗」、看似電子郵件錯誤信息郵件的附件,單擊這個附件,它就被傳播到了地址簿中的其他地址。MyDoom還試圖通過P2P軟體Kazaa用戶網路賬戶的共享文件夾來進行傳播。

這個復制進程相當成功,計算機安全專家估計,在受到感染的最初一個小時,每十封電子郵件就有一封攜帶病毒。MyDoom病毒程序自身設計成2004年2月12日以後停止傳播。

10.震盪波(Sasser)

Sven Jaschan,震盪波和網路天空的製造者,從法庭離開

「震盪波」自2004年8月30日起開始傳播,其破壞能力之大令法國一些新聞機構不得不關閉了衛星通訊。它還導致德爾塔航空公司(Delta)取消了數個航班,全球范圍內的許多公司不得不關閉了系統。「震盪波」的傳播並非通過電子郵件,也不需要用戶的交互動作。「震盪波」病毒是利用了未升級的Windows 2000/XP系統的一個安全漏洞。一旦成功復制,蠕蟲便主動掃描其他未受保護的系統並將自身傳播到那裡。受感染的系統會不斷發生崩潰和不穩定的情況。

「震盪波」是德國一名高中生編寫的,他在18歲生日那天釋放了這個病毒。由於編寫這些代碼的時候他還是個未成年人,德國一家法庭認定他從事計算機破壞活動,僅判了緩刑。


電腦病毒是怎麼產生的相關 文章 :

★ 計算機病毒是怎麼傳播的

★ 關於計算機病毒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 電腦病毒知識了解和科普有哪些

★ 電腦病毒發展經歷了哪五個階段

★ 電腦病毒知識拓展了解和防範有哪些

★ 計算機病毒學習心得

★ 製造電腦病的是什麼人

★ 計算機病毒程序由什麼樣組成

★ 計算機病毒的原理

★ 生活科普小常識

❽ 請問網路為什麼會出現病毒

病毒不是來源於突發的原因。電腦病毒的製造卻來自於一次偶然的事件,那時的研究人員為了計算出當時互聯網的在線人數,然而它卻自己「繁殖」了起來導致了整個伺服器的崩潰和堵塞,有時一次突發的停電和偶然的錯誤,會在計算機的磁碟和內存中產生一些亂碼和隨機指令,但這些代碼是無序和混亂的,病毒則是一種比較完美的,精巧嚴謹的代碼,按照嚴格的秩序組織起來,與所在的系統網路環境相適應和配合起來,病毒不會通過偶然形成,並且需要有一定的長度,這個基本的長度從概率上來講是不可能通過隨機代碼產生的。現在流行的病毒是由人為故意編寫的,多數病毒可以找到作者和產地信息,從大量的統計分析來看,病毒作者主要情況和目的是:一些天才的程序員為了表現自己和證明自己的能力,出於對上司的不滿,為了好奇,為了報復,為了祝賀和求愛,為了得到控制口令,為了軟體拿不到報酬預留的陷阱等.當然也有因政治,軍事,宗教,民族.專利等方面的需求而專門編寫的,其中也包括一些病毒研究機構和黑客的測試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