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一:因為要聚合三個28位的ip地址段,所以聚合後的IP地址段為202.113.79.32/26。
可用的ip地址:2^(32-26)-2=64-2=62。
方法二:
202.113.79.32/28這里的28是子網掩碼1的個數,IPV4子網掩碼是32位的,舉個例子我們常見的就是192.168.1.1/255.255.255.0。
掩碼換算成二進制就是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0000 0000,簡化寫法192.168.1.1/24。題目中/28的掩碼換算成二進制為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
該子網掩碼下可用的IP地址為反碼部分,即0000,去掉起始地址可用IP為15個地址。202.113.79.32加上15個可用地址為202.113.79.47,再加15個IP地址即為202.113.79.62
(1)計算機網路中子網掩碼的演算法擴展閱讀:
計算步驟:
1、確定要劃分的子網數。
2、求出子網數目對應二進制數的位數N及主機數目對應二進制數的位數M。
3、對該IP地址的原子網掩碼,將其主機地址部分的前N位置取1或後M位置取0 即得出該IP地址劃分子網後的子網掩碼。
例如:
對B類網路135.41.0.0/16需要劃分為20個能容納200台主機的網路(即:子網)。
因為16<20<32,即:2的4次方<20<2的5次方,所以,子網位只須佔用5位主機位就可劃分成32個子網,可以滿足劃分成20個子網的要求。
B類網路的默認子網掩碼是255.255.0.0,轉換為二進制為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
現在子網又佔用了5位主機位,根據子網掩碼的定義,劃分子網後的子網掩碼應該為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轉換為十進制應該為255.255.248.0。
子網中可用主機位還有11位,2的11次方=2048,去掉主機位全0和全1的情況,還有2046個主機ID可以分配,而子網能容納200台主機就能滿足需求。
按照上述方式劃分子網,每個子網能容納的主機數目遠大於需求的主機數目,造成了IP地址資源的浪費。為了更有效地利用資源。
以上例來說,128<200<256,即2^7<200<2^8,也就是說,在B類網路的16位主機位中,保留8位主機位,其它的16-8=8位當成子網位。
可以將B類網路135. 41.0.0劃分成256(2^8)個能容納256-1-1=254台(去掉全0全1情況)主機的子網。
此時的子網掩碼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轉換為十進制為255.255.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