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网络 » 电脑网络传染病毒
扩展阅读
日照网络信号那家好 2025-07-03 21:17:30
1024网络账号共享 2025-07-03 21:07:09
电信卡wii无线网络 2025-07-03 21:07:08

电脑网络传染病毒

发布时间: 2022-07-13 14:43:20

❶ 计算机主要通过什么传播病毒

那得看你的所谓的病毒是通过什么形式来进行攻击和获取的。

❷ 电脑病毒的传染途径和防范有哪些

计算机病毒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传染。一种是通过软盘传染;另外一种是通过网络传染。

通过软盘传染是最普通的传染途径。由于使用带病毒的软盘,首先电脑被感染病毒,并传染给未被感染的“干净”软盘,然后,这些感染上病毒的软盘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的电脑。因此,大量的软盘交换、合法或非法的程序复制等是造成病毒传染并泛滥蔓延的一种途径。通过网络传染的速度特别快,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使网络上的计算机都受到感染。

想要知道自己的计算机中是否染有病毒,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较新的反病毒软件对磁盘进行全面的检测。但反病毒软件对于病毒来说总是滞后的。如何及早地发现新病毒呢?我们可做以下简单判断:无论如何高明的病毒,在其侵入系统后总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的。

首先应注意内存情况,绝大部分的病毒是要驻留内存的,注意被占用的内存数是否无故减少。其次应注意常用的可执行文件(如COMMAND.COM)的字节数。绝大多数的病毒在对文件进行传染后会使文件的长度增加。在查看文件字节数时应首先用干净系统盘启动。其他如出现软件运行速度变慢(磁盘读盘速度影响除外),输出端口异常等现象都有可能是病毒造成的。

一般来说,防止计算机病毒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用来历不明的系统启动盘启动系统,只使用干净(无毒)的引导盘来启动系统;轻易不要执行从别人那里拿来的可执行文件,除非能保证它没有被病毒感染;使用WORD打开WORD文档时,对于来历不明的宏,不要打开;安装反病毒软件,例如瑞星或NortonAntiVirus;定期使用杀毒软件查杀计算机病毒;将CMOS中的VIRUSWARNING设为Enabled。

我们在使用杀毒软件的时候,一定需要定期更新病毒码。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杀毒软件有瑞星、KV300、KILL、VRV、NAV、AV98等。购买这些软件后,要注意及时更新病毒库(可以从网上下载,也可以跟公司免费索取)。杀毒时也要注意,一定要用干净的软盘引导系统,一般来说,杀毒盘本身都是引导盘,只要将杀毒盘放入软驱,然后从软驱重新启动系统就可以了。记住不要打开杀毒盘的写保护,以防杀毒软件本身感染上病毒。

病毒防火墙是一种运行在系统中,时刻监视着计算机的一种程序。如果有病毒试图进入用户的计算机,防火墙就会发出警告。这样就有效地减少了病毒进入计算机的机会,这也是非常必要的。

❸ 谁知道电脑中蠕虫病毒的传播途径

蠕虫病毒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P2P、电脑漏洞、搜索引擎这五种网络传播方式。

一、电子邮件

通过电子邮件传播的蠕虫以附件或信件的形式包含受蠕虫感染的网站链接地址。当用户单击阅读附件时,蠕虫被激活,或者当用户单击受蠕虫感染的网站链接时,蠕虫被激活。

二、即时消息软件

蠕虫病毒是指利用QQ、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通过对话窗口向网友发送欺骗性信息。此信息通常包含一个超链接,单击该链接并启动iele以连接到此服务器,下载链接的病毒页面。此病毒页面包含恶意代码,将下载并运行该蠕虫。这就完成了传播。然后,基于机器,向机器上发现的朋友发送同样的欺骗信息,并继续传播蠕虫。

三、对等网络

P2P蠕虫是一种利用P2P应用协议和程序的特点,在P2P网络中存在易受攻击的应用程序。根据P2P蠕虫发现目标并激活目标的方式,将其分为伪装、沉默和主动三种类型。

四、计算机漏洞

漏洞传播蠕虫是一种基于漏洞的蠕虫,一般分为两类:基于Windows共享网络和unix网络文件系统(NFS)的蠕虫;基于操作系统或网络服务漏洞的蠕虫。

五、搜索引擎

基于搜索引擎传播的蠕虫病毒,它通常携带与漏洞相关的关键字列表。通过使用此列表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当在搜索结果中发现存在漏洞的主机时,它可能会受到攻击。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它与正常的搜索请求是一样的。所以在正常交通中很容易混在一起,而且很难找到。

(3)电脑网络传染病毒扩展阅读:

蠕虫病毒的防范措施:

一、防范邮件蠕虫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不要轻易打开带有附件的电子邮件。

二、防范聊天蠕虫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提高安全意识。任何通过聊天软件发送的文件在运行前都要经过朋友的确认,不要随意点击聊天软件发送的网络连接

三、选择合适的杀毒软件,必须开发成内存实时监控和电子邮件实时监控。

四、经常升级病毒库。

参考资源来源:

网络—蠕虫病毒

❹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

主要通过复制文件,文件传送,运行程序等方式进行。它的传播媒介主要有以下几种;
(1)硬盘传播:由于带病毒的硬盘在本地或者移到其他地方使用,维修等被病毒传染并将其扩散。
(2)光盘传播:大多数软件都刻录在光盘上,由于普通用户购买正版软件的较少,一些非法商人就将软件放在光盘上,在复制的过程中将带病毒文件刻录在上面。
(3)u盘传播:u盘携带方便,为了方便计算机相互之间传递文件,经常使用u盘,就将一台计算机的病毒传播到另一台。
(4)internet上下载病毒文件,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人们通过计算机网诺相互传递文件,信件,这样使病毒传播速度加快,因为资源的共享,人们经常网上下载、免费共享软件、病毒文件难免夹带在其中,网诺也是现代病毒传播主要方式。

❺ 电脑病毒的传染途径和防范要注意什么

计算机病毒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传染。一种是通过软盘传染;另外一种是通过网络传染。

通过软盘传染是最普通的传染途径。由于使用带病毒的软盘,首先电脑被感染病毒,并传染给未被感染的“干净”软盘,然后,这些感染上病毒的软盘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的电脑。因此,大量的软盘交换、合法或非法的程序复制等是造成病毒传染并泛滥蔓延的一种途径。通过网络传染的速度特别快,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使网络上的计算机都受到感染。

想要知道自己的计算机中是否染有病毒,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较新的反病毒软件对磁盘进行全面的检测。但反病毒软件对于病毒来说总是滞后的。如何及早地发现新病毒呢?我们可做以下简单判断:无论如何高明的病毒,在其侵入系统后总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的。

首先应注意内存情况,绝大部分的病毒是要驻留内存的,注意被占用的内存数是否无故减少。其次应注意常用的可执行文件(如COMMAND.COM)的字节数。绝大多数的病毒在对文件进行传染后会使文件的长度增加。在查看文件字节数时应首先用干净系统盘启动。其他如出现软件运行速度变慢(磁盘读盘速度影响除外),输出端口异常等现象都有可能是病毒造成的。

一般来说,防止计算机病毒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用来历不明的系统启动盘启动系统,只使用干净(无毒)的引导盘来启动系统;

(2)轻易不要执行从别人那里拿来的可执行文件,除非能保证它没有被病毒感染;

(3)使用WORD打开WORD文档时,对于来历不明的宏,不要打开;

(4)安装反病毒软件,例如瑞星或Norton AntiVirus;

(5)定期使用杀毒软件查杀计算机病毒;

(6)将CMOS中的VIRUSWARNING设为Enabled。

我们在使用杀毒软件的时候,一定需要定期更新病毒码。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杀毒软件有瑞星、KV300、KILL、VRV、NAV、AV98等。购买这些软件后,要注意及时更新病毒库(可以从网上下载,也可以跟公司免费索取)。杀毒时也要注意,一定要用干净的软盘引导系统,一般来说,杀毒盘本身都是引导盘,只要将杀毒盘放入软驱,然后从软驱重新启动系统就可以了。记住不要打开杀毒盘的写保护,以防杀毒软件本身感染上病毒。

病毒防火墙是一种运行在系统中,时刻监视着计算机的一种程序。如果有病毒试图进入用户的计算机,防火墙就会发出警告。这样就有效地减少了病毒进入计算机的机会,这也是非常必要的。

❻ 什么是网络病毒

网络病毒即计算机病毒,是某些人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编制的一组指令集或程序,能影响计算机使用,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

它能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的存储介质(或程序)里,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通过修改其他程序的方法将自己的精确是拷贝或者可能演化的形式放入其他程序中,从而感染其他程序,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

根据病毒存在的媒体划分:

1、网络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感染网络中的可执行文件。

2、文件病毒:感染计算机中的文件(如:COM,EXE,DOC等)。

3、引导型病毒:感染启动扇区(Boot)和硬盘的系统引导扇区(MBR)。

4、混合型病毒:以上三种情况复合病毒类型,这样的病毒通常都具有复杂的算法,它们使用非常规的办法侵入系统,同时使用了加密和变形算法。

(6)电脑网络传染病毒扩展阅读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式

1、不要随便下载文件,如必要,下载后应立即进行病毒检测。

2、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并注意及时升级病毒库,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查毒杀毒,每次使用外来磁盘前也应对磁盘进行查杀毒。

3、定期进行Windows更新,Windows Update是 Windows 的联机扩展,使计算机保持最新,得到最新的更新和补丁程序,来保护计算机并使它平稳运行。

❼ 电脑病毒是怎样传染的什么叫蠕虫式病毒

电脑病毒是通过点击不知明的链接而传染的.然后自动感染其它文件破坏系统.
蠕虫病毒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它是利用网络进行复制和传播,传染途径是通过网络和电子邮件。最初的蠕虫病毒定义是因为在DOS环境下,病毒发作时会在屏幕上出现一条类似虫子的东西,胡乱吞吃屏幕上的字母并将其改形。蠕虫病毒是自包含的程序(或是一套程序),它能传播自身功能的拷贝或自身的某些部分到其他的计算机系统中(通常是经过网络连接)。
蠕虫病毒是自包含的程序(或是一套程序),它能传播它自身功能的拷贝或它的某些部分到其他的计算机系统中(通常是经过网络连接)。请注意,与一般病毒不同,蠕虫不需要将其自身附着到宿主程序,有两种类型的蠕虫:主机蠕虫与网络蠕虫。主计算机蠕虫完全包含在它们运行的计算机中,并且使用网络的连接仅将自身拷贝到其他的计算机中,主计算机蠕虫在将其自身的拷贝加入到另外的主机后,就会终止它自身(因此在任意给定的时刻,只有一个蠕虫的拷贝运行),这种蠕虫有时也叫"野兔",蠕虫病毒一般是通过1434端口漏洞传播。
比如近几年危害很大的“尼姆亚”病毒就是蠕虫病毒的一种,2007年1月流行的“熊猫烧香”以及其变种也是蠕虫病毒。这一病毒利用了微软视窗操作系统的漏洞,计算机感染这一病毒后,会不断自动拨号上网,并利用文件中的地址信息或者网络共享进行传播,最终破坏用户的大部分重要数据。

❽ 电脑病毒是如何传染的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第一种途径: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传播,这些设备通常有计算机的专用ASIC芯片和硬盘等。这种病毒虽然极少,但破坏力却极强,目前尚没有较好的检测手段对付。

第二种途径:通过移动存储设备来传播这些设备包括软盘、磁带等。在移动存储设备中,软盘是使用最广泛移动最频繁的存储介质,因此也成了计算机病毒寄生的“温床”。目前,大多数计算机都是从这类途径感染病毒的。

第三种途径: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进步已使空间距离不再遥远,“相隔天涯,如在咫尺”,但也为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高速公路”。计算机病毒可以附着在正常文件中通过网络进入一个又一个系统,国内计算机感染一种“进口”病毒已不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了。在我们信息国际化的同时, 我们的病毒也在国际化。估计以后这种方式将成为第一传播途径。

第四种途径:通过点对点通信系统和无线通道传播。目前,这种传播途径还不是十分广泛,但预计在未来的信息时代,这种途径很可能与网络传播途径成为病毒扩散的两大“时尚渠道”。

干净的网页未必就没毒,上网留下的IP地址可以被利用进行攻击。

❾ 电脑病毒怎样传播的

就当前的病毒特点分析,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网络传播,一种是通过硬件设备传播。首先,我们来看看网络传播的途径和解决方案。

网络传播,又分为因特网传播和局域网传播两种。网络信息时代,因特网和局域网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成为了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因特网,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获取信息、发送和接收文件、接收和发布新的消息以及下载文件和程序。随着因特网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病毒也走上了高速传播之路,已经成为计算机病毒的第一传播途径。

一、因特网传播:

Internet既方便又快捷,不仅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而且降低运作成本,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并得到广泛的使用。商务来往的电子邮件,还有浏览网页、下载软件、即时通讯软件、网络游戏等等,都是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进行。如此频繁的使用率,注定备受病毒的“青睐”。

通过电子邮件传播:

在电脑和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商务联通更多使用电子邮件传递,病毒也随之找到了载体,最常见的是通过Internet交换Word格式的文档。由于Internet使用的广泛,其传播速度相当神速。电子邮件携带病毒、木马及其他恶意程序,会导致收件者的计算机被黑客入侵。email协议的新闻组、文件服务器、FTP下载和BBS文件区也是病毒传播的主要形式。经常有病毒制造者上传带毒文件到FTP和BBS上,通常是使用群发到不同组,很多病毒伪装成一些软件的新版本,甚至是杀毒软件。很多病毒流行都是依靠这种方式同时使上千台计算机染毒。

BBS是由计算机爱好者自发组织的通讯站点,因为上站容易、投资少,因此深受大众用户的喜爱,用户可以在BBS上进行文件交换(包括自由软件、游戏、自编程序)。由于BBS站一般没有严格的安全管理,亦无任何限制,这样就给一些病毒程序编写者提供了传播病毒的场所。各城市BBS站间通过中心站间进行传送,传播面较广。随着BBS在国内的普及,给病毒的传播又增加了新的介质。

专家提示: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对来历不明的陌生邮件及附件不要轻易打开,即使是亲朋好友的邮件也要倍加小心。

通过浏览网页和下载软件传播:

很多网友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浏览过某网页之后,IE标题便被修改了,并且每次打开IE都被迫登陆某一固定网站,有的还被禁止恢复还原,这便是恶意代码在作怪。当你的IE被修改,注册表不能打开了,开机后IE疯狂地打开窗口,被强制安装了一些不想安装的软件,甚至可能当你访问了某个网页时,而自己的硬盘却被格式化……那么很不幸,你肯定是中了恶意网站或恶意软件的毒了。

当您浏览一些不健康网站或误入一些黑客站点,访问这些站点的同时或单击其中某些链接或下载软件时,便会自动在您的浏览器或系统中安装上某种间谍程序。这些间谍程序便可让您的浏览器不定时地访问其站点,或者截获您的私人信息并发送给他人。

“屏蔽恶意网站”功能,使用内置默认和自由添加两个方式确定恶意网站列表,识别恶意网站地址,有效封杀通过恶意网站进行感染的病毒和木马。同时,随着光华反病毒软件的每日自动升级,恶意网站列表将不断更新,所以不必担心列表中的网站数量有限。

“绿色上网功能”,可以屏蔽上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恶意组件,免受间谍软件、广告软件的打扰真正实现您自由自在的网络游弋。

拒绝恶意软件:在光华反病毒软件中点击菜单“工具→插件→绿色上网”,打开绿色上网插件窗口。同样,针对不同类型的恶意软件,光华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有国内、国外、聊天、安全、游戏等等。我们在相应的分类上点选自己想屏蔽的组件,即可屏蔽上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恶意组件,免受间谍软件、广告软件的打扰。

“关闭IE广告窗口”即可禁止某些网站的弹出广告,让你用IE上网时更加省心。

提示:不要随便登陆那些很诱惑人的小网站,因为这些网站很可能有网络陷阱。不要轻易下载小网站的软件与程序,下载的软件需先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安全无病毒后再安装使用,确保您的计算机始终处于安全的环境下。

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传播: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简称IM)软件可以说是目前我国上网用户使用率最高的软件,它已经从原来纯娱乐休闲工具变成生活工作的必备利器。由于用户数量众多,再加上即时通讯软件本身的安全缺陷,例如内建有联系人清单,使得病毒可以方便地获取传播目标,这些特性都能被病毒利用来传播自身,导致其成为病毒的攻击目标。事实上,臭名昭着、造成上百亿美元损失的求职信(Worm.Klez)病毒就是第一个可以通过ICQ进行传播的恶性蠕虫,它可以遍历本地ICQ中的联络人清单来传播自身。而更多的对即时通讯软件形成安全隐患的病毒还正在陆续发现中,并有愈演愈烈的态势。截至目前,通过QQ来进行传播的病毒已达上百种。

P2P,即对等互联网络技术(点对点网络技术),它让用户可以直接连接到其它用户的计算机,进行文件共享与交换。每天全球有成千上万的网民在通过P2P软件交换资源、共享文件。由于这是一种新兴的技术,还很不完善,因此,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不经过中继服务器,使用起来更加随意,所以许多病毒制造者开始编写依赖于P2P技术的病毒。

提示: 在聊天时收到好友发过来的可疑信息时,千万不要随意点击,应当首先确定是否真的是好友所发。要防范通过IRC传播的病毒,还需注意不要随意从陌生的站点下载可疑文件并执行,而且轻易不要在IRC频道内接收别的用户发送的文件,以免计算机受到损害。

通过网络游戏传播:

网络游戏已经成为目前网络活动的主体之一,更多的人选择进入游戏来缓解生活的压力,实现自我价值,可以说,网络游戏已经成了一部分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对于游戏玩家来说,网络游戏中最重要的就是装备、道具这类虚拟物品了,这类虚拟物品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而成为一种有真实价值的东西,因此出现了针对这些虚拟物品的交易,从而出现了偷盗虚拟物品的现象。一些用户要想非法得到用户的虚拟物品,就必须得到用户的游戏帐号信息,因此,目前网络游戏的安全问题主要就是游戏盗号问题。由于网络游戏要通过电脑并连接到网络上才能运行,偷盗玩家游戏账号、密码最行之有效的武器莫过于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专门偷窃网游账号和密码的木马也层出不穷,这种攻击性武器无论是菜鸟级的黑客,还是研究网络安全的高手,都视为最爱。

二、局域网传播

局域网是由相互连接的一组计算机组成的,这是数据共享和相互协作的需要。组成网络的每一台计算机都能连接到其他计算机,数据也能从一台计算机发送到其他计算机上。如果发送的数据感染了计算机病毒,接收方的计算机将自动被感染,因此,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感染整个网络中的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企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也为计算机病毒的迅速传播铺平了道路。同时,由于系统漏洞所产生的安全隐患也会使病毒在局域网中传播。

三、 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传播

此种传播方式,是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病毒传播,其中计算机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ASIC)和硬盘为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通过ASIC传播的病毒极为少见,但是,其破坏力却极强,一旦遭受病毒侵害将会直接导致计算机硬件的损坏,检测、查杀此类病毒的手段还需进一步的提高。

硬盘是计算机数据的主要存储介质,因此也是计算机病毒感染的重灾区。硬盘传播计算机病毒的途径是:硬盘向软盘上复制带毒文件、带毒情况下格式化软盘、向光盘上刻录带毒文件、硬盘之间的数据复制,以及将带毒文件发送至其它地方等。

专家提示:定期使用正版杀毒软件查杀病毒非常重要。

四、 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播

更多的计算机病毒逐步转为利用移动存储设备进行传播。移动存储设备包括我们常见的软盘、磁带、光盘、移动硬盘、U盘(含数码相机、MP3等)、ZIP和JAZ磁盘,后两者仅仅是存储容量比较大的特殊磁盘。软盘主要是携带方便,早期在网络还不普及时,软盘是使用广泛、移动频繁的存储介质,因此也成了计算机病毒寄生“温床”。光盘的存储容量大,所以大多数软件都刻录在光盘上,以便互相传递;同时,盗版光盘上的软件和游戏及非法拷贝也是目前传播计算机病毒主要途径。随着大容量可移动存储设备如Zip盘、可擦写光盘、磁光盘(MO)等的普遍使用,这些存储介质也将成为计算机病毒寄生的场所。

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硬盘、U盘等移动设备也成为了新攻击目标。而U盘因其超大空间的存储量,逐步成为了使用最广泛、最频繁的存储介质,为计算机病毒寄生的提供更宽裕的空间。目前,U盘病毒逐步的增加,使得U盘成为第二大病毒传播途径。

专家提示:在学校里的公用机房、网吧等特定公共场所使用U盘(闪存)等移动设备的用户要特别谨慎小心,以防感染木马,造成自己的信息失密并被窃取。

五、无线设备传播

目前,这种传播途径随着手机功能性的开放和增值服务的拓展,已经成为有必要加以防范的一种病毒传播途径。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通过彩信、上网浏览与下载到手机中的程序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会对手机安全产生隐患,手机病毒会成为新一轮电脑病毒危害的“源头”。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和3G网络发展的同时,手机病毒的传播速度和危害程度也与日俱增。通过无线传播的趋势很有可能将会发展成为第二大病毒传播媒介,并很有可能与网络传播造成同等的危害。

专家提示:使用手机上网功能时,应尽量以浏览信息为主,尽可能的减少从网上下载信息和文件,即便是有这方面的需求,也最好从一些正规网站上下载。收到带有病毒的短信或邮件立即删除,键盘被锁死应立即取下电池,然后重新开机进行删除。可先用光华反病毒软件手机版查杀病毒,如仍旧不能恢复正常的,请及时将手机送厂维修,避免病毒二次传播。

病毒的种类繁多,特性不一,只要掌握了其流通传播方式,便不难进行监控和查杀。